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93(1/2)

。王清华本来只是客气一下,真想不到廉根奇这么会顺杆爬,可自己已经说了,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就任由着廉根奇坐了下来。服务员就急忙跑出去,又给廉根奇拿了一双筷子。虽然拿了筷子,廉根奇也不敢真的去吃饭,只是坐在一旁陪着,不时想给王清华夹菜。王清华不习惯别人给自己夹菜,就不时需要挡一下廉根奇。

吃了一会,廉根奇好像想起了什么似得,忽然道:“王书记,刚才一紧张,差点忘了给你介绍了。这是马妮,是我专门在菊园为王书记挑选的专职服务员,以后王书记有什么事儿,吩咐马妮就是了。她只给王书记一个人服务,随叫随到。”说着又转身看着还站在身后的马妮道:“还不见过王书记”

马妮脸上的微笑一下子就灿烂了起来,甜甜地叫了一声:“王书记好,以后王书记有什么事就尽管吩咐。”

王清华推辞了两句说不需要专职服务员,自己只不过是在这里睡个觉,那里需要这么麻烦,看了一下马妮,发现马妮的脸上竟是一脸的难过,好像唯恐自己不要她了一样,一时又想起了燕妮,就没有再推脱。

“小马今年多大年龄了”王清华一边吃饭,一边很随便的问了一句。

马妮马上高高兴兴地回答道:“虚岁十九,周岁十八,王书记。”

“在菊园干了多长时间了”为了不让马妮产生尴尬,王清华又问了一句。

“干了快一年了,王书记。”马妮每回答一个问题,都要叫一声王书记,叫的王清华心里都感觉有些别扭了,就把筷子放下来,马妮以为王清华要喝汤,马上用拿了小碗问王清华:“王书记喜欢玉米羹还是鱿鱼汤,我给您盛。”

王清华停顿了一下道:“玉米羹太腻了,就鱿鱼汤吧。”马妮就把一碗鱿鱼汤盛给了王清华,王清华从马妮手中接碗的时候,不小心跟燕妮的手碰在了一起。本来也是很平常的事情,马妮的脸上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似乎泛起了一层薄薄的红晕。

王清华边喝汤边对马妮道:“小马啊,我看咱们两个的年龄也差不多,你以后就不要王书记、王书记的叫了,都把人叫的见外了。我看你就叫我王哥吧。要不叫我哥哥也行。”王清华虽然不喜欢在官场上不称呼别人的职位,而随便见了谁都叔叔、哥哥地乱叫,但是见到马妮后,心里还是莫名地有了一种亲戚感,又觉得马妮跟燕妮有几分相似,年龄又小,就有种想亲近的感觉。

王清华说完了,马妮站在那里半天不敢说话,只用眼睛一拐一拐地看廉根奇。廉根奇就像是刚刚反应过来一样,哦哦哦地应了几声,急忙道:“王书记能认你当干妹妹,是你多大福气,还不赶紧赶紧叫哥哥。”

马妮这才满心欢喜地亲亲地叫了一声:“哥哥”王清华应了一声,却道:“廉总说的太严重了,也不是什么干妹妹,就是个称呼。”廉根奇这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要是人家王书记刚来y市就随便认妹妹,认兄弟,不就跟万重山一眼了吗,脸色当时就唰一下红了起来,窘在那里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王清华注意了一下马妮,发现马妮的脸上竟然是满心的喜悦。

