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8(2/2)

而这样的千疮百孔,指望历史上的崇祯一个人是不现实的。同时整十七年的崇祯朝,前十四年,天灾就没断过,十五年和十六年老天倒是给了两年的好气候,但灾民、流寇已经将最好的农用土地给占了,没占的也破坏了。如果这两年的风调雨顺调整到元年、二年甚至八年、九年,都足够崇祯再支撑个二、三十年的。但可惜,老天和李自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这真难为这个一心想复兴大明的皇帝了。

想复兴大明,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解决财政赤字,历史证明,要想在乱世之中,迅速而有效的解决财政危机,只有厚黑二字可用。

脸皮要厚,心肠要狠,只是厚黑的初段水平。真正的高级选手,是脸皮要厚、心肠要狠、噱头要足、名头要响。一句话,就是骗钱、偷钱甚至去抢钱,你也要留个好面子,否则,人家左手送你钱粮,右手擎刀,兜头就是一下,砍的你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

“恩许金牌令”原本是小儿科的手段,但是因为有n多个汪、章两家的案例在,现在全国上下,竟然出现一种理论:当今的皇上,饱读圣贤之书,于大同社会,铭感五内。

这个舆论,是小朱命令曹化淳和王承恩帮着造的谣儿。

“皇商银”“海事银”原本是拉拢官僚、招抚郑家的诱饵,但毕竟这些人从中获得了利润,增长了财富,他们终究是受过儒家正统教育的人,得到了好处,自然要归恩于小朱,于是,民间又出现了一种言辞:商者逐利,细民熙攘从商,于国无益。惟有士人贤达,方可于污锈之中,常秉高洁风骨。圣上此行,实在完全之法。

意思就是,老百姓从商,容易走歪路,而俺们当了官的、读过书的,就不同了,虽说俺们也言利,但是俺们多有情怀啊一定不会走歪路滴。

呸,小朱真想呸他们满脸花。可现在这个时代里,官僚阶层、士人阶层、地主阶层、勋贵阶层,是掌握整个社会话语权、决策权滴,既然他们对小朱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小朱也只好以错就错下去了。一切的一切,等天下大定之后再说吧。\aos

第六章:皇太极的可怕

既然,小朱现在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世界,那么他所要做到的,就是尽力平复和弥补党争所带来的内耗。尽力的开发财源,因为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完善国力的想法,在现在来看是可笑的,是幼稚的。一切都要依靠国家和朝廷有着源源不绝的财源,只要有银子来安抚官场,有粮食来对抗天灾,国家才能有缓儿。所以小朱才一力推行孝敬银和海事银的政策,说白了就是商业流转和所得的统合税种以及海关关税。同时利用田家、借用费力克斯、倚仗康六彪等人开发南洋的殖民地。

宣传的策略上,有驿站的收费明刊、遍布天下的义学义师。还有就是小朱通过各种手段拉拢到的东林党人。

这其中,小朱最寄予厚望的是义学。因为初萌刻本的选材上,专门挑拣了很多很多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名垂千古是要资格的,不是您死的惨烈就可以了,还要有千古绝唱的佳句留史。所以袁崇焕死的虽惨,但他确实不具备名垂千古的实力。

因此,这些受初萌刻本教育洗脑的老百姓和童稚们,在如此忠君爱国大义的教育氛围下,只需五年,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这是文化上的准备,勇卫营的少年兵则是武力上的准备。小朱现在也想肃清吏治,但是,没有军队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而现在的吏治前提,恰恰早已经渗透进军队系统,小朱要冒然改革,势必得不到军队的支持。

因此,小朱这个皇帝,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境地中。他的全部希望就寄托在义学和勇卫营的成果之上,三年、或者五年,哪怕30年,只要能利用这几年的时间里,将流寇、吏治和国家凝聚力稳定在可控制范围之内,国家的文治武功将超迈前古。一定的,小朱相信这点,因为他知道,等这一系列计划实施成功,国家将成为东方不败,汗

李邦华在两个月里,淘汰了20个人,这之中有十个少年,十个成年。十个少年小朱指示李邦华,依然将他们留在了勇卫营的备员营中,因为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小朱的火种,要好好培养的。

那十个成年军卒,小朱亲自出面协调,谋得钱谦益的支持后,这十个人都被重新归属到地方九边的战斗序列中,并且最低的也安排成了巡检。这些都是新政宣传的火种,也是为将来从勇卫营出来的人能够短期内扩编成大军的先决保证。

连汰选下来的人都有巡检的职位可担当,那些优异成绩毕业的学生们,不是直接就可以担任百户、千户甚至参将了嘛要知道,小朱那天特意翻查兵部考员记录,现在的黄得功也还只是一个都司呢。当然,黄得功的前途很光明,洪承畴不愧名臣风范,他麾下的各级将领都很有能力。

然而,就在小朱极力盼望别出事儿,等国家消停消停,好慢慢将大明皇朝带出困境的时候。历史的惯性再次出现。

皇太极,这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带领着他那彪炳史册的八旗铁军,来向中华上国挑战了,这不仅仅是他皇太极的挑战,还是历史对中华儿女从的挑战。此时大明内部的叫法是“黄太极”,但在私下场合,小朱还是叫他皇太极

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

1629年10月5日,皇太极亲统大军5万向西进发,取道蒙古,然后兵分3路攻长城。其部署是:左路军由贝勒阿巴泰率领进攻龙井关;右路军由贝勒济尔哈郎率领进攻大安口;皇太极自率主力中路军攻洪山口。26日,左路军突袭龙井关成功。

大明沿线驻军见龙井关烽火迭起,知有寇来,迅速往援龙井关。汉儿庄副将易爱、洪山口参将王遵臣驰援途中与后金军交战,皆被击败战死。皇太极主力军于27日进抵洪山口,由于洪山口守军已应援龙井关,守务薄弱,皇太极大军突至,一触即败,皇太极轻易夺下关口,直趋遵化。右路军进直抵大安口,打败守军据山布阵的五营兵马,继降马关营、马兰口、大安营三城。

一直关心西线的袁崇焕,曾经指示驻守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一旦西线有事,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全力驰援。

于是,接到烽火传令的赵率教,立刻于11月3日,领兵4000驰援,与后金兵相遇,悉力拒战,全军覆没。

看着这份战报,小朱心中哀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