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717(1/2)

不过当梁山公开并入大夏,这消息却还是造成了一丝震动,只不过各诸侯的反应没有那么激烈罢了,但是梁山出兵攻入孔国引起的恐慌却绝对是海啸级别的,柳国已经彻底的玩完了,孔国国主本身虽然是才华颇具的人才。治理一国是一把能手,但是面对这种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却也有些惊慌。

如果孔国的敌人是周边的诸侯,那么孔国国主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犹豫了,但敌人却是兵锋正盛,接连有不少山东诸侯倒在前面的大夏,而此刻梁山又响应了大夏,出兵从南部攻来,大夏所展现出来的兵力和强横远远超过孔国这个不大的伯国小打,固然可歌可泣,但却什么都留不下,柳国名将太史慈都败了,孔国将领可还无出其右者。

打是败,但是不打或许还能换回一点好处,而且孔国国主本身出身就是文士,自然没有武人那般的刚毅,既然这场战争是必败的一战,又何必让生灵涂炭,总之出于种种原因,孔国在公孙康还没有发兵的时候,就派出了使者,要求和议小仿造黄子国例。

黄子国投夏之后,黄绮韵就回了大夏皇宫,不过随行的还有她的父亲和弟弟,两人虽然不在是国王和太子,但是却在大夏成了一个太平的贵族,一生衣食无忧了,而且在黄子国,黄家还保留了一个县的封地,在这封地内除了每年出产五成上缴外。其余自留,大夏不会掺合其中的管理,作为黄家的祖地,一个县的封地可能不大,不过在大夏也算是隆宠了。

孔国想要参照黄子国的例子,就是说孔家可以放弃一切,只要求大夏给孔家留下一片祖地,用以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可以说孔国国主的要求很精明。只提出这么一个条件,就放弃了整个国家,甚至是一国的大权,也算是洒脱了,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孔国国主这么做却是大赚了。至严保住了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如果真打下去,怕是连九族都被夷平了。

对于这种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一个诸侯,大夏怎么可能去拒绝。公孙廉一面派人通传国内,一面积极备战,以防止孔国出尔反尔,而孔国国主也将一个公主献给了大夏皇帝为妃嫔,以示对大夏的驯服。

孔国投夏,算是彻底的将山东局势给翻了过来,大夏在山东的地位再也无法逆转,余下的山东诸侯也是人心思动,渐渐不稳起来,而一些官员也开始瞧瞧的勾连还离得远远的大夏,大夏在山东已经逐步夺取了优势,占领整个山东半岛只是时间问题。

大夏圣元七年,秋,大夏开始屯兵与顺天府和大名两府,并州吕布也秣兵厉马,大唐也在河套,紫荆关,啸天关等地云集兵马。

山东南部,对墨门的攻守战仍在持续,与齐国之间也仍在对峙。不过在九月的时候,升级为皇国的魏终手再次伸出了对山东的魔爪,曹操亲自领军,以江衍为军师,携兵三十万,水陆并进,攻打山东西南门产的鲁国,大破鲁国军队与曲方,鲁国危,向东面的齐国和北面的周国的求援,山东本土诸侯纷纷自危。

大夏与魏国就好像是两只下山的猛虎,对着已经惊慌失措的羊群发动了攻势。而已经势弱的本土诸侯终于无法在泰然处之,纷纷开始寻求自保之策,而从大夏七年底开始,山东半岛之争已经从大夏与本土诸侯之争,演变成了大夏与新兴之皇国,大魏之间的争斗,而鹿死谁手,还不曾可知。

不过在夏。魏之争正面对碰之前,两个皇国的争斗却是在瓜分山东西部的诸侯之上,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靠近渤海内侧的山东北部的诸侯投靠大夏阵营可能性更高,而贴近魏国的山东各地则可能会依附与魏,而双方最后的争夺焦点将是齐国和中部的周国。

山东之争正缓缓拉开雅幕,而时间也匆匆的走过了烽火十六年,进入了十七年初,而此刻在大夏西北,大唐北方上万里的边疆之上,夏唐联军大约一百五十余万兵马已经整兵待发,春季的风,吹拂着整个幕古大草原,那呜咽的风声犹如战争的号角,唐,夏,蒙古之战开启。

第十卷 西北风云 第716章 奇怪的圣旨,左良玉就戮

府,往日的吴国京畿带,在大夏攻占了众里心熙多的经营,以吴国旧都为核心重新划分州县,设立了大夏中原辅都燕都,燕都虽设,不过由于周边不靖,所以属于军管府区,并未派驻内阁。六部。

顺天府南部为东阳黄巾袁家,西南面有南卞黄巾的罗家,还有失去了地盘,寄人篱下的项雷,加上南边督师的卢象升,西北的瓦城黄巾,西面的左良玉可以说四面环敌,大夏在顺天府境内驻扎有重兵十万。地方守备营亦有五万之众,进取不足,但自保却还绰绰有余。

大夏圣元八年,夏羽再次御驾亲征,这一次夏羽却不是微服出宫,而是大张旗鼓的西行,因为在与大唐建盘的时候,双方约定要会盟草原之上,也就是说这一次李世民也将御驾亲征。

对于这种事情夏羽自然不会推辞,何况此番会盟。也将决定大夏与大唐未来的走向。

由于大夏在圣元七年逐步的改善周边的关系,西北的柔然已经彻底的解决掉,西北镇守府的二十余万兵马也被解放了出来,不用在提防西北草原,而北面边疆,由于段嫣在其中牵线搭桥,段氏也默许了这种私下里的交易,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两家不会爆发大的战争。 而在其他的方向,大夏也都保持着稳固的守势,除了在山东还有一些战事发生,基本上四边都短暂的太平了下来,而这个时候教一下蒙古的忽必烈让他消停个两三年,为南下中原打下基础,无疑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夏羽支持御驾亲征,带上了能调集的禁军精锐,只留下了两支新组建的神字打头的禁军看守着皇城,东府兵马也被抽调大半,随行西去,也就是说这一次除了位于山东的左玄武卫外,以及被调派到大奚山内的神赐军外,大夏十支老牌的禁军中的八个尽数出征西疆,如果算上东府陈庆之麾下的五个马步军,光是随行夏羽往西走的兵马就多达二十余万

如果在盘算一下其他的兵马小西府薛仁贵的十五个军除了五,七,九。十,十二,十四五个军坐镇广阔的辽,燕,幽十余府外,余下的兵马中,第一到第七六支骑兵军,八,十一。十三,十五四个步兵军尽数布置在顺天府,大明府,乃至望月郡。

西北镇守府除留守三个军与苍狼城以及新占据的广阔西北草原外,下辖的十二个骑兵军,五支族帐军尽数向西,囤聚在望月郡内,除此外。西南镇守府的五支乌狂铁骑,六支步兵军也尽数在大明,望月郡等地驻扎,除了这些兵马外,南府公孙康麾下的三支骑兵军也没有被调回。仍有西府薛仁贵节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