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21(1/2)

们,她还是变通地在主桌旁另开一桌,让他们在那张桌上同时用饭。

这时候的吴世恭就憋着一肚子火气了。他知道裘嬷嬷说的规矩确实如此,吴世恭也不是个妄图挑战明朝伦理规矩的人,可是他的心中依然堵得慌。吴世恭少年的时候,在恭顺侯府中所受的歧视是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吴世恭压根从心底里反感这种行为。

可是吴世恭又不能够出言拒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内宅中也是如此。如果吴世恭立刻反驳了裘嬷嬷安排的话,那就是根本不给正妻薛雨霏一点儿面子了。而且,吴世恭的行为也将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他的那些小妾,尤其是李馨,很可能将会倚仗吴世恭的宠爱,去挑战薛雨霏正妻的位置。

不提薛雨霏的背景能够为吴世恭的事业带来多大的助力,也不提阳武侯全家给于吴世恭的关爱,更不提吴世恭对薛呈麟小朋友从小缺少父爱的内疚。光是吴世恭对薛雨霏的喜爱,他就做不出任何动摇薛雨霏位置的举动来。

因此,吴世恭就心里很不痛快地默许了裘嬷嬷的安排。不过这饭就吃得别扭了,吴世恭的那些小妾,一长溜地排在吴世恭和薛雨霏的身后。身着青衣即奴婢穿着的衣服,看着吴世恭和薛雨霏吃饭。

薛雨霏胃口小,很快就用完了饭。一旁的竹韵、梅韵和绣竹连忙端起小丫鬟们早就准备好的,放在一边的漱口茶水和热毛巾,就要上前来服侍。

可这时候裘嬷嬷又阻止了她们的动作,她向站在排首的李馨一福道:“李姨娘,现在该您来服侍了。”

李馨的眼顿时红了,她看了看吴世恭那张铁青的脸,等了一会儿发觉吴世恭没有反应,立刻鼻子一酸。流下一串泪珠,接过毛巾走向了桌子。

感觉到李馨的靠近,吴世恭再也忍不住了。他把手中的半碗饭往桌子上一顿,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扔,就想拂袖而去了。

看到吴世恭变了脸色。薛雨霏也慌了神,她的眼也红了。在桌子底下用自己的小手紧紧地拽住了吴世恭的裤腿。不让吴世恭离开。

吴世恭看了看薛雨霏那张楚楚可怜的脸,又看了看李馨那张委屈求助的脸。身上仿佛是立刻消失了力气一样,长叹了一口气,端起饭碗,也不吃菜了,大口地往嘴里扒着饭。

这顿接风宴吃得可真憋屈啊用完晚饭来到书房以后。吴世恭对自己以前的行为进行了深刻地反省:“看样子以后在外面多采野花不要紧,再收女人可是要注意啦”

邓启帆和薛永利早就在书房等待了,见到吴世恭的到来,他们立刻站起行礼。吴世恭也回礼寒暄了几句,在把服侍的丫鬟都赶出去了以后,三人开始密议。

结束了客套话以后,吴世恭就开门见山地把自己在登州设想的军事改革计划简单地叙述了一遍。接着就问道:“邓先生和永利叔对这个计划有什么看法吗”

薛永利当然没有什么看法,任何扩充军队实力的做法,对于薛永利这个汝宁军的二把手来说,都是有利的。

而邓启帆就为难地指出了一点:“大人,这么扩充,又拿着汝宁军这样的高饷,学生怕银子不够啊”

吴世恭是眉毛一扬,有些奇怪地反问道:“刚才我不是向邓先生说过,这次本官从登莱带回了价值近二十万两银子的财物,其中光现银就有四万多两,加上家里的储蓄,又怎么会不够呢”

于是邓启帆开始详细地向吴世恭介绍汝宁军现在的财政状况来。现在吴世恭铺得摊子也太大了。首先就是屯田。当时吴世恭的设想是很美好的,也通过组织抗旱收获了一定的粮食,但是毕竟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有想到已经连续三年大旱了。

而今年开春以后,又是显示出全年大旱的样子来,所以汝宁军虽然又低价购入田地,甚至许多灾民带田无偿投靠到汝宁军中,使得现在汝宁军中的屯田又扩充了十七、八万亩。新投靠的灾民又增加了四、五万之多。

但是救济这些新投靠灾民的粮食,以及投放到那些需要开垦抗旱的荒地上的人力物力,甚至使得汝宁军还稍稍有些亏本。要不是汝宁军花费了大量的银子,通过唐六的漕帮去购买湖广的粮食的话,汝宁军自己的粮食供应可能也会遇上问题。

军队的开销依然庞大。一系列堡垒和寨子的修建;新军械的研制、制造和装备;马匹的购买;新兵变老兵以后军饷的提高,使得崇祯五年的军费暴涨了近四成。要不是赫飞他们在南阳自谋财源,汝宁军的军费开支将会更高。

盐货的收入,也因为大批难民的逃难而下降了近一成半。不过随着吴世恭从登莱新盐场搞来的便宜盐货,这个收入下降的情况将会好转。

铁矿和铁料工坊虽然已经投产,但是这两个工坊已经占用了汝宁军大量的投资和银子。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花费了大量的钱,建造了昂贵的固定资产,和占有了大量的流动资金。

当然,只要铁矿和铁料工坊大规模生产以后,它们就会变成两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唯一的亮点就是四海商行。由于粮票的坚挺,使得四海商行发行的粮票,在民间建立起了很高的信誉。因此,很多百姓开始愿意储存粮票到四海商行开设的商栈里购买货物。这也使得四海商行收入大增,也加开了很多分号。不过,相对于汝宁军的支出,四海商行的收入也填充不了这么多的缺口。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其实汝宁军只要支撑上两年,如果到了两年以后,汝宁军完全可以达到自给自足。但是为了将来的自给自足,现在的汝宁军就要投入大量的银子。再加上这次吴世恭提出的汝宁军的扩军,这银子还真的不太够啊

邓启帆还告诉了吴世恭一个问题。这次之所以银子花的那么狠,还是有一个其他的原因的。因为以往吴世恭的每次出征都会带回大量的财物,所以汝宁军的上下都对吴世恭有着一种盲目地信任。

他们认为,自己的大人这次也绝对能够大发战争财,所以汝宁军上下花销银子也就有些大手大脚了。而因为保密,汝宁军的实际财政情况只有邓启帆这么几个高层核心知道。当邓启帆他们看到汝宁军的花销有些不太对,想要踩刹车的时候,储存的那些银子已经被浪费掉不少了。

而现在如果吴世恭想要立刻银根收紧的话,很可能造成疑虑和恐慌,最可怕的就是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使得汝宁军彻底崩溃。所以邓启帆恳请吴世恭千万要慎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