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76(2/2)

“录先后剿寇之功,再赠都督同知,世锦衣副千户。”

随后,大家伙便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西北防御体系该如何打造的问题。马世龙世代兵卫宁夏,熟悉地形,资历民望也都很高。让他来安抚局面当然是最佳人选,现在的形势只有一个,大修战备。

城墙的构筑与坚固,各地兵马将官的安排,民众的疏散与安置,都要花钱。还不能少了,但为了表现国家的重视。户部特意下拨了40万两银饷下去。

“唉”小朱不仅哀叹,“为何现在的大明,凡开战,必要严谨收成,为何不能一战而定啊”

这句话属于忍不住的询问,人吗,说白了就这么回事儿,总是自我安慰,自我否定的过程中,饱尝磨难当然,小朱在这么问的目的,也包含着,跟内阁取得高度一致,明年战事的规模是大是小的问题,大家现在定了之后,将来谁也不需反悔现在这他妈烂仗打的,根本没什么技术可言嘛如果现在不通过反复的交代,来保持基调,保不齐到明年,言官不闹事。

“皇上,战事,乃国之大计,万不可凭意气而动国本。国家羸弱,一战能胜则罢,不能胜,则国之危矣,臣敢请皇上,切勿轻敌冒进”

老孙的观点也没什么太新鲜的,但最终,他倒是很高兴的看到,大家对现在形势的认识,那就是相持相持再相持,看谁熬的过谁。急吃不了热豆腐,哥几个慢慢熬吧。

这就如同破茧重生的蛹蝶,虽说艰难,但大家到底还是看到了曙光。因为大明天军,主动出击的时刻到来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呵呵

像如今这般,龟缩在城市中,依托着长城来防御游牧民族的骚扰,虽说憋屈,但只要我们能整理好国内的经济形式,改善民生,改良军队。我们将早晚会寻来,刺破茧壁,拥抱阳光的那一刻。那一刻,我们将向着太阳呐喊:

“阳光普照之下,都是我大明的国土与臣民。月光挥洒的夜晚,上演的每一幕都将成为传奇。”

到来吧,破茧化蝶的那一刻光辉,将始终照耀在世界东方。

到来吧,丰功伟绩,让世人传颂崇拜我大明子民的丰功伟业。

到来吧,光荣诗篇,让历史成为我中华儿女书写的光荣篇章。

第五卷完\

第一章:钱谦益的觉悟

转眼间,又是一年新来到。崇祯七年了,整整七年的光景,回首往事,似乎没干什么实事,似乎也没干什么坏事。世间的一切就这样模糊又清晰的走过来,再走过去。快的,让你很是郁闷,因为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更多的是无穷无尽的磨难。

刚刚过完上元节,明灿灿的太阳,虔诚的照耀在人间,紫禁城头上,是明黄色的琉璃瓦,反衬着阳光,倒显得白花花的耀眼。跟地上的雪一个色,朱红漆色的大门上,是九九八十一颗大门钉,两边一开,人就走进去,门内的青石上没存雪,刚走到上面,立刻会打一个出溜,没有长期的适应与经验,一准能滑你一跟头。

老钱慢慢的走着,走进门洞,走出门洞,脚下重新踩在了雪地上,厚厚的,像踩棉花,咯吱咯吱的响。

进了门,要向右拐,正前方是前三殿,再往前,那是皇上他们一家子住的地儿,老钱进去过,但不是经常,除非有大事儿,比如皇长子过百天,比如大年初一请皇上去祭天。

右边才是他的办公室,文华殿的值班朝房。一进院子,早来的,早起的,昨天留宿的,一堆的人冲他点头哈腰的打招呼,没法子,谁叫他是首辅大臣呢

老钱心里头这叫一个腻歪:你们这些人都有事儿没事儿啊有事儿说,没事儿滚。别总这样冲我点头,好像我就必须跟你们点头回礼似的。咱们谁欠谁啊我切

今天老钱决定不搭理这些人,他都已经绷七年了,也该露露本心了,老钱特拔份,特牛x的昂头挺胸,目不斜视,自命清高的向前走着。一直到了文华殿正殿门口。

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名牌,递给一个当值的小太监,他要单独求见崇祯皇上。今天天气冷,又是开年后的第一天,皇上把早朝给免了,为的是照顾一下大家的身体。但皇上今天一早就到文华殿办公了,这点让老钱感觉特自豪千百年了,有五千多年了吧没一位皇上像眼前殿里坐着的这主儿这么勤奋,这么勤勉的。

