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407(1/2)

,这也可以看出,扬州盐商对吴世恭的承诺是相当信任。

最后就是商行股份的分配。汝宁军的股份没什么好讲,但扬州盐商的股份吴世恭却给他们按上了限制,不让其中的一家所占份额太大。这也就是一个预防措施,防止在盐业上,有那么一家尾大不去。

因为如果汝宁军最终夺取了天下,盐税照样会成为吴家王朝的一个重要税收,吴世恭在这时候就要未雨绸缪了,防止到时候失去一部分盐税。不过因为有了现在与扬州盐商的合作。到时候他们在盐业上的一家做大也是可以想象的。只是现在为了解决汝宁军的财政紧缺,吴世恭只能够无视将来的这个问题了。

通过这件事,其实我们还可以看出:随着汝宁军的这次胜利,有利益集团开始主动登上汝宁军的战车了。而吴世恭个人在这个团体中的领袖地位也是越来越稳固。

在军队中,汝宁军系统的所有将领,如果他们想要脱离汝宁军,不说他的部下答不答应,光说没有吴世恭掌握的财源,那些部队也会立即土崩瓦解。所以有了吴世恭,军队中简直就是铁板一块。就算是薛府派,他们也只是在吴世恭的继承人问题上有着自己的主张,但绝对不敢挑战吴世恭这个领袖的,连吴世恭的岳父薛濂出面都没用。

在文官系统中更是如此。因为吴世恭并没有资格开府立衙,所以汝宁军的这些文官几乎都没有明朝官吏的资格。因此。没有了汝宁军,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是。所以他们也绝对与汝宁军是一条心的。

而利益集团也是如此。无论是汝宁、归德的官绅集团。还是江南的财团、扬州的盐商财团,他们的获利一定要有着汝宁军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也越来越演变成为对吴世恭个人的支持,就是与朝廷的意愿相违背,这些利益集团也开始完全偏向了汝宁军。

所以当汝宁军回到汝宁以后,这些利益集团就开始发威了。拜访吴世恭的贵客是络绎不绝。送来的礼物和犒劳是堆积如山。而当吴世恭抛出与扬州盐商同样的条件,以五年以后的土地作为抵押来借款后,立刻又募集了三十几万两,让吴世恭也不禁为民间的豪富而感到咋舌。

而那些利益集团。完全就把此次借款当成了一次盛宴。二两五钱一亩土地,就是市价的四分之一,这样机会太难得了,所以那些富豪之家完全就是抢疯了。虽然得到这些土地要在五年以后,可这些富豪根本不担心汝宁军悔诺,也不担心汝宁军抢不到这些土地。很好笑的是,这些人对汝宁军的信心比吴世恭自己都要足上许多。

不仅如此,在扬州、在南京、在苏州、在江南各地,一大批官绅开始募集起了钱财,要接着借款给汝宁军,还生怕吴世恭不答应。所以在转眼间,吴世恭就从担心银子不够转变为担心银子太多了,真是种幸福的烦恼啊

而且吴世恭不接受那些银子还不行。这已经成为了一个风向标了,就是显示出汝宁军与哪家亲厚,哪家关系密切。如果随便的不接受,非但不是好事,而且平白无故的得罪人。似乎那些官绅、大族都哭着喊着,叫道:“快些把我们的银子都收走吧”

于是吴世恭就来者不拒了,反正现在银子多一些更好,并且还交待了邓启帆:之后有哪家送来银子,同样是照收不误。反正是虱多不痒、债多不愁。至于五年后是否能拿出这么多的土地到时候再说吧人无压力轻飘飘嘛

不过吴世恭收银子也不是没有选择,起码有两家不收,一家就是同样赶来汝宁为吴世恭道贺的阮大铖;另一家就是福建的郑家。

“圆海先生您至寒舍已经是蓬荜生辉,哪还需您的钱财晚生真不敢收啊”吴世恭笑道。

“不瞒长敬,在下也是薄有家资,区区两万两也只是聊表心意,正为贺长敬告捷归来,望长敬还无需推辞。”阮大铖也笑着客气道。

本来阮大铖带着侯方域的介绍信,至汝宁来拜见吴世恭,他也只是想与吴世恭接触一下,先见次面相互了解一下。可是当阮大铖得知汝宁军借债还田之事以后,他当机立断,立刻愿意出银二万交好吴世恭。这种即卖好、又赚钱的大好事,阮大铖又怎么会放弃呢

“圆海先生名动天下,晚生平日里请都请不来,怎能让您破费心意领,礼不收,人来了,就是最好的礼。不过晚生才疏学浅,很多事做的不周详,正需如圆海先生般大才帮忙。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流民安置,晚生这里荒地有,可缺经纬之才打理,正有些焦头烂额,恰好先生来此。所以晚生这里有个不情之请,先给先生万亩地、为晚生分担百户民。而汝宁之证交所也将发行新的债券,先生如有兴趣,可以在汝宁多待上几天”吴世恭说道。

阮大铖一听就明白了吴世恭的意思,他指了指吴世恭,也没拒绝,俩人立刻大笑了起来。

第六百九十八章态度

吴世恭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送给阮大铖万亩土地。当然,如果阮大铖想要接着购买债券,也可以去证交所购买,吴世恭也不会反对。

吴世恭的潜台词很清晰:我们汝宁军需要你阮大铖投靠,看中你的名声,所以想招揽你。招揽的手段也很简单,就是用重金砸,不仅是千金买马骨了,而是万金、几万金,就是一定要把阮大铖拿下。当然,阮大铖也可以拒绝,不过一旦拒绝,他和汝宁军也就没什么将来了。

发展到了现在,汝宁军也不可能再韬光养晦了,要不然反而是弄巧成拙,因为解释不通为何会打败入关的清军。既然是这样,汝宁军就要扬名了,以自己的名声来吸引住天下的人才和钱财,而最常见的方法,无疑就是要有名士来投。

而阮大铖,无论他的士林中名声是如何不堪,但他肯定是名闻天下的,人脉关系也很广。对于吴世恭来说,其实这些就够了,他根本不会去管阮大铖的名声如何。

而且吴世恭也有自己的骄傲。他根本不会象演义话本中所描述的一样,为了得到名士,做些什么三顾茅庐、或者放低身段的态度。如果是这样求来的名士,又该怎么样安排他们在汝宁军的位置呢放得太高,又该怎么样安抚一直跟随着吴世恭的老人马呢

再说,吴世恭培养自己的文官体系也有七、八年了,有了一定的人员储备,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文官系统。多了些名士固然好,可没名士也不影响什么,因此,吴世恭又何必去迁就阮大铖呢

所以在今天的交谈中。吴世恭虽然话语客气,但内容很现实,说的意思就是:我给你阮大铖好处,你阮大铖就把你的名声使用权卖给汝宁军。至于阮大铖愿不愿意留在汝宁辅佐吴世恭,愿不愿意为汝宁军做事,那就随他的心意。当然,不排除辅佐愉快以后,吴世恭把阮大铖引入汝宁军的核心圈。

阮大铖当然听明白了吴世恭话中的意思。说实话,他有些失望。在阮大铖与吴世恭见面之前,他还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的身份一拿出,吴世恭将会百般折腰、礼数恭敬。可没想到吴世恭把这此见面变成了裸的利益交换,这让阮大铖的心里很有些不舒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