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51(1/2)

出,“我娘说她把聘礼都准备好了。”

“臭小子”吴世恭的脸再也绷不住了。他笑着举起手中的马鞭作势要打陶辛。而陶辛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笑着一拉马头避开了去,引起四周护卫的一阵嘻嘻哈哈。

见到吴世恭也不再生气,陶辛又回到吴世恭的身边,献媚笑道:“师傅,那二十几两银子就先还您了吧”

“不用急先放在你这里吧”吴世恭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回汝宁以后一起还。反正又不是没利息,借一百两还二百两”

“师傅您也太狠了吧”陶辛先夸张地叫了一句。接着又媚笑道:“那徒儿先用身边的粮票折价行不行啊”

“算了算了”吴世恭对陶辛这种无赖样也没有办法,没好气地说道:“你这一套也不知道是向谁学的。不过你这臭小子也要学会过日子啦把粮票好好藏好,最好存到钱庄里去,即安全还能够吃些利息。”

“钱庄能够存粮票还能够吃利息师傅,我怎么不知道啊”陶辛用手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一脸的迷惑。

“怎么不能吗”吴世恭一下子自己也不能够肯定了。

当时建立四海钱庄的时候,吴世恭就是把钱庄当成了现代的银行看待的,所以他认为钱庄揽储散户,并且给予存款利息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过也因为现在的吴世恭也只是抓总和制定大方向了,所以当时四海钱庄的具体事务也都由袁行山这些汝宁军的高级官员具体执行了。而内宅财物管理吴世恭又彻底放了权,所以他反而不知道明朝的钱庄是不接受散户储蓄,而且储蓄是没有利息甚至还要倒付银子保管费的。

当然这也与明朝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明朝的贫富两级分化相当严重。穷苦人家家中根本没有什么余钱。而有钱有权的,他们情愿去放利息高的印子钱;而有钱没权的,他们情愿把银子融成大银锭、大银球埋在自己的家中。因为明朝的钱庄也都是有背景的人开设的。信誉度也就是那个样,只要有机会。他们有可能把那些有钱没权的银子都平白吞了。

所以明朝的钱庄根本没有什么吸储的市场。只有那些走动的商人为了携带方便,而不得不进行一些开具银票的业务。当然,银票业务也有一项另外一个市场,那对官员的贿赂就方便了许多,几张银票总比几箱银子掩人耳目得多。

可汝宁军这边有些不同。至少在汝宁军的控制区,因为吴世恭的长期守信。所以四海商行和四海钱庄的信誉度相当高,而汝宁军长期高额的军饷和工饷,也造成汝宁军中相当一批军属家庭和工匠家庭成为了中产阶级,他们手中也有了余钱。所以现在的四海钱庄倒有了开展储蓄业务的条件了。

于是吴世恭在向四周的护卫再了解了一番,知道了四海钱庄确实没有开展储蓄业务的时候,他就盘算开了。

是否自己的汝宁军以后发饷都通过四海钱庄呢当那些兵丁和工匠领饷的时候,让四海钱庄的伙计动员那些兵丁和工匠把暂时用不到的余钱存入四海钱庄,而四海钱庄也给予他们一定的储蓄利息呢这样是否可以培养起一个成熟的储贷新市场呢

吴世恭对于现代金融业的知识也不算是了解得很完全,可是他知道现代金融业所用的方法肯定是长期实践下来的好方法。那回去以后就先行试用吧。至于具体条例的制定,也就让袁行山他们伤脑筋去吧。

吴世恭就这么估算了一下,如果自己的四海商行每月能够吸储三千多两银子,而自己的汝宁军再节省一些,挤出一些银子,那自己也就不需要到外面借贷,只要付给四海钱庄贷款的利息,坚持个大半年,就可以自力更生地解决了这次财政危机了。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粮票和银子的固定兑换问题。现在汝宁军的粮票可以说是粮本位制,是随着粮价随行就市的,粮票和银子兑换的波动比较大。如果要开展储蓄业务,那么粮票也一定要实行银本位制。否则的话,很容易被商人们钻空子。

不过,粮票的功能还有两个问题:就是汝宁军控制区的粮食配额供给问题和对汝宁军中成员的补贴问题。不过那都是技术上的问题。相对于财政危机的解决,那就是一些小问题了。

不过这固定的思维一打破,吴世恭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一条康庄大道。

是否可以成立一个股票交易所让自己控制区内产业的股票可以自由流动也为自己的汝宁军增加一条股票交易税的新财源呢

是否为了防止这次四海商行和四海钱庄劫案造成的汝宁军财政动荡,引进保险业呢

是否为了防止灾情对农民的影响,引进农产品期货交易呢

甚至为了开拓新的地盘,又减少自己养军的压力,仿造西方的东印度公司的模式,建立一种股份制武装垦荒军商一体化集团呢

当然,为了培育起这些新的产业,汝宁军一开始可能收益并不大,甚至还需要付出一些培育成本。汝宁军更不能够让投机性太大,防止产生经济危机一下子冲垮了这些还在襁褓中的产业。

但是只要坚持下来,那些都是些会下金牛的母牛啊至于具体的执行问题,还是让袁行山他们考虑吧。至于执行中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最多是推倒重来,总不会比这次汝宁军差点破产再糟糕的情况发生吧。

吴世恭是不知道,他现在的这番奇思妙想,使得以后汝宁成为了世界上闻名的金融之都。直到八十几年以后,才逐渐地被另一金融之都松江府给迎头赶上。

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也造成了汝宁当地一批巨富。其中有位首批吃螃蟹的人,就是吴世恭的老熟人,老鸨李妈妈。她的青楼连锁店也成功的首批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了,并且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远东闻名的娱乐巨头。

不过当李妈妈请股东之一的吴世恭为其娱乐上市公司赠名的时候,吴世恭的恶趣味又起来了。他起了一个很洋气的,不过当时谁也看不懂的名字好莱坞。

第四百一十章闲聊

不过现在再有什么奇思妙想,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事。还是先回汝宁,应付过去眼前的一件件事再说。

吴世恭在外面奔波,留在家中的人也在忙碌着。其中内务司的薛强现在正率领着内务司行动队、一个民团和两个连的汝宁军共千人的部队,在开封府境内联合围剿抢劫四海商行和四海钱庄的匪帮豹子头。

薛强坐在土坡上的一块大石头上,看着手下的兵丁归拢着俘虏的一千多名男女难民俘虏,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次围剿又没有成功。

当劫案发生以后,山川司通过关系第一时间就获得了抢劫的劫匪是豹子头一伙匪徒。也与其他的流民首领一样,这伙匪徒的首领也起了一个水浒或者三国演义里面人物的绰号。

而这群匪徒活动的区域也在开封府和河南府境内,他们的人数在二千到上万不等,完全就是看依附的难民人数的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