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68(1/2)

以不肯供应,无非就是他们守财奴的本xg发作而已。说到底,他们的心中就认为:这大明天下的安危,管我们孔府什么事啊凭什么要我们孔府出钱粮啊反正改朝换代,还不是要把我们孔府捧得高高的啊

但是刘泽清的军队军粮问题还是要解决啊所以当他们听到吴世恭的方法不再需要孔府供应粮草了,孔府上下的脸上顿时都笑成了一朵花。

不过,看到圣衍公就要开口答应,一位心细的清客也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位将军,我们孔府的手令好开,可济宁官仓那里可不一定认帐啊如果事有不成,那刘将军不会再怪罪我们孔府啊”

关于这个问题,吴世恭是早就想好了答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晚辈心想,有了公爷的手令,这官仓的大使总得给孔府一些薄面吧。就算事有不成,孔府也算是尽了力,刘将军也绝对不会怪罪到孔府身上,最多找那官仓的大使去撒气。所以公爷您尽管放宽心。”

对于吴世恭的回答,孔府上下是相当满意。这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就可以把刘泽清这个对头赶离曲阜县城,而且事后也没有什么后遗症,这又怎么不让孔府满意呢

接下来当然就是圣衍公亲手写了一张手令,并且敲上官印交给了吴世恭了。

因为解决了难题,所以圣衍公的兴致很高。当他了解到吴世恭到现在还没有取字呢,他就兴致勃勃地提出:要为吴世恭取个字。

在明朝,尊长为晚辈取字是件很隆重的事,而有了圣衍公为吴世恭取字,那简直就是为吴世恭身上裹上了一层金粉。因此,对于圣衍公的取字,两兄弟立刻受宠若惊地满心欢喜。

可圣衍公想了一下,为吴世恭取了一个“入敬”的字。吴世恭作为一名现代人,其实对自己取不取字并不重视,他无非是要在圣衍公面前讨一个趣而已。

再说,吴世恭这个半文盲也听不出那个“入敬”有什么不好,这两个字读起来也不算难听,所以吴世恭就想一口答应了下来。

还算好,吴世恭察言观sè的能力还算是很强,当他看到了周围的人,包括自己的五哥吴世文听到“入敬”以后,都张目结舌一张大便脸的时候,他立刻乖乖地闭上了嘴。

圣衍公为吴世恭取的字并不是没有出处的,他来自于“出恭入敬”这句话。我们现代人可能对这句话不熟悉,可是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分开来看一看。

前两个字就是“出恭”。“出恭”是什么意思是个中国人应该都知道吧。对了这句话在明朝,就是在士子应试的时候,如果要上厕所,就要领取一块写有“出恭入敬”的牌子。而后世把上厕所称为出恭,也就是这么来的。

这下子我们就应该明白四周的众人为什么会有大便脸了吗这不大便不行啊

其实在吴世恭出生的时候,他的老爹吴惟忠就很随便地为吴世恭取了这个名字。而现在,那圣衍公虽然知道“出恭入敬”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真实用途。虽然圣衍公确实不需要参加士子的应试,可给吴世恭取了这么一个不雅的字,那圣衍公也真的称得上是不学无术了吧。

见到了冷场,圣衍公身边的清客立刻附在圣衍公耳边解释。那圣衍公倒是神sè不变,可能以前他也出丑出惯了吧。他立刻改口把那个字改为了“长敬”。吴世文和吴世恭俩兄弟也肯定不会这么不知趣地去点穿。所以这件事就这么含含糊糊地混了过去。

随着吴世恭向圣衍公磕头道谢,那宾主尽欢的气氛也顿时弥漫了开来。

我们的吴世恭、吴入敬、不是吴长敬先生拿了圣衍公的手令以后,立刻和刘泽清的军队兵合一处,开往了宁阳县城。

也不用准备过年了,到了宁阳县城以后,吴世恭立刻命令把自己的大车都腾空,又在宁阳县城内搜集了一些大车,再加上刘泽清军队里的大车,共搜集了八百多辆大车。

接着,吴世恭和刘泽清带着一千多名兵丁和八百多名民夫,立刻赶往济宁官仓去装载粮草军械。

吴世恭根本就没想过:官仓大使会不会认圣衍公手令的问题。那官仓大使不认,那自己就抢吧。吴世恭又不是抢第一回了。

反正有圣衍公的手令嘛有了手令,万一有事也是孔府去背黑锅。反正就算是问罪,也是先问罪圣衍公,再问罪吴世恭他们吧。这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滋味真的是太美了啊

不过圣衍公如果知道吴世恭是这么一个真实想法的话,他还会给吴世恭取字吗就算取,也是让吴世恭永远“出恭入敬”了吧。

第二百七十七章小猫拦路

济宁的仓运大使这些天是忙得不可开交。这沿着运河,消息到底传递得快。当孔有德的军队哗变以后,没多长瞬间,这个消息就传递到了济宁州了。

济宁的仓库区,当然不会在济宁城内。不过这个济宁仓的占地面积也大,所以为了保护这个仓库区,也把这里建造成了一个小城的模样。

但是这济宁仓毕竟不是城池,而仓运大使的手中,也没有几个漕兵,因此,要守住这个济宁仓也是不可能的。

为此,仓运大使就时刻打探着孔有德乱军的情况。一开始,济宁城的官员和仓运大使还不很紧张,因为毕竟乱军离济宁还远。

可是随着打探消息的探子回来,却得知了山东的乱民简直是遍地开花,也搞不清哪里是乱军,哪里是乱民了。而且,在离济宁城附近三、四十里的地方,也发现有乱民活动。

这下子,济宁的官员和仓运大使就着慌了。要知道,这济宁仓虽然是在运河的西面,但现在运河的河面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可以让人马走动的冰层,这运河根本阻挡不了乱民和乱军的侵犯。

没法子,在济宁的知州的命令下,济宁城内的民夫开始从济宁仓搬运粮草和一些军械入城,要加强济宁城的防御,防止物资资敌。

而接下来的情况更不妙了,从鲁西南那里传来了第一次剿灭孔有德乱军的明军被打败的消息。济宁这里也失去了与济南城的联系。

于是附近的漕兵在他们军官的带领下,立刻来到了仓运大使这里,从济宁仓内提出他们的军械。在平ri里,那些漕兵根本就不在自己的兵营中练兵,他们的军官都是放那些漕兵外出打工,以此来收取一些好处。所以遇上了这种紧急情况,才会匆匆把漕兵组织起来,发放给他们兵器。

再加上那仓运大使以前也要搞创收,出租了很多仓库给了南来北往的那些客商。而那些客商在得知可能有乱军侵犯的消息以后,他们也纷纷地组织了一批民夫,搬运可以搬运的那些货物。所以现在在这济宁仓内,就一个“乱”字才能够形容得了。

吴世恭和刘泽清走了一路,他也基本摸清了刘泽清的xg格了。刘泽清就是一个在本乡本土横行霸道,出了家乡却缩手缩脚的货sè。俗称就是个窝里横。

因此,吴世恭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次提取粮草军械的指挥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