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7(2/2)

六部九卿:

吏部由刘鸿训兼理。尚书是王永光,熊文灿和杨鹤都是他推荐的,可见他对人员还是比较熟悉的。

礼部尚书:钱谦益,他毕竟是当世大儒,礼部分管科举,天下士子的座师,没有点文学底子也的确干不来。而且这家伙估计早就有入阁的信心,所以早早就来北京等着呢也罢,这次就留下他了。

户部由温体仁兼理。尚书是毕自严,明末的户部尚书,叫谁干都是错,并不在于有能无能,而是因为财政实在窘迫。毕自严还算清廉,所以让他继续做下去了。

兵部由孙承宗兼理,尚书是王洽。

刑部由周延儒兼理,尚书是成基命。

工部由孙承宗兼理,尚书是徐光启,应该说,九卿阁臣之中,只有徐光启一个人属于越级擢拔。手段就是借着跟群臣吵架的机会,直接玩了个声东击西。好在工部是个干杂事,还受累的工作,军备、河务,都不是好干的累活脏活,没多少人愿意做。徐光启在天津搞的试验田,又确实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官声。大家一时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反驳,只好作罢。但大家都不知道,小朱提拔徐光启的真正原因,是实在敬佩老徐这个学贯中西,鞠躬尽瘁的大学者。

督察院左右督御史:文震孟、潘汝祯

大理寺卿:周道等。

通政司使:蒋德

詹事府詹事:周延儒、温体仁,

严格来讲,刑部、大理寺、詹事府都属于轻闲衙门。尤其是詹事府,更是典型的闲职,小朱现在连公主都没有呢,这俩宝儿贝的工作几乎等于零。周延儒和温体仁原本是礼部侍郎,但和钱谦益算是撕破脸了,所以,这两个人的实职都要变更。

嘿嘿这就是新一届的行政班底了,看着这份名单,小朱心中很有一种做出成绩的成就感。虽然说这个班子很是不伦不类,但比起原有的要强化一些。在新班子的理政下,魏逆一案也有了初步的结果。

11月17日,在曹化淳押着魏忠贤的赃银姗姗返京的时候,小朱终于盼来了救命的银两:白银732万两,其中黄金、珍玩、珠宝折银230万两,另查魏逆私田23万亩,经查,竟多数荒芜,无人耕种,概因魏逆不愿多付人工所致。先收归地方,用以安置流民、宫中裁撤,病残老弱之军民。

因为有了魏忠贤的银子垫底,小朱的手笔也大了一些,赶紧催促毕自严尽快把边军、驿卒久欠的银饷发了下去,并且心血来潮,在内阁会议上,做了一个声明:

“晓谕各边镇、驿站之将卒,本次发饷,并非清理积欠,而是新皇发给军卒过年之费。将士守土而忘利,朕切知之。是故,欠饷仍存,待国有余之时,另补欠饷。”

也就是说,这次发放的200万两白银纯属过节费性质。欠饷朝廷仍然记着,以后会补发给你们的,等着吧。这样的空头支票是需要开的,这样既保证了军心,又和大家交个心,如今朝廷实在是穷,才欠饷的,要想拿更多的钱,便给国家好好当兵,安心当兵。收效是可想而知的好,但代价就是发钱发的很肉痛

不仅小朱肉痛,所有的班子成员也肉痛。但好在是魏忠贤一人的赃银,其余人等的赃银还没清缴,大家依然还有些盼头。

然后就是赶紧把杨鹤召来,给了他50万两白银和一道圣旨。白银是赈灾和抚匪用的,圣旨是免除陕西今年税赋的。要想安抚灾民,减税是必要的政治手段。仅免一年,是因为大臣们坚持,对于天灾的认识,他们没有小朱清楚,但小朱自己也没好的理由说服他们,总不能说有仙人托梦吧只好先免一年吧。

在如何对待流寇,是剿杀还是招抚的政策议定上,小朱首次遭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阻击。因为小朱最开始的想法是剿为主,抚为辅或者干脆不抚。

然而,以刘鸿训、钱谦益为首,率先拿熊文灿受命招抚郑芝龙为例子,同样是大明国民,怎么海匪要抚,而灾民要杀这些流寇更多的是灾民,只是因为实在吃不上饭了才造反的,所以,不能剿,一定要招抚。

就连温体仁、徐光启、周延儒这几个小朱亲手提拔的重臣,也装聋作哑的回避着皇上寻求支持的目光。

杨鹤更激进:

“皇上度银以济军民过节,调熊文灿以抚郑芝龙。诚圣明之计,万民之祉。为何容不下陕西一隅的区区灾民如若皇上一意剿杀,臣请致仕,纵万死亦求免抗旨之不臣之罪”

这是小朱当皇帝以来,第一次没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也罢,既然大臣们态度坚决,他也没法子坚持了,而且听说六科给事中那边也商量好了,一旦下发剿杀流寇的旨意,他们将行使封驳的权力。于是小朱不得不摆下身段,和大臣们讨价还价起来。

“既然众卿一意安抚,那朕想首恶务尽,胁从之人放还如何”

“如若接受招抚,便没有首恶和胁从的分别,臣坚不附意”

“你,你,”老杨鹤一句话把他噎的,根本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钱谦益见状,连忙出面协调,

“杨大人,这流寇叛匪岂可以不加区分,皇上的意思也是防备罪大恶极之徒,借招安之义,行苟且脱逃之实。不若杨大人仔细堪别之后,将首恶之徒上报朝廷,再行斩首,以立君威”

“对啊朕的意思就是如此”

“臣亦附钱阁议”温体仁等人也连忙出面圆场,于是,招抚便成了国策。剿杀,也只是剿杀那些实在该死之辈,但甄别的权力还在杨鹤手上,小朱的思路彻底破产。

“那就请杨总督尽快成行吧”

他赌气说重话的习惯,大臣们都了解了。所以,杨鹤对皇帝如此讽刺,竟然毫无反映。反倒慷慨激昂的说了一大堆,什么皇上仁慈圣明,能开恩选他这个没什么本事的人,还托以重任,他感激涕零。他一定不会辜负他,尽快使得陕西大治。等等一番话语。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