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514(1/2)

成等大顺政权的领导人仍然坚持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当时,大顺军的兵员已达百万左右,在大片地区内建立了政权,用什么办法来筹措这笔庞大的兵饷和行政费用呢

一种办法是在承认和保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实行“轻徭薄赋”,这是历史上许多新建王朝的传统办法;另一种是实行剥夺剥削者的农民革命政策。

而李自成于崇祯十四年到十五年在河南曾提出了“不当差,不纳粮”的口号,后来又具体化为“三年免征”的政策。是信守这些诺言呢还是出尔反尔食言以自肥呢

很显然,李自成这些人的“革命立场”是相当坚定,他们决定继续执行免除农民赋税的政策。而这样一来,一方面要解决庞大的军饷和日益增多的政府开支;另一方面又要恪守许下的诺言,大顺政权的财源就只能依靠没收明宗室财产、接收所克城镇官府的微薄库存、对明朝官绅实行追赃助饷了。而在这三者当中,最后一项是主要的。

于是在大顺军的控制区内,都在雷厉风行地执行追赃助饷,使各地官僚地主如罹汤火。而且大顺军还在追赃过程中刑拷相加,缙绅体面扫地以尽。这样,官绅地主作为一个在各地拥有盘根错节的潜在实力的阶层,政治态度就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些官绅地主原先希冀托庇于大顺政权的保护,现在却发现这个政权的刀锋正是对准着自己。所以严酷的事实,使得他们同大顺政权处于不共戴天的敌对状态。当大顺军在军事上势如破竹地向前挺进时,各地的官绅地主慑于兵威,表面上俯首贴耳潜伏忍受,骨子里却咬牙切齿,待机报复。甚至一些被大顺政权吸收参加进了大顺政权中的官绅地主,也不免产生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对执行这种政策的大顺政权的前途表示怀疑。

实际上也就是一句话生产力要决定于生产关系。像明末这种封建社会里,想要去打土豪分田地,这样做是爽,但绝不会成功。尤其是像李自成这些流寇文盲。

而当玉田战役惨败以后,那些处于潜伏状态的各地官绅地主,就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他们纷纷发动叛乱,杀害或拘捕大顺政权地方官员,袭杀当地大顺军驻兵,而这样的叛乱一旦得逞,原来的明朝官僚立即就把握了地方政权,从而实现了官绅地主阶级的全面复辟。

到了九月十三日,汝宁军援军押运着粮饷汇合到固关时,薛勇被吴世恭任命为征西将军,率领包括蛟击镇、黑云军和援军在内的八万兵马,开始了扫荡西北几省,大顺军残留部队和张献忠大西军的全面军事行动。

而到薛勇出兵之后,各地的大顺政权是纷纷叛乱,投向了汝宁军。使得薛勇的征西军也开始了一路狂飙。

比如:李自成在晋北重镇大同留了上万名重兵、由制将军张天琳负责镇守,由于没有解除明朝投降总兵姜瓖等人的军权,加上防范不严,以致姜瓖叛变得逞,张天琳等大顺军将领被刺杀,驻防的军队也随之瓦解,这使李自成放弃北京后固守山西的计划转眼就落了空。

而当李自成这些大顺军领导人经由山西太原、平阳今临汾返回西安以后。由于兵力不足,对畿辅地区已经无力顾及,所以就把防御重点放在山西、河南这一线。

九月中旬,李自成对山西一带的防务作了具体部署:晋北大同地区由制将军张天琳统领一万多名士兵镇守;晋中太原地区由文水伯李勇带领兵马一万镇守;晋东南长治地区由平南伯刘忠带领八千兵马镇守。

而李自成离开太原时亲自召见了李勇,授以坚壁清野之计。为了加强山西的防务,又留下右营大将、绵侯袁宗第以兵万人屯于临汾。

为了巩固对山西、河南等地的控制,大顺政权还采取了措施打击和防范各地官僚豪绅的叛乱活动。而这一措施,暂时遏制住了叛乱的蔓延,使得山西地方得以暂时稳定。

为了同样目的,大顺政权还采取了一项重要的防范措施,他们下令把山西等地的原明朝官绅,强制迁往陕西各地重新安置。这种大批迁徙原明朝官绅的目的,就是要使得这些地头蛇离乡背井,从而不能再发挥出他们的能量。

可是再怎么样,这些区区兵力,就根本抵挡不住薛勇八万征西军。在进入山西以后,征西军根本未遇上什么像样的战斗,反而是大顺军和当地叛乱的部队纷纷投诚和归顺,使得征西军在一个月之内完全占据了整个山西省。而部队也一跃超过了十七万人。

而李自成在西撤过程中,没有尽可能地把较多的主力部队留在山西,也没有任命一位高级将领统筹山西防务,回到西安后又没有及时地从陕西调集兵力加强山西的驻军,这在战略上也肯定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可以看出,玉田惨败似乎把李自成的军事才能都给打没了。

而现在的李自成回到了西京西安,他又是怎么布置陕西的防御呢他又是进行了怎么样反攻准备工作呢

第八百九十七章天下战事二

李自成在回到西安以后,他终于振作了起来。首先他所做的事,就是吹牛。比如:大顺军连续发布了一连窜的命令:

“绥德、汉中高、赵指高一功,赵光远从西河驿过河,统领夷汉番回马步兵丁三十万。”;

“权将军刘指刘宗敏统兵十万过河从平阳北上。”;

“报皇上指李自成统领大兵三百五十万,从长安起马。三路行兵,指日前来。”;

“先恢剿宁武、代州、大同、宣府等处,后赴北京、山海,剿除辽左、豫贼。至叛逆官兵尽行严洗,顺我百姓无得惊遁。”

李自成妄想用这些夸张的宣传先稳定住军心。当然,他也是做着一些反攻的准备的。不过到了最后,大规模的反攻却一直没形成事实。

之所以会如此,主要的一些原因就是:

首先,原明朝投降官员见势不妙,重新做了了墙头草。李自成回西安以后,他大力地惩办了一些大顺朝廷和地方官员,如刑政府尚书耿始然、户政府侍郎李天笃以及平阳防御使张爌等。有的固然是因为贪赃枉法,有的则是同政治态度有关。

其次,当时在西北地区的原明朝投降将领还掌握着部分兵权。而当这些降将得知了坐上龙椅的是原先和他们一样的明朝武将,这些人的态度也或是暖昧难明,或是跃跃欲试起来。

而李自成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武装叛变。不得不在战略要地分驻大顺军旧部,这就必然要牵扯相当一部分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