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41(1/2)

及了。这次我也是铁了心,就算是关知府不答应,我也要强行把这几条法令推行下去。”

“这次汝州之战,永利叔带着我们汝宁军近七成以上的兵力,与陕匪小部作战,就差点打得是十分狼狈。通过询问抓来的俘虏,这次出现的也就是张献忠和罗汝才,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角色吴世恭因为不知道历史,所以根本不知道张献忠和罗汝才在明末的赫赫威名,所以吴世恭也就当他们是小角色了。”

“如果这次来的是高迎祥和李自成怎么办他们的实力可是大大高于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吴世恭在这里又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了,不过名气响确实好混啊。那我们的汝宁军还挡得住吗”

“居安思危,我们就是要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不仅不能够添乱子,而且要能够给我们汝宁军供粮、供人。所以,那几条法令的执行是迫在眉睫。今天关知府那里,他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说实话,他如果不答应的话,那么我们汝宁军就是用刀子也要逼他拿出官印来了。”

“当然,邓先生所虑也是,这事一旦传了出去,肯定对我们相当不利。可是相对于我们汝宁军的将来,冒这些险是值得的,我们的道理也可以讲得通。不过,最好还是让关知府主动配合吧。要不然,我为什么今天要和他去谈一谈呢”

见到了吴世恭主意已定,邓启帆也就不再相劝了。

吴世恭来到知府衙门以后,知府关可颂和知府衙门的全部官员早就来齐了。关可颂的准备很充分,他竟然把附郭的知县和相邻两个县城的知县也都叫了过来。

一行人行礼互贺新年以后,所有人都落了座。关可颂一捋胡须,问道:“吴都司今日来找本官和众位同僚,是所为何事啊”

“知府大人众位大人”吴世恭拱手团了一圈是相当客气,可是接下来的话他就一点儿也不客气了,“本官待会儿说的话很重要,希望众位大人不要打断,有什么疑问等到本官的话说完以后再问。”

大堂里落座的官员立刻惊讶地瞪起了金鱼眼,这个吴都司说话也太不客气了吧。还好,在座的所有官员的涵养功夫都很到位,他们都皱着眉头仔细地听着吴世恭要说的话。

可接下来吴世恭的话让他们更为吃惊了,有一位知县惊讶地已经忍不住要打断吴世恭了,可他被吴世恭怒叱了回去,而知府关可颂却不断拉扯着自己的胡须,一言不发地等着吴世恭讲完。看到自己的知府大人是这种态度,所以其他的官员也就沉默不语了。

其实吴世恭所说的就是三项法令。就是可以完全控制住汝宁府的法令。

第一项是禁流令。禁流令的核心内容就是禁止汝宁府境内一切流民,严格执行明朝的路引制度。如果还有流民,一律逮捕罚做苦役。如有抵抗一律格杀勿论。

当然禁流令的难点是如何安排那些流民,不过这和后面一个法令有关。吴世恭要执行禁流令的目的就是,防止一切的不安定因素,防止农民造反军振臂一呼的可能性。

第二项法令就是禁荒令。禁荒令是和禁流令相辅相成的。核心内容就是禁止在汝宁府境内一切抛荒的行为。

在开春以后,如果还有抛荒,无论是自耕农和官宦人家的土地,一律收归官府,也就是汝宁军代为管理。汝宁军将只支付一些象征性的地租,之后就把抓来的流民安置在那些抛荒的土地上开垦劳作。

第三项法令就是禁盗令。顾名思义,从字面上就可以得知,禁盗令就是禁止在汝宁府中有任何的匪盗行为。汝宁军将对一切匪盗进行零容忍的围剿,而且是格杀勿论毫不手软。

但是禁盗令还有一个要点,那就是严格执行保甲制度。在其中,甚至有些变态的规定。比如无意收留流窜的匪徒的保甲,照样是全保甲治罪;比如汝宁府内,所有的人家不得养鸟,连只金丝雀都不可以养。汝宁军这么做就是要防备通过信鸽传递汝宁府内的一切消息。

而且,禁盗令还规定了,在三年之内到汝宁府居住的一切居民,都要监视居住。这规定也防止了外来的暗探打探汝宁军的消息。

知府关可颂静静地听完了吴世恭所说的三个法令。他也明白,如果按照吴世恭所说的去做,那么汝宁府确实可以境内安宁了。

可是这三项法令该如何执行呢强行执行的话,一定会造成民怨极大。禁流令和禁盗令倒还好说,那个民怨也只是老百姓的民怨,关可颂自问是问题不大。

可禁荒令面对的又是谁呢肯定是那些土地多,觉得在灾年招收佃农耕种得不偿失的官宦大地主啦如果强行收归官府,那可就热闹了。关可颂自觉自己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

当然,按照明朝的体制,知府也确实有着在自己的府内发布法令的权力。那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荒唐法令照样可以发布。

而今天关可颂也看出来了,吴世恭之所以要找自己这些人商议,无非要通过自己发布这三项法令。于是等到了吴世恭说完,关可颂就酝酿了一下说辞,就想婉转地拒绝禁荒令的执行,但也留给吴世恭一个面子,准备同意禁流令和禁盗令的执行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强制执行

汝宁知府关可颂语气和缓地劝说道:“吴都司,现正逢大灾之年,多事之秋,百姓流离失所,正是本官教化无力之过。为果腹,百姓流窜各地或为一粥糜,或聚盗成匪。本官为此愧对皇上和朝廷诸位大人之信任。”

“本应开仓赈灾,全力抗灾,可无奈陕匪犯境,府中官仓也着实见底。虽说本官还是以为府中流民尽为良民,要以安抚为主。但吴都司所虑也是,毕竟陕匪在府外窥视,府中之流民一受煽惑,极易发生不可收拾之事。所以禁流令、禁盗令虽为恶法,本官也不再惜自身之羽,担待个酷吏之名答应吴都司了。“

“可禁荒令着实不行。吴都司虽为安置流民之好意,但夺私产田地,让官府何异于匪盗吴都司别急本官也知汝宁营此次汝州出征辛苦,本官也愿意召集府中士绅,为汝宁营募集一些犒劳,望吴都司三思”

关可颂的话说得相当客气,为了让吴世恭收回禁荒令,他甚至愿意为吴世恭募集一批军饷粮草。应该说官场上也应该互给面子,吴世恭也应该见好就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