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703(1/2)

朝火器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个很系统的分类,只不过当时的火药武器质量远不及冷兵器的弓弩,所以一直不被统治者说重视,其实这也是儒家士农工商思想的一种影响,匠人地位低下,而造出来的东西也被称为奇y巧计,故此中华的火器在清朝的时候反而不如宋朝时期。

万箭齐发可以说是一种类似于现代火箭炮一类的兵器,发射远离与火炮相似,不过却是在箭矢上绑着火药桶,利用狭小而密实的箱子当做发射桶,从后面的火线点燃,火药推动箭矢发射,从而改变使用弓弦发射箭矢的技术,而这种火箭,通常一口气可以发射出几十上百箭,颇为壮观,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耗费箭矢。

不过这万箭齐发的一次齐射却是是声势浩荡,万千的火箭窜来,正冲向城桓的大夏士兵就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给拉了一下,整个冲锋势都顿了一顿,火箭的威力并不算大,但在庞大的数量下,大夏士兵也是倒下了成百上千人,而后面更多的人却是受了伤,尽管死不了,但身上却都插着两三支箭,甚至还能看到箭矢尾巴上还冒着火药烟。

墨门能造出万箭齐发这种火箭齐射的器械倒不算出奇,因为这个东西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有鲁门打造的工艺制造起来很容易,不过这东西毕竟耗费太大,一次使用声势是有了,但是却浪费了无数的箭矢,墨门如今被大夏军给围在墨山之上,可是要打持久战的,这种东西偶尔用用还成,想要一支用,却是耗费不起。

墨山最外围的城墙面积最大,周长足有三十余里,整个城墙并不是正方形,而是呈现一个椭圆型,城墙使用巨石垒成,高达四丈,顶宽两丈五,底宽三丈七,城上每二十米设有一座箭塔,外城区的房屋多被拆毁,通往后方的通道只有依着陡坡开凿出来的石梯。

第九道城墙与第八道城墙大约有三十到五十米的宽度,两道城墙一高一低,形成了一个高低错落的防御线,而且哪怕是第九道城墙被攻破,面对与平原落差足有近十丈的第八道城墙也足以让所有攻城者心灰意冷,尤其是第九到第八城墙之间坡度足有三十度角,而贴近第八道城墙的地方更是几乎九十度角,而几处长达数丈宽的石阶几乎就是一个送死的通道,这一点就与大夏天之城的百阶阶梯一样,阶梯深入城墙之中,两侧都被高大城墙碉堡多覆盖,几乎上去,就被三面射击,几乎没有死角,如果从里面堵死大门,想刚打上去就只能从城墙上爬上去,而十丈高的距离简直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天堑。

“盾牌,盾牌,给我挡住”冒着密集的箭雨,大夏士兵根本就无法露出头来,更别提靠近城头了,而大夏最擅长的箭阵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无法施展,不过大夏士兵中多是北方蛮胡,都擅长弓箭射术,尽管被城头上压的抬不起头来,但是偶尔的露出头射出一箭,却是箭无虚发,这么互换下来,大夏这边的折损并不比城上的多许多。

大夏军队后方,一座指挥车上的塔台上,乐毅等将领用望远镜望着数里外的大夏军攻城状况,尽管大夏军已经打到了城下,但是在墨门的打击下根本就抬不起头来,更别说杀上城头上,想要拿下墨城,根本就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

“鸣金收兵吧,在徒然攻打下去,不过是损耗兵力而已,按眼下的折损算,我们还没有攻打到城下就已经有数千伤亡,如果在攻城,还不知道要死多少,尤其的第九城墙与第八城墙属于两位一体,箭矢覆盖起来,我们根本就太不起头来,我军优势完全被打压住了”

“恩,墨门的投石车威力也不小,虽然被砸死的将士不多,但对士兵的心里压力十分的大,这一点也需要考虑”秦琼道。

“或许我们可以将壕沟一直挖到城下,这样的话就不用害怕对方的投石车和箭矢了,而且得到的土方也可以建立土台”说话的是檀道济,也是三十六计的创始人,不过此刻的檀道济已经是参谋部的高级参谋,此番南下山东,全权负责攻打墨门的谋划。

“倒是一个好法子,虽然要耗费大量时间,不过眼下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慢慢耗吧”乐毅也是没有办法的道,墨门在山东拥有着莫大的影响力,要征服山东,征服墨门是必须的,加上战略重心的转移,对山东的征服也被刻意缓了下来,因为中原地区此刻正乱作一团,如果拿下山东西部,过早牵扯的到中原动荡并不划算,反而不如慢慢的潜移默化,一点点的来。

第十卷 西北风云 第703章 绝命刺杀夏羽中箭

就在山东战事陷入短暂的僵持的时候。夏羽却是已经离开了昭君塞,从出云关经云州进入大名州,一路车马,这一日车队行驶到达距离武阳大约有百十里的小城,丹池。

夏羽的身份还是被传播了出去,比预想中的还要早,昭君塞之围才解围不几日,就已经有蝶楼密蝶将一封密信交给了夏羽,就如同夏羽之前预料中的那样,国内虽然依旧风平浪静,但是沉淀在这风平浪静之下,却有着一股波涛汹涌的暗流,夏羽不是神,所以无法让每一个人都按照他的意志来行动。

大夏建国也有十余年,从王国到皇国时期一大批功勋之臣崛起,随着大夏开放的工商政策,这些功勋之臣已经在向着世家大族发展,尽管还缺少时间的积淀,但在大夏已经开枝散叶,而随着大夏疆域的不断扩张,也逐渐形成了各种新势力以及旧势力。比如文官系统,就分成了好几大派,掌权派,以张居正等跟随夏羽时间最久的一批文臣为主,学院派,新生的学院势力,在基层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中立派,多是一些降臣组成,如果按着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还能分出南北两派,南派的汉人,北派的胡人,而派系之中还有山头,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派系就形成了一个朋党之类的存在,但是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文化,习俗差异都是导致了大夏内部错综复杂的局面的原因。

大夏在不断的扩张过程中,为了保持新占领地区的稳定,很大程度上还是利用旧有的地方势力来进行管辖,例如烽火六年,对后金三府之地的大清洗只是一个个案,毕竟大夏当初并没有那么多的人手,而且地方势力也未必没有人才,而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对大夏抱有敌意。甚至是无法化解仇恨的人隐藏在了大夏内部,而且随着三月大朝的开始,夏羽依旧不曾露面,只要有脑袋的人都明白夏羽不在京畿,这个消息根本就不可能封锁的住。

夏羽也没有指望自己外出的消息能隐瞒的下去,但是暴露的越早,无疑就会有越多的人找上门来,这封信传递到夏羽的手中已经被耽搁了一段时间,因为柔然人对黄金商道的封闭,信鸽传信难保不会有疏漏,而快马传递不得不绕远而行,所以当这个消息送到夏羽的手中的时候,消息也已经以极快的速度传递了出去。

解决了昭君塞的危机之后,夏羽并没有在停留在那里,毕竟皇帝离朝太久总归不是好事,所以趁着冰雪还没有开化,夏羽就匆匆的离开了昭君塞,不过随行的人除了随行的护卫之外,还多了一支为数五万的兵马,这五万兵马是吕布的精锐,领军的是吕布和张辽。而高顺的陷阵营则留在了昭君塞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