第四百四十二章 报纸问题

第四百四十二章 报纸问题

一早上没有什么具体工作,王清华把桌子上摆的文件随便批了批,就拿起了当天的y市日报。对于市报,王清华向来是很不屑的,首先是文章的质量,其次是文章的内涵,其水平总是让人不敢苟同,把恭维的话说的太恭维,把批判的话说的又不够批判,总是报道别的市,甚至是别的省如何如何差,问题如何如何的多,问题如何如何的严重,环保问题如何如何的得不到解决,公检法是如何如何的坏,老百姓是怎么样怎么样的苦。而一旦涉及到本市、本省,不是某某领导做了某某重要讲话,就是某某领导亲临视察了某某工作,或是去慰问了某某群体,并给予了什么样的鼓励和关心,即便是出了问题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像x市九一八小王庄尾矿库溃坝事件发生后,在x市日报上,竟然多日不见报道,后来实在遮盖不住了,也只是轻描淡写地两句,简单把尾矿库溃坝事件介绍了一下,便开始长篇大论兰沧海书记做了什么重要指使,李高瞩市长亲临现场,全体干部同心协力等等屁话,对于涉及到事故幕后的事实则视而不见。这种倒向式的舆论,根本就不足以反应事实真相,根本就是替某些政府要员张目,根本就是一种彻彻底底的愚民政策,甚至是自欺欺人的愚官政策。

但是作为一名市委领导,这样的报纸也不能不看,起码可以掌握一些市政要员的动向。有时候,王清华甚至能从中发现一些市委人事关系中的微妙变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比如市委书记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专门论述新农村建设,那么肯定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委的重心工作肯定就转移到了新农村建设上来了。这一点并不为怪。但是如果再翻翻近期的省报,马上会体会到其中的玄妙。或是省委书记,或是省委某位重要领导肯定提到了新农村建设的事情。如果再能跟实际做一些联系,就不难发现,市委书记跟这位省里面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关系已经微妙起来了。再假以时日,一个事实就会摆在大家面前,这位市委书记要升了,或是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原因很简单,新农村建设本来是组织部主抓的工作,市委书记只要吆喝吆喝就完了,剩下的指导性工作完全可以交给分管副书记,而他却要发表一篇如此署名文章。在大家看来可能是市委书记重视新农村建设,事实上却是市委书记走的一步棋而已。

所以对于这样的文章,王清华一般翻的都很粗,只捡一些趣闻轶事看看,而对于那些长篇大论的大块头文章,则只看个标题,顶多看开头两段,实在要紧了,比如说是对市委书记或市长的报道,顶多再看个结尾就结束了。至于里面的内容,不用看也能猜个不离十,都是一个论调,一种语法,一贯作风。凡是领导的讲话都是重要的,凡是领导的指使都是正确的,凡是领导的慰问都是亲切的,凡是领导的视察必是亲临的。

刚翻了两页,王清华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不想看了,准备去拿别的报纸,忽然发现在第二版非常显耀的位置上有一篇关于自己的报道,让王清华的感觉如同吃了一只苍蝇一般。题目是:王清华副书记游菊园心系玫瑰。一看这题目就让人非常来气,不管菊园的来历如何,让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一个堂堂市委副书记心怀叵测,专门爱鸡蛋里挑骨头,在人家菊园里面专门看玫瑰。再说了,自己刚来y市,见报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这么一件狗屁不值得的事情,让人还以为自己来y市任职就是游山玩水的,不关心民生,却在这里关心花圃。

这种事情肯定是廉根奇昨天下午给自己介绍了一番菊花故事后,在市报上发表的。王清华笨不想跟这等小人计较,可又觉得如果不警告一下他,以后还不知道捅出什么幺蛾子,就把秘书冯立杰叫了过来,道:“立杰,你马上给廉根奇打个电话,让他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冯立杰见王清华脸色不好看,就往王清华桌子上的报纸上扫了一眼,赫然标题映入眼帘,也明白了七八分,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冯立杰去自己办公室,拨通了廉根奇的电话。廉根奇一见是冯立杰的电话,声音马上加了几分阿谀之色,道:“冯科长,有什么指使啊。是不是关于王书记的”估计还在想着昨天晚上加班加点弄的稿子,托关系连夜送达报社,今天早上就见了报,王清华肯定心里高兴呢。

冯立杰也不跟他磨叽,冷冷道:“廉总,王书记让你马上过来一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