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611(1/2)

“到这个时候了,还能怎么办。只能去大夏皇城了,再说就算我们想跑,又能跑到哪里去,这里可是大夏境内。”范不臣靠在竹椅之上。仰望着夜空上的月亮,无奈的道。

“也只能如此了,虽然书信上报了平安,但只有见到面,这心里才能安稳下来,不过寇翁的身体”包拯有些担忧的道。

张仲景在一旁道:“寇翁的身体并无大碍,刚刚睡了过去,不过此去不能在坐船了,只能走陆路,否则在这么一路颠簸,怕真要,。

“也罢,我就陪寇翁同行”包拯说道,其实包拯也是知道他们来到了这大夏境内就不可能在离开了。连家眷都被搬了来,除非他们能舍家抛子,就算如此,怕也难以逃回大宋,而留下来,那么就只有两条天中得知,大夏有一种专门对付读书人的刑法,包拯听之,也不由地心中一颤,要知道他做的就是审问案犯之类的。对刑法也算是了解,而大夏对付读书人的方法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求安不能求死不得,包拯正可不想真的去领教一番那种“酷刑”不过包拯就算投效夏国,也要看看这个夏皇是否值得投效,否则就来一个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消极怠工法。

就在包拯等人在山海关海港内各有心思的时候,大夏天之城,夏羽却带着皇后周紫晴,白妃白素,蓉妃夏樟裳在天之城的一座宅院内慰问着刚到城内,还没有安置下来的寇夫人,包夫人等人。

寇准有一妻一妾,妻子年岁不到三旬,正是风韵犹存的时候,十分知书达理,举止大方,显然是出自大户官宦人家小妾也是十分标致漂亮的人物,而包拯的夫人在姿色上也颇为出众,甚至不输给周紫睛,年岁也有二十五六,寇准膝下又一儿两女。包拯膝下却有两子,年岁都不算大,最大的也不过六七岁,小的网,刚会跑。

夏羽此番过来,也是冲着寇准和包拯两人的名声而来的,寇准。北宋承相,可是相才,大夏内阁虽有谢安。有张居正,但谢安如今已过五旬,精力大不如从前,而且随着尚书省机构越发的庞大,夏羽可不想谢安倒在岗位上,而这又干涉到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人才匿乏,不过这一次不是普通人才匿乏,而是拥有治国大才的能人匿乏,北人崇武,读书这一点上确实比中原,甚至是南方差了许多,而那个包拯,估计是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包拯包青天,铁面无私的人物,而如今天之城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三大城区,逐渐人口丰满后,沿着天之城四周也逐步形成了新的城区,而城区的扩大,也让人口不断的增加,如今天之城常驻人口已经超过两百余万,还有继续攀升的趋势,而流动人口更多 而这样大的一个城市就算是大夏法律在完善。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尽管纠纷频发,弄的天之府衙门迫于应付。但夏羽麾下却没有一个断案高手,虽然那包拯没过来,夏羽已经寻思好了两人的去向。 “寇夫人,包夫人,这一路辛苦。联为你们准备的府邸可还算是满意,如果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只要提出来,那些匠人会着手修改,放心这在府邸修络的钱皇室会负责。你们只管开口就是,还有你们这次过来很多下人婢女都无法带过来,联从奴隶市场选出一些机灵的婢女,给你们使唤,对了,联早上的时候已经接到山海关那边的飞鸽传书,诸位夫人的丈夫都平安抵达山海关,不需要几日就会到皇城,所以诸位夫人也都可以安心了。

看到夏羽这个皇帝居然带着皇后亲自过来,而且和颜悦色的安慰,寇准夫人心中也颇为惊讶,她虽是一个女子,却也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大家闺秀,一国之君居然这般的礼贤下士,而且自家夫君也安全,心里那点怨恨也全都消了,恭敬的对着夏羽一施礼道:“劳烦陛下多心了,这一路颇得各个官员照顾,已经感激不尽了。”

