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435(1/2)

“一见宠悦”,当时恰值朝廷发表他重为首辅,他溺于美色,拖延着不肯进京出仕。张溥就拿了县里的捕单找到周延儒,也不管什么师生之礼,把捕单朝他面前一掷,周延儒不由大怒。

而张溥根本不买他的账:“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您用不着发这么大的火。如果您现在不肯出山,将来恐怕会有比这更坏的事情。”

周延儒这个老滑头一听,马上就变了脸,他和颜悦色地对张溥说:“没有您这番话,我看不到这一点。”竟然将学生也恭恭敬敬称您了。于是就带着那个少妇走马上任。这一出似乎是“小事”,但怨毒却结得极深。

并且张溥还以此事要挟周延儒,并想把周延儒当成木偶,以此来操纵朝政和官员的任免。这让周延儒对张溥简直是恨之入骨。

张溥不知道的是,得知了周延儒重启为首辅,他的得意门生吴昌时早就改换门庭了。当张溥得到了周延儒答应的条件以后,他兴冲冲地返回太仓家中,当夜就腹部剧痛不已,一命归西。

那就是吴昌时用一剂药送张溥入九泉的。周延儒的复出,张、吴两人同是划策建功的人,但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吴昌时把大权握在手中,不愿张溥尝鼎一脔,就出此毒计。当然,吴昌时的背后还能看到周延儒狞笑的影子。

而这场明显的阴谋却没有人敢公开揭穿。惧怕周延儒的毒手,附攀周延儒的权势,复社和东林党的君子们集体失声,反而依然对周延儒溜须拍马。而张溥的葬礼则冷冷清清,生前的那些“好友”和“同志”都没了踪影,真让他死不瞑目啊

反正这场换相的闹剧,除了让周延儒二次为相以外,根本对明朝的时局没有任何积极的影响。因为在此时,辽东明清两国决定国运的决战就要开始了。

第七百五十一章大战之前

“老爷这件怎么样”常柳琴穿着一条湖绿色的长裙,腰间系着一条鹅黄色的腰带,她盛装浓抹,宛如精灵般原地轻盈地旋了一个圈,靓丽的容颜立刻向四周发散,让人惊艳地有些喘不过气来。

屋里和床上都堆满了各色的服饰,吴世恭在床沿边上坐着,很耐心地看着常柳琴的“时装表演”。

“不错”吴世恭再次微笑地点点头。笑得发酸的脸颊也有些发紧。今天的吴世恭就是要让常柳琴高兴,所以不惜陪着她一整天。

常柳琴转着、转着,速度却越来越慢。“老爷”常柳琴突然娇喝一声,接着满脸是泪,扑到了吴世恭的怀中。

抱着吴世恭,常柳琴是万分不舍。因为明天吴世恭就要出征了。在这长达一年的时间内,常柳琴早就把吴世恭当成了依靠,所以她就感觉这次就是生离死别。

在吴世恭第一次救援锦州时,因为常柳琴与吴世恭话都没说上几句,所以那次的她对吴世恭也没什么感情。可现在俩人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而且是双宿双飞,根本没有其他女人来分宠,再加上吴世恭对家人的态度向来是十分和善,所以现在的常柳琴感到是相当幸福。

而且一年的时间也不短,这里早就成为了除了京城和汝宁,吴世恭的第三个家。所以这次的分离使得常柳琴有种不知未来的恐惧感。

因为如果吴世恭出征失利,就很可能有生命危险,没有名分的常柳琴又要飘离失所,不知命运如何了。就是吴世恭得胜归来,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把常柳琴带回家,可是吴世恭家里的情况怎么样自己是否会被大妇欺压这也让常柳琴是担心异常。说到底。她还是个不懂世事的小姑娘。

“哭什么”吴世恭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常柳琴心中在千丝百绕,他轻轻地抚摸着常柳琴的背,柔声安慰道:“这次打鞑子又没什么危险。老爷我身经百战,怎么保护自己总是知道的吧乖乖乖地等着我回家吧”

没想到这句话一说,常柳琴却哭得更欢了:“老爷”

现在的辽东,被清军围困,由祖大寿防御的锦州城就是最前哨。在其身后是松山、杏山、塔山一连串坚实的小城堡,再后则是关门外的重镇宁远。自锦州至宁远五座连成一线的城池,依山傍海。是明军在辽东防线上的防御重点。

清军几次入塞,在畿辅一带如入无人之境,但进出中原却不得不绕过山海关防线,取道北京北面的长城各关口。有宁锦诸城在,山海关就坚如磐石;山海关牢固。清军通向中原的道路就不能畅通,取明而代之的战略意图就无法顺利实现。

因此。皇太极对明作战的基本战略。一方面是不断派兵深入中原撼动明朝根基,另一方面就是要拔除辽东的一串明军据点,首先是拔除宁远以东的四座堡垒。

到崇祯十四年春,清军完成了坚实的包围,在锦州四面各设八座大营,已经完成了所有围困的工事。而此时防守锦州的。是有过一次假投降的历史的祖大寿,他抵抗清军围攻是很坚决的,锦州城的防御设施很好,存粮也比较充实。祖大寿的战术就是凭城死守。静待援军。

而此时的洪承畴也拖延不下去了,看到清军不困死锦州就不退兵的决心,洪承畴能够采取的唯一对策,只有集中兵力在锦州一带同清军进行一番大战,才能保住关外的各个堡垒。

虽说洪承畴是名声远播,但到底有多少取胜的把握,洪承畴也是胸无成算。可是清军逼到面前,也只有迎敌一战了。

于是洪承畴一面先派小股部队沿海岸抵近锦州,骚扰敌军以缓和锦州被围的势态,一面亲自统率山海关附近的各路官军出关进驻到宁远,随时准备对清军进攻。

可当洪承畴正在宁远集结兵力的时候,锦州的守城局势却越来越严峻了。三月下旬,驻守在锦州外城的蒙古军将领诺木齐、吴巴什暗中同济尔哈朗联络,准备献城投降。

祖大寿发现了这个情况,正要捕杀两个蒙古将领,蒙军却先动了手。祖大寿的亲信部队和蒙族部队在锦州的内外城之间进行了一场大战,清军趁机攀城而上,把祖大寿部逼进了内城。外城被清军占领,锦州的城防更显得岌岌可危了。

但是祖大寿还是决意固守。五月,他派人溜出围城向洪承畴报告说,城中的粮草还能坚持半年,希望援军不要轻举急战,要用战车步步为营,稳健推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