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420(1/2)

小孙跑过来,科长,局长找你谈话,好消息吧提前恭喜你了走进局长办公室,孔局长表情凝重,小倪你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啊生活作风很重要啊

比这更糟糕的是,每天回家开门之前,他都会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害怕一推门,一睁眼,女儿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妻子摊牌时坐过的那个位置:爸爸,你做的事,我都知道了妈妈为什么会上那辆去隆中的汽车,我终于终于也知道了

她的眼里全是愤恨和厌恶,面孔有些扭曲,昔日的甜美,尊敬,和关爱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睡在床上,倪建国睁着眼,能感到眼角干涩。他看着天花板,喃喃的替自己辩护,我不是想要这样的啊

江之寒在墓前坐了足有一个小时,才站起身,拍拍有些湿的裤子,沿着石阶往上走。走到最顶上的那个亭子处,他停下脚步,回头往下面看。沿着山壁,是密密麻麻不知道有多少的墓,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和山下的小河连成一线。

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这一块墓地。

江之寒眼睛扫过,忽然看到一个人影,提着一个绿色的包。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的沿着石阶往下走。

他走到江之寒刚刚停留的地方,看到那一大束花,愣了愣神。打开包,把里面摆好的食盒水果放出来,点上一炷香,倪建国沉声说:“冰燕,有你的朋友来看过你了”

这个春节,第一次的,倪建国一个人过:妻子在天堂,女儿在海外。他没什么胃口,也不想在外面吃餐馆。但几十年来,又从来没有下过厨房做过饭。第一次的,倪建国尝试着自己煮饭,自己做菜。他选择的是最简单的办法,把青菜拿到白水里煮上几分钟,那酱油味精辣椒拌上一碗调料,就着吃那白水煮出来的青菜和白水煮出来的一切食物。

站在墓碑前,倪建国的腰似乎佝偻的更厉害。他从兜里掏出一块布,把那墓碑的表面仔细的擦拭了一遍,小心的收起来,说:“冰燕,春节到了给你带了点最喜欢的卤菜和水果,你知道我不会做,是在楼下买的小裳很好,这几天她隔一天就打个电话回家,生恐我太寂寞了。我告诉她少打些,国际长途太贵,她总是不听。她挺好的你知道,我们的女儿从来都是最优秀的,在哪里都是,中学也好,大学也好,这里也好,美国也好”

停了停,他哑声说:“我来看看你等我死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来看我一眼”

在他头顶上,那个年轻人,他曾经讨厌到极点的年轻人,抿紧着嘴唇,眼里燃烧着些什么。

多谢支持

第四卷 两面人生 510 倪裳的来信

510 倪裳的来信

林墨从母亲手里接过信。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关起来,小心的撕开信封,一字一句的读起来:

小墨,

一直没给你回信,心里一定骂我了吧

春节到了,虽然到时候会给你打电话,还是先说声新年快乐

一转眼,到这里四个月,总算各方面都安定下来,好像离回来又不远了,说起来还有些好笑。我上次给你写的那封短信里提过,我们一行人来的时候,因为是学校安排的,本来是住校内的宿舍。美国这边的宿舍不太一样,我在这个学校,是套间,四室一厅,每间屋住一个人,然后公用一个客厅。我们一共有十二个人,结果只拿到两个套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概是办事的人疏忽导致的吧。

开始的时候,几个男生就在客厅打地铺,我们申请说把两间屋里的床换成宁大那样的上下铺,就能把多的几个人安排了,但这边的学校说这不符合规矩,张罗着有四个人要住到校外去,找的是愿意接收交换学生的美国家庭。到了这里两个月左右,才把这个事情安排好。因为很多人都不愿意一个人住出去,我就选了出去住,想着对我学英文也有些好处,还可以多了解一下普通的美国家庭是怎么个样子。