夏羽呵呵一笑,道:“不需多礼。此番如此将你等骗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寇大人,包大人大才,联可是求贤若渴,不过换了其他方法。联怕是要与两位无缘了,宋国人才众多,寇大人,包大人却只任一州之事,实在是太过屈才二联以为两人备好职位,虚位以待,不过想必联这一番举动,怕要引起两位大人心中不满,所以还要两位夫人多加美言几句,以成全联的求贤之心”

夏羽这一番说辞可谓是大白话,而且对自己做的事情丝毫不加以遮掩。骗就是骗,而且夏羽的话给人一种让人重视的感觉,要知道夏羽可是一国皇帝,虽然言辞中未曾道歉。但能考虑到臣子的心情,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夏羽这一番话后,寇夫人和包夫人也是被感动,要知道两人可都是古代女子,对皇权可是敬畏无比的,而夏羽这一番话,可谓是给了她们天大的面子,她们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好歹,连忙施礼道:“我等谨记,谢陛下对我等夫君的看重。”

第八卷 初战中原 第619章 考考包青天

止小的大夏境内已经变的十分暖和。农田之中已经种工丁瓜稻,虽然不比江南地区河网密布,但大夏境内也算是水土丰饶,尤其是三大河流冲积而成的几大块平原区域。更是千里绿波浩渺,犹如绿色的波浪一样壮观。大夏地处北疆,人口数量远不及中原地区穆密,而地域面积却十分的广阔,而大夏工商业发达,城镇上的大小作坊吸引了许多的人口。城市的规模也不断的扩大。而这也让大夏的土地处于多的闲置,根本就不存在土地兼并,人口无地可耕的尴尬局面。

而且大夏实行的土地法分为国家土地和私有土地两类,国家土地顾名思义。大夏疆域内田亩尽数为国家土地。由于大夏工商业发达。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金银漏斗,也就是说大夏税金九成都来自国内以及对外贸易的税收,至于田地里那点银子,夏羽还真看不上,何况大夏荒地多的到处都是,鼓励开荒还来不及呢而这乱世。粮草可比金子都值钱。

土地国有。并由衙门对外出租,当然这个租期就很长了,基本上租种的土地只要租种人不退租。或者三年以上不缴纳地租,租种的土地就会一直传下去,而这种租种的土地是不负,许私营买卖的,因为土地所有权是国家所有,百姓只有使用权。并且每一家每一户都会有一定限额土地亩数,用这种方法以限制土地兼并,造成地方动乱,而土地的租金其实就是相当于农业税金,比例大概是土地收获的一成五,租金十分低廉,而且按照比例征收也可以避免很多麻烦,而且大夏税金也不指望土地上能收入多少,所以对这个征收比例都没有太多的异议。

而除了国有土地外,大夏还有私人土地。私人土地同样可以继承,但不可以买卖,就算买卖也只能卖给官府,收归国有,通常具有大夏百姓户籍的人口都具有一个私有土地购买数额,大约在一亩左右,也就是能够盖一座房屋的土地,而按照户籍的不同以及对大夏贡献的多寡。私有土地额度也可以增加一些,私有土地上耕作,产出,是不需要缴纳税金的。也就是不需要缴纳使用金,而私有土地核准就要严格的多。而按照大夏最高爵位公爵。也只能拥有一块大约百倾的庄园私有田地,折合大约一千五百亩。而王爵,封顶为三千亩,不能超过这个数字。而购买私有土地需要花费一笔远比租种耍高百倍甚至更多的花费,而不是说封你一个,王爵,连带土地都给你,而是需要你花钱买的。

大夏推行的土地制度以及少的可怜的农业赋税让大夏境内皇帝开垦率奇高。尤其是大夏连接草原。不缺乏大型牲畜,耕作面积大大的增加,加上大夏这两年风调雨顺,虽然粮价有所下跌,但仍然有很大的赚头。毕竟大夏一地安宁,不代表四周都这么太平。尤其是大夏北方,西方多是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就是大夏最好的粮食出口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