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6(1/2)

来,以显示皇上对袁崇焕的重视态度。

内阁对皇上这么重视袁崇焕,均表示理解。因为老袁在这个时代的名气着实的响亮。当然,他们不知道,老袁的名声,岂止在现在啊这也是小朱激动的原因。

在这个时间差里,小朱还打发了范西礼,先按周制封了一个男爵的身份给他,让他再次兴奋起来。然后又加了他300两银子做路费,赶他回家去。小朱心说了,你赶紧回家乡去发泄发泄吧,顺道也替俺大明宣传宣传。

只要有技术,这么个破落贵族都能顶着皇家男爵身份的同时,还能以大富翁的身份回家乡炫耀,这个效果一定是惊人的。

这小子倒也乖巧,用毛笔在纸上勾勾划划的纪录下小朱需要的人才、技术、东西和他所能承诺的条件。最后实在演不下去了,才拿出鹅毛笔,蘸着墨,用花体文写了起来。

写完之后,小朱立刻让他滚蛋,因为他明显知道小朱比较了解和宽容他们这些人的风俗习惯,因此时常流露出对礼妃的赞美,搞的小朱不胜其烦,他可以当面夸赞贵妃的美貌,这点小朱是能够容忍的。但背后对筱筠的阴暗心理,小朱还是恶心的。所以,赶紧让他滚蛋才是上策。

袁崇焕,袁崇焕,这个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响当当的汉子,小朱在见他之前,非常紧张,生怕因为自己的不慎,而造成困扰。

但丑媳妇,难免见公婆嘛小朱还是在建极殿后面,云台门、云台左门、云台右门之间的玉阶上,亦称平台处接见了他。

袁先生长得不算英俊,眼睛也不亮,鼻梁也不挺,个子也不高。但他的气质,却能够让人沉醉其中。他迷人的风度,优雅的谈吐,睿智的见解,和真挚的忠诚。都让小朱着迷,他的条件小朱全答应了。

并且亲手赐他穆字金刀,还亲手给他佩戴上。他曾想推托,但小朱说:

“自古拜将封候,乃吾华夏风俗。现在朕只是替先生佩刀,何来的僭越之事复辽,朕不吝封侯。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

小朱的真心举动,真的是真心的,出于对英雄的景仰,出于对英雄的补偿,小朱都要这么干。但好像袁崇焕理解上有偏差,他哭着跪在小朱面前,指天发誓:

“苍天在上,天子阶前,袁崇焕誓定辽东,以慰君心,以告黎民。纵身死,魂亦守宁锦魄亦守辽东”

说的多好,不愧是顶天立地的袁崇焕。

袁的职务和官制,在历史的惯性下,不是小朱说变就变的。一切都跟记忆中一样。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军务。兵部尚书是个虚职,明代官员的俸禄太低,即想拿高薪,有不想贪污的清官们,国家对他们的补偿,就是多封官,封一个官,加一份工钱,想想真是不够累的,直接涨工资不就结了。呵呵

原本还有个天津军务的,但因为毛文龙,所以给消了,这细微之处的不一样,意义是深远的。老袁现在真真正正的管不了毛文龙了。老哥儿俩一个是陆军,一个是海军,东江镇,也成为海军的战略要地。因此,在小朱一系列动作和一再叮嘱下,袁崇焕也明白的把话说透了。

“臣原本是想杀毛文龙的,但现在臣属边军,其属水师,臣请皇上放心,臣已无此心,亦无此权了。”

君臣的平台相见,得到了以刘鸿训、钱谦益、孙承宗为首的东林党人的极高赞扬,其中尤其是小朱搬出古礼,为袁督师佩剑的行为,更是被他们宣传成君圣臣明的盛世典范。

但天子佩刀的问题引出了一个小小的麻烦来,那就是,今后这穆字金刀再行赏赐的话,是否都要来一次天子佩刀

如果天子愿意这么干,那毛文龙怎么办还叫回来重新履行吗那士责搁笔呢是否要履行拜相的古礼

表面上,是大家在探讨古礼,实际上,是所有人那点名利心在作祟。或者说,忌妒心在作祟。

烦不胜烦的情况下,小朱把问题甩给了内阁讨论,基调是:“只此一例,你们给我想理由。”

后来内阁的理由竟然非常滑稽,因为袁崇焕不是在殿内觐见的,因此,皇上才于平台佩刀。而根据礼制,大臣觐见必须在正殿内,或者皇极殿,或者武英殿,或者文华殿,或者皇极门正殿,总之,殿内是不能天子佩刀的。

整个就是文字游戏,逻辑死弯。反正他们能绕,绕过去就是了,小朱也乐得轻闲。

第一批新式的光启炮,一共十八门,连同培训出来的100名炮卒,小朱都答应优先配给袁崇焕。不过因为打造繁复,估计怎么也要到9月才能完活。这是历史局限性,谁也没办法。

袁崇焕倒也活学活用,针对瞄准设备的防泄密性质,他特意上书,规定标尺、西礼镜等物,平时要保管在主将副将等人的手中,到战时,再由校炮兵和标炮兵凭借主将的令牌或者手谕取出。战后,炮队的校尉要仔细核对所有装置的损毁和归还情况,并且将这一取、一收两条军令,归成军中十七斩里面。

小朱拿着这个折子,连夜把阁臣和九卿找来,问问他们的意见,大家都没有表示异议。因为校炮的时间被大大缩减,效率也提高数倍,所以,增加取收的环节,还是比以前的效率高。

于是也就批准了。

袁崇焕的威信很高,即便没有军饷,辽东士兵也会卖他面子不闹事,更何况,小朱为了补发欠饷,已经陆续发了900万两白银了。这样再闹事,就说不过去了。

老袁到任后,就传来几个捷报,虽说都是小胜,但足够国家渡过炎热的夏天了。

趁着袁崇焕的捷报,小朱终于顺利下发了两道久违的圣旨:

1盛暑祁寒,可免朝会经筵。着各部内阁轮值文华殿即可。

2复外吏久任及举保连坐之法,禁有司私派。

第一条施行又被废止,现在老话重提,已经不存当初的矛盾了。大热天的,谁愿意多跑啊第二条,则加了一个小框框,举保建功者,举保者亦赏。

这样一来,大家就都平衡了。都忙着收夏税的工作去了。

说到小朱之前颁行的驿站明刊令,其良好效果显现出来,下发的欠饷、赈济的银两数额,因为被细化到每人多少,由驿站供平民和底层士兵们任意观阅,大家都知道自己该拿多少,当官的该拿多少。开始还是出现了贪污的事情,但驿站同样发明刊上报,着实是查处了很多的贪官墨吏,只是小朱有言在先,近三年属于贪墨安全期,所以,这些人都是撤职还乡,没在国家这里丢性命。但流寇也知道这些人啊,杀了这些人,又有银子,又有名声,多么好的业务啊于是这些被撤职的贪官墨吏,居然被流寇、土匪杀了个七七八八。搞的现在饷银的发放,很是顺利。

义学的事情也上了点轨道,已经有官员上书,说低下的老百姓很欢迎这种方式,每日竟有老叟老妪、顽童小女,都过来听义师的启蒙教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