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448(1/2)

:七贝勒削爵,十五弟交出兵权回京,其余各人部议惩处。”

“喳”

“再派快马送急信过去,如那支明军还未至宁远,让济尔哈朗他们务必猛攻,留置住他们就是首功。一旦纠缠住了这支明军,朕将再次御驾亲征,不惜代价全歼于他。”

“喳”

看着传旨的太监出了大殿,索尼提醒皇太极道:“可能时间有些来不及了。”

皇太极苦笑着摇摇头,道:“这朕也知道,盼着出奇迹吧这次围锦州,断救援明军归路,已把明国精锐毁于一旦。可没想到却逃出了那蒙古族明将,遗憾于未竟全功啊这些年朕的身子骨大不如前,豪格这孩子又不争气。朕怕没了时间,不能为豪格扫清荆棘”说着说着,皇太极就有些丧气,流露出一种英雄迟暮的模样。

“皇上您可千万不能灰心”索尼急道,“您只是小恙,宫里的那些庸医根本是胡说。赶明儿奴才给您遍访名医、开良方,皇上定会长命百岁的。奴才还盼着跟随皇上到明国这花花世界去开开眼呢。”

“说的好是要去开开眼。”在短暂的丧气以后,皇太极又回过了神,“这仗打到这儿,明国已经是外强中干了。原准备再多消耗他们几年,可现在多了那蒙古族明将这个变数,咱们也该变变了。去和佟养性去说一声,他那里的火器制造得怎么样了如有难题,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绝不准任何人去为难。还有,听说那蒙古族明将的火器用得极好,让济尔哈朗他们把情况都报上来。哎,如果能收服那明将,给他个亲王、郡王的又何惜呢”

说着说着,皇太极的声音就轻了起来。到了最后,他就是在自言自语了。皇太极的眼神已经飘离到了远方,这时候的他,已经开始考虑起新的攻打大明战略了。

第七百七十五章麻木不仁的朝廷

“城里怎么说”吴世恭毫不抱希望地问那喊话的把总。

果不出其所然,那把总回答道:“城里的吴总兵不愿意放咱们进城。”

崇祯十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汝宁军终于来到了宁远城。刚脱离危险的将士们都是狂喜,可接着却有一盆冰水浇了他们一个透心凉,主持宁远城的吴三桂不放汝宁军进城。

吴世恭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又感到近一个月没洗澡的身子是浑身发痒,因此就半开玩笑地说道:“既然他们不让我们进城,那我们就打下来嘛”

听了吴世恭的话,余继、迟明等汝宁军军官都是嘻嘻哈哈的不以为然。不过,就算是真的吴世恭下令攻打宁远城,他们也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更不会觉得攻打朝廷设在辽东的重城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其他人的小心肝就有些受不了了。周俊吾、严三龄和王声等人都不约而同的惊叫道:“不可如此那可是造反啊”

吴世恭没想到这些人还把自己的话当真了,为了再给枯燥的逃亡时刻增添一些乐趣,他接着开玩笑般逗着这些人,道:“谁不给本官洗澡,本官就要报复谁你们谁也别拦着本官”

余继、迟明他们顿时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周俊吾、王声他们这才知道,这是吴世恭在作弄他们呢。

穿越到明朝以后,吴世恭一直保持着源自现代的良好卫生习惯。所以他一直保持每天洗澡,并修面刮清胡须,要不是不想过于惊世骇俗,吴世恭甚至都想不留长发,剃成短发了。

所以亲近吴世恭的身边人都知道他的这个很奢侈的生活习惯。为什么说是奢侈呢那是因为当时洗个热水澡就要有四、五个丫鬟服侍。并不像是现代,只需要一个热水器。因此,如果那些被付文斋编写的,宣传吴世恭是多么多么勤俭的汝宁军孩童们,当他们得知了心目中的当代“圣人”是如此形象的话,一定会大跌眼镜的。

不过汝宁军的上层倒是对吴世恭这样的生活作风有些不以为然。他们都以为,这是吴世恭出身富贵人家的高贵行为,甚至很多人都来模仿吴世恭的举动。因此在汝宁军中,留长须的人很少,也都经常洗澡。甚至连汝宁军的兵营中都修建有兵丁们使用的大澡堂。可以这么说,汝宁军是这个时代最讲究卫生的军队了。

见到了周俊吾、王声他们都在苦笑,吴世恭也就不再继续开玩笑了。他对喊话的那位把总吩咐道:“你再去一次,让城中把粮草送出来。总得让我们能到山海关吧要不然,真的别怪本官翻脸了。”

虽然现在的汝宁军并不缺从宁远至山海关的粮草。但吴世恭有机会还是要去敲诈一笔。毕竟遭此大败,蓟辽总督洪承畴又受困于松山。汝宁军将来的粮饷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呢。

当俩位兵部代表张若麒和马绍愉逃到小凌河口搭乘海船回到了宁远后。喘息未定的他们,就立刻向朝廷汇报洪承畴指挥失度,导致大败,以此来逃脱自己身上的罪责。

而崇祯皇帝和大明朝廷得知这一噩耗以后,也顾不得这两位小人物的小心思了,他们立刻被这巨大的噩耗给震惊了。

接着。留守的巡抚方一藻和监军高起潜也都向朝廷急奏:明军出征的十五万大军,至今才逃回了三万多人。这时候的他们还不知道还有汝宁军在一月之后会归来呢

在此战中,清军共歼灭明军五万三千多人都有首级,缴获了近五千匹骡马和巨量的甲胄等军用物资。要不是在汝宁军归来的时候屡屡吃上了几次亏。清军的伤亡简直就是忽略不计。

更由此看出,除去逃回的包括汝宁军和被围松山城的,明军在大海中淹死的和抛尸荒野的人数有多么的巨大。

而当崇祯皇帝和朝廷接到松山惨败的战报后,除了大惊失色,已经不知道该做出如何反应。经过了这样长期酝酿,调集如此众多的军队和粮饷,又有着那样巨大胜利希望的一次决战,竟然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全面的失败。

到了此时,崇祯皇帝除了感到震惊以外,他也更加怀疑天命是否已经真的转移。极度的灰心使他几乎提不起精神来处理棘手的辽东军事问题。因此,在最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对惨败后的辽东局势进行调整的时候,崇祯君臣们却表现出令人不解的动作迟缓,麻木不仁。

而此时的首辅周延儒又在干什么呢他正忙着“拨乱反正”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