能给这样的皇上当七年的阁臣,四年的首辅,老钱感觉挺满足了。所以今天,他是来辞职的。

也该退下去了,原本这个位置就不是自己的,当初皇上要廷臣推选内阁,自己虽说排在顺位第二的位置,但是,因为当年那场科举舞弊的案子,竟然险些灰溜溜的回南京。多亏了现如今这位圣上,还是留下了自己,这么多年来,君臣之间的关系又相敬如宾,君臣之间最好的关系,老钱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不能是师生,张居正就是自命帝王师,结果怎样皇上一个想不开,就把坟给掘了。

不能是朋友,嘉靖爷跟严嵩的关系,那可是在论的好的跟一个人似的结果怎么样明明没敢贪一分银子,却叫你成为古今第一大奸臣。

也不能太低了,黄立极他们就是,圣上干什么都不管,圣上想什么、学什么、交什么人,他们都不敢管,结果怎么样不但自己名声毁了,也没落下多少好处,新皇登基头一件事儿,就是把他们全给劝退了。

按老钱的心思,王猛和苻坚,才是古今君相第一搭伙。而且最妙的,就是王猛去世的早,叫当君主的心中,始终是个念想。趁着现在自己年轻,干脆退了吧,这样,自己就是千古名相。千古之下,再无人有这番激流勇退、知进退、识时务的名臣名相。

嘿嘿嘿,想到此,老钱绷了一早上的脸,忽然浮现出一丝笑意。

正月十五是年节的最后一天,正月十六是新开年的第一个办公日,老钱第一个来找小朱,但他来是向皇上辞行的。

“钱先生,你这是何出此言”

小朱非常惊讶,老钱这些年,可以说非常圆满的完成了交办给他的各项工作。他绝对是一名合格的首辅大学士。

“回皇上,”老钱长身给皇上揖了一礼。“老臣忝为大明首辅四年,皇上对臣的倚重与信任,臣时感皇恩浩荡。但臣深感自己才疏学浅,不胜此任,是故,请辞首辅一职,以让位贤良,好致国事奋进。”

“不,不,不,钱先生,最近,也没什么人弹劾你啊”

“呵呵,皇上,并非是因有言官弹劾,臣才请致仕滴。”

“那是为何”

也不为什么,老钱知道,小朱隐忍韬晦了整整六年了,六年之中,国家各方面发展良好,现在,不论是民间,还是朝间,力求一战定乾坤的呼声越来越高。辽东,这块大明全体臣民的心病,已经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

钱谦益知道,现在希冀一战定辽东,远远没到时机,但为了平息上下的舆论与心气儿,崇祯六年的夏天,大明君臣决定在崇祯七年,打上一仗。想想也是,都装孙子装了六年了,也是应该打一仗了。既然打仗,就只需要两方面人才,打仗的,理财的。像他这样的儒生,在国家战争机器全面开动之时,确实不适合担任首辅了。

况且,钱谦益也有一种急流勇退的名士觉悟。他当了四年多的首辅,国家财政、外交、军事、建设,各方面都发展的不错,此刻退下,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历史定位定下来,一代名相。

这样的评价,是每一位人臣的最高理想。既然现在退下,能获得这个称号,那他便无论如何也要辞职了。如果现在不退,将来在处理战事时一旦出现失误,岂不是心血白费

并且他也摸透了小朱的脾气,既然开战,一定会更多的听取孙承宗、温体仁的意见,这个时候提出辞职,等于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也替皇上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钱先生,无论如何,都多虑了,今年是要开战,但战事规模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