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81(1/2)

,继续道:“新国都的计划想必你也看到了,陛下是心藏天下的有为之君,不过我大夏根基还是太弱了,所以海军府很可能会担任起更多的责任”

“哝,贾军师是说,陛下会转移重心,向海军倾斜”文达听言,立刻振奋了精神,海军成立也有一年多了,尽管从无到有,到如今拥有各类战船六百余艘,士兵数量也达到了罕见的八万余人,但是面对辽阔的大勤海,这点船和士兵却是远远不够的,大海太辽阔了,比起浑河, 辽河,凌河不知道宽阔多少倍,然而海军府虽然地位随着海洋贸易而水涨船高,但比起内河府的两千余艘各类战舴仍然有巨大的差距。

贾诩对于海洋并不十分看重,然而来大夏也快一年了,海洋贸易所带来的巨利却让他在转变着自己的观念,那本由王后夫人所写的商之一书,却是让他开阔 7 眼界,中华自古都信奉陆地为王的说法,对海洋向来不屑一顾,然而大夏的重商的政策,以及海洋暴利的影响,却在改变着大夏每一个百姓的思想。

“恩,去年的时候,陛下发行了数亿银币的建设券,从银行贷出一笔巨款,加上户部的结余,这笔资金全都是用于各地驰道,运河,水利,驿站等等基础建设之用,加上黄金平原各地百废待兴,又要投入不菲的资金,这一笔花销有多大,怕是户部,工部那些人都很难估算出具体的数目,总之这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尽管我大夏商税众多,却也很难支撑这样的投入,我大夏工商盛行,所产货物众多,而本身人口却基数不大,甚至两千 多玩百姓还无法温饱,而海洋贸易如今已经支撑起大夏税金的半壁江山,而且还有庞大的潜力可挖,而如今三条内河基本上都已经平静,余下一些小毛贼不足为虑,所以不需要多久,政策就会发生大的转变,陆地为守势,海洋主扩张,不过如果这样,海军府的职权就会加大,我想陛下会从内河两府中抽调出一府,转为海军府,以增强对渤海的控制,我想这个时候,你这个海军府馈守使应该上一个有建设性的折子,主张进行大海洋战略。

文达听了 贾诩所言,拱手敬服的道:“贾军师一席话,让文达茅舍顿开,可惜陛下还要倚重军师锁守山海关,否则文达定要将军师要入海军府,主掌海军参谋一职”

贾诩呵呵一笑,道:“这山海关倒是不需要我再在这里驻守,不过西南馈守府叛变,如今大夏所辖兵马要控制庞大的疆域,已显不足,很有可能陛下会再次扩建军制,不光光会将八府齐备,甚至有可能会扩大禁军编制,老杨林之前筹备的学院如今已经有 了不小的规模,此番大战结束之后,不少士兵都进入学院中学习,总之接下来陆军会有一番大动,海军府同样也跑不掉,说不得我会被派到你海军府也难说。”

贾诩在山海关内与文达两人的谈话,在同一时间也在大夏王府内上演着,不过对象换成了夏羽和杨林,按照大夏军中编制,大夏军制中,禁军设立八卫,陆军锁守府八个,而到目前为止,禁军却只有四卫,分别是乞木扎的虎贲卫,赫连博的飞虎卫,赵云的羽林卫,冉闶的千牛卫,而陆军八大镇守府,随着皇太极的叛变,却只余下六个,东西南北,东南,西北六府,每府常备五军,共三十军,总计兵马三十七万五,轮备兵虽然也编有二十六军,但轮备兵却是战时 征募,除此之外,大夏国内还有二线城卫军四十个,每军十万兵马,共计四十万,按说这些兵马数量不小了,如果算上水军的话,不算轮备兵,大夏也有一百二十余万兵马,但是大夏边疆不静,国内还没有安定下来,外部环境也是不佳,所以兵马显得有些入不敷出。

老杨林如今算是夏羽的一个得力助手,尤其是兵部改革上,老练的手段让夏羽也感叹老杨林不愧是当王爷的人,要将禁军增设为八卫,余下的两大鸨守府也要建立,这就需要补充大量的兵员,提拔大量的武官,老杨林管着兵部,自然义不容辞。

“陛下,如今大夏虽然外边不靖,但也相对的平和,士兵学院以及军官学院都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陛下要添置禁军余下四卫,正好调整各军的配置,对军中进行一次大的整编,正好对辽一战,将士多有军功,不如将一些有功的将士招入学院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习,然后对其进行提升。”

夏羽知道杨林是打算启动换血计划,建立起地方镇守府,学院与禁军之间的士兵升迁,学习,转任的军制,保证王权在军中的地位,加强对军队的集权,削弱将领对军队的控制力,不过这个削弱不是直接削其兵权,而是降低馈守府馈守使对军队影响力,采用优异士兵进入学院学习,然后进入禁军任职,经过一段时间后,提升到地方任职,既保证王权在地方的影响,也保证了禁军的战斗力,而馈守使虽然拥兵一方,但在这种制度下,影响力却被消弱,而且各府馈守使也会采用几年轮换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王权的至高无上。

夏羽也觉得火候差不多 了,正好利用这次扩军的行动,将这个制度推行下去,于是道:“禁军四卫的指挥使的人选,以及东北,西南两府馈守使的人选你做出一个名单来,大清洗也告一段落,等各馈守府镰守使回来后,就召开一次枢密省三部会议,将大方向确定下来,除此之外,也要对当前的战略方向进行调整,是时候向海洋推进了 ”

第六卷 草原风云 第406章 扩军战略转变

件火五年十月十日。大夏枢密省三部会议召开。这个人哦几丁是对辽大战之后,再一次表彰大会,同时,这次会议还确定了大夏未来五年的军事战略方向,并将军事学院作为大夏军制的一环确定了下来他,同时确定了,地方军与中央禁军的关系,这次会议上确定的内容甚至对大夏王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战略上。大夏从陆地扩张为主,水军发展为辅的大战略上进行转变,如今大夏占有了土地肥沃,阔达千里的黄金大平原,西面击败了最大的敌人辽国。陆的面积扩大了近三倍,人口数量提升了两倍还多,疆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迫使大夏不得不停下扩张的脚步,转向内部发展,所以陆地从积极扩张生存空间改为积极防御,这一个转变,也决定了在未来数年内。大夏的发展将围绕国内建设为主,军事为辅,对边境事务,采取积极防御的态势,不在扩大疆域,同时也不会放弃对外的动作。

大陆上又扩张转向内部发展的同时,同时启动了海洋战略计划,海洋,二十一世纪被成为蓝色的国土,然而在中国灿烂的文化历史上,这片美丽的国土却始终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在烽火三年,大夏首次提出海洋战略,不过却因为当时根基不足,所以对海洋的探索是以部分探险看来进行,烽火四只。在建国的军事改制中,正式确立海军府,但建设重心却依旧放在内河流域上。

然而从烽火四只建国到烽火五年末,海军府从无到有,拥有四桅战船近三百艘,龟甲登陆船一百五十艘,巡逻战船两百余艘,并拥有了在海洋上搏斗的海兵和登陆兵近八万人,开创了烽火大陆上第一场外海登陆战,成功夺取雄关山海关,可以说海军府创造的成绩是辉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