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9(2/2)

4如果纵兵往来无损伤的成绩,是在京师重地完成的,将逼迫大明间接承认清国的存在,起码在今后的日子里,大明不敢与后金交锋,从而达到休养和整备八旗,并且打消关外汉民的返国幻想。这点也曾达到了。

5为将来彻底征服朝鲜做好一切准备,每次入寇,后金都能抢劫掳掠,大量的物资和汉民被裹挟出关,沿途的明军很难有阻挡和遏制的行动出现。这个目的也达到了。

第三,结论:

从这次的入寇可以判断出,皇太极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熟。他先不打朝鲜和蒙古左翼,因为小弟被打的再惨,终究是小弟。大佬没事情,小弟早晚要回到大佬的怀抱中。

一次军事行动,可以重新统合各方面的势力,触动多方的利益,并且五个战略目的达到了四个,可见这个计划的高明之处。

最后,小朱的应对措施:

没有,除了刚才跟廷臣一起发的这么些旨意,他是一筹莫展。小朱真的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和领导人。想到这里,小朱气恼的骂了自己一句,准备找点人进来一起商议商议。

连喊了两声,曹化淳才跑了进来。小朱一看他这么急促,立刻大怒:

“怎么搞的,你可是内廷重臣,京师大警,你等怎么可以惊慌失措呢”

“回皇上,刚刚东厂王公着人送来的军情,小的,小的。”

“哦快拿来”

但是拿过来,小朱就失望了,老调重弹,后金放了不少风声,说什么袁崇焕放关开门,才导致后金入寇的。王承恩不敢怠慢,连忙派人送了过来。

“算了,朕不负袁崇焕,元素定不会负朕的。大伴,快拟旨意,朕想知道赵率教究竟是何酋所杀在何地所杀,这样可以知道胡酋究竟打到那里了。明白吗”

“奴才明白”

曹化淳写好圣旨往外跑的时候,恰好方正化举着刚刚盖好章的几道圣旨进来。两人一个气定神闲,一个慌里慌张,形成了鲜明对比。

“方正化,你这般从容,是否有退敌良策”

“回皇上,我主圣孝格天,故莫之为而为,臣不虑也。”

娘的,小朱心中暗骂,说实话,方正化斟字酌句的调书袋,小朱根本没听懂他说的什么。但显然,方正化绝对有料。

“方正化,朕问的是退敌良策”

“回圣上,胡酋初冬入寇,纵深千里,其兵皆骑,必然轻装疾进。粮草辎重势必要在京畿、北直隶、遵化四围来解决。如若万岁爷能再发旨意,号令这几地坚壁清野,不日敌可退。”

“哎呀,对啊,这事居然忘记了,快,快替朕拟旨,坚壁清野。不得留任何粮辎给后金。”

“遵旨”

等方正化出去后,小朱再次陷入沉思,解决皇太极的问题好办,关键是如何将他这次入寇的影响力给降到最低,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袁崇焕则坚决不杀,这事儿小朱有把握,因为今天阁臣的态度虽然冷漠,但明显也是知道自己的心思。既然有默许的可能,老袁估计死不了了。到时候罚他几年俸禄就是了。

至于其他的政治影响,则必须拿出两全可行的法子出来,否则自己注定败亡的命运将不可避免,只有在这次便改变走向,小朱才能继续走下去,不仅是继续当皇帝的问题,还是能否活命的问题。为了活命,为了不再重演甲申之难,小朱必须从中找到漏洞。还别说,真让这小子给找到了。

皇太极这次入寇计划中有一个环节,他并没有处理好。这个环节将成为小朱的救命稻草,那就是:赵率教的问题。

按说赵率教只是山海关总兵,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上,都不高。但是他却是袁崇焕的拥趸。袁崇焕曾经信誓旦旦的上书,说辽东有三人即可:祖大寿、何可刚还有赵率教。

为了这个,小朱和内阁特意把满桂抽调出来,任大同总兵,为的就是让袁崇焕的军队上下成铁板一块,不再揉着任何不和谐之音。而且,因为议和事情的整个过程小朱都知道,袁崇焕的确也想把议和的事情完成,所以才搞出很多被人非议的事情出来。

但是,赵率教的死亡,彻底叫袁崇焕清醒过来,现在不是后金要以战促和,而是我大明要以战促和。

想到这里,小朱不仅高兴起来,刚才刚好叫曹化淳去打听赵率教阵亡的详细情况去了。这样一来,自己就有理由实施刚刚想到的计划了,如今这个舞台,小朱即将成为主角。\aos

第七章:放手一博

接下来的几天里,战报一份接一份,遵化巡抚都御史王元雅究竟还是牺牲了。他接到了满桂用箭羽射进城的圣旨之后,面南叩拜,朗声大笑。与推官何天球等人相顾曰:“国不负士,主不责臣,臣又岂能苟全我大明比臣忠良者多矣,还望国君莫要责罚臣等抗旨不尊之罪。”

之后,连夜在满桂和侯世禄协助下,尽全力转移走了遵化城周边地区的物资和百姓,然后领着自愿守城的一干将士军民,抵挡了两天一夜,焚城殉国。

随后的二十几天里,整个华北平原内,大明与后金展开了物资抢夺战。主持这件事情的张彝宪不愧他抢钱恶鬼的名号,今年境内收成的红白薯,他就近指派,分别分配给蓟镇、山海关、大同、宣府以及北直隶等地,然后在满桂、侯如禄的拼命阻挡下,北直隶境内的军民被悉数转移进到北京和天津。

京城内部,尽管有事先的安民政策,但依然产生了变故,直到李邦华行霹雳手段,连杀了数百人,才勉强把这股势头给压下去。

李邦华的血腥手段,不仅没被弹劾,还罕见的得到群臣的支持。而支持李邦华的行动,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人都赞同坚壁清野的政策。小朱的一系列举措,使得他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于此同时进行的,是皇太极等人也在杀戮夺财,但是在王元雅接旨仍死的刺激下,很多没来得及逃走的平民都采取焚火烧屋的举动,使得皇太极就地整备粮草的计划遭到遏制。但对于有备而来的他们来说,骑兵的强大机动能力得到体现,一时间,烽烟遍地,后金八旗四处出击,还是被他们存储下了过冬的粮食。

这过程中,渐渐生出了袁崇焕该杀的声音。原因有两个:

袁崇焕诱杀毛文龙不果,致使毛文龙撤兵海上,使得后金不再有后顾之忧。虽说毛文龙有畏战避难嫌疑,但始作俑者确是袁崇焕,理应为这次遭难负责。

这点被小朱强行按压下去,毕竟那毛文龙没死不是难道因为和袁崇焕有矛盾,就可以弃国家大义而不顾吗要说有责任,起码也是他们两人都有问题。一下子要处理两个重臣,这问题就大了,因此言官也就不再折腾这条了。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