住进去的那家人,夫妇两个,没有孩子。丈夫是个学者,在我们学校研究哲学的,太太在一家物流公司作客户经理,很是精明能干。两个人都很nice,他们住在二楼,我住在一楼的客房,里面带有单独的卫生间,生活什么的都很方便,也感不到什么困扰。两个人经常问我,有没有干扰到我的个人生活空间,我笑着说,我们大学寝室一间住8个人呢。他们张着嘴,里面足可以塞一个鸭蛋。大惊小怪的美国人哦你说是吧,小墨

前不久买了辆自行车,从我现在住的地方骑车到学校。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有时候夜里做实验晚了,就在实验室外面的沙发上躺一躺,第二天早晨再回家睡觉。因为有次半夜回家的时候,有两个黑人小伙子跟了我好一段路,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恶意,心里紧张死了,从此不再敢一个人晚上骑车回家。你知道,这里一出了校门,晚上几乎看不见一个行人,所有人都坐在车里,所以孤独的骑车走在路上,还是蛮可怕一件事儿。

总之,毕业课题设计已经开题,工作时间安排的挺满,感觉生活还满充实的。

这个学期,我选了三门课,修课的学分就满了,下学期全部都会用来做毕业设计。我一直以为,美国大学生上课都很懒散,缺课的人很多,到了这里才知道不是这样。至少在我们学校不是这样,有两门课每节都要签到,比宁大管的还严格呢。坦率的说,我觉得这边老师上课很认真,准备的材料很丰富。我这学期选了门量子力学基础,那个老师白发苍苍的,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呢。我和他聊过两次,他告诉我说,他上本科的时候,给他讲课的还曾有过诺贝尔奖得主,博士同学中也有两个拿了诺贝尔物理奖的,说的我好羡慕,像是在看一本走动着的物理史话。

你问我,美国像什么不好意思的告诉你,我还真不太知道。在美国,没有车简直寸步难行,只能呆在校园里。这几个月,我去过一趟旧金山,看了看闻名于世的金门大桥,和那边的艺术宫,渔人码头什么的。去了一趟州府萨克拉门托,没什么很特别的。然后就是去了一趟斯坦福,一次伯克利,还去中餐馆吃了几次饭,都是和宁大的同学一起坐别人的车去的。斯坦福很漂亮,伯克利也是。当然,我们学校也不差。加州这边,华人很多,在我们吃中餐的某几个地方。简直就像身处在国内,大家都说普通话和粤语,让我感到很亲切。

我在的这个加大分校,在国内名气不大,但理工科方面还蛮强的,教学和实验设施都非常的好。我现在开始做一些和毕业设计相关的实验。拜史密斯教授的帮助,提前就进入实验室,可以使用里面的仪器和设备。据这里的博士硕士师兄对我说,在国内读研究生也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我觉得特别需要珍惜,最近这一个月基本都泡在实验室里,反正实验室还自带了个休息室,累了可以在沙发上躺着眯眯眼,休息一下。

说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生活很枯燥吧

其实呢,好像是有一点。

有些时候,做实验到凌晨,一层楼都没有声响,好像只剩我一个人。我的电脑桌面上,总是显示着两个时间,美西时间和北京时间。凌晨两的时候,正是国内吃晚饭的时间。有一天。戴着耳机听音乐,里面传来那首歌,

我的黑夜是你的白天,

戴的手表是你的时间,

我在异乡的街头徘徊

听着陌生的对白

忽然觉得,那歌词写的真贴切真应景,简直就是那时那地我的心的写照。

在那个时候,忽然好想好想在国内的亲人,还有你们这些朋友。

也许是常在沙发里眯着睡觉的原因,最近经常做梦,也经常梦到你们。你,小薇,芳芳,静静,还有卓雪和思宜,梦到以前一起到过的地方,做过的事。睁开眼,好像还在和你们说笑聊天,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又身处何时。就像灵魂分裂了,那种感觉很奇妙,我也讲不明白。

那个时刻,我环顾四周,到处是仪器,电脑,还有就是严严实实把我包起来的墙壁。我好像身处一个密闭的空间,既不是美国,也不在家乡,而是孤零零的悬浮在某处,在两者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