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81(1/2)

,不能够让亲属来担任的呢。

吴世恭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在现代的时候,也基本上是遵循这个原则来安排手下的。但是,吴世恭在两世的经历中,毕竟都没有成为过官员,因此,对于这种安排官员的基本原则,总是缺少一些敏感xg,因此,才会犯下这么一个错误。

现在的吴世恭就有些头疼了。齐县令那个县令的官职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而这个时候,吴世恭就回忆起那天,河南巡抚身边的凌师爷,退回自己一些金元宝的诡异举动了。

那个凌师爷肯定也是明白,亲兄弟不能够在一个地区做官的规矩。但是他欺骗着吴世恭的不懂,依然答应了吴世恭的请托。并且收下了吴世恭的这些孝敬。

而现在的吴世恭,却是有苦说不出。去找凌师爷去评理吧。可那个凌师爷也确实把河南巡抚这里的手续都办完全了。并不能够怪他不办事。

再说,这些规矩是你吴世恭自己不懂的,凭什么凌师爷要来提醒你呢并且到了最后,凌师爷还还给了吴世恭一些金元宝,这事应该说办得还算是挺地道的。

更令人可气的是,凌师爷的这个做法,确实把吴世恭的功劳给移花接木了。五哥吴世文虽然肯定得不到齐县令这个县城的县令官职,但肯定会凭着这些功劳得到其它的官职的。

可是这样的话,吴世恭就有些麻烦了。自己的那些功劳,几乎在官场上没有得到任何回报。连本来铁板钉钉的归德府守备的官职也飞走了。吴世恭这个举动,完全就是偷鸡不成折把米。可以说是一无所获。

如果仅仅这样也就算了。吴世恭现在还又招收了四百名新兵丁呢这不是让吴世恭凭空多了这么一笔开销啊。而刚招收了这些兵丁,就马上遣散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反正也不用多想什么了。那苦ri子就熬吧。吴世恭就算了一下,如果加上这次他缴获的物资,自己还可以撑两年左右。到时候再看看有什么赚钱的途径吧。

吴世恭也是拿的起,放的下的人。他是彻底死了心,完全把那官职的事抛在脑后了。

而当河南巡抚和河南各级相关衙门,把关于这次剿灭圣灵会乱民造反情况和有功之人的奏章呈交到朝廷和崇祯皇帝面前以后。崇祯皇帝是相当地高兴。

相比较奢安之乱连年得不到平息,也相比较陕北那星星点点的造反,河南的这次造反,在不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迅速地得到了平息。因此就可以看的出来,河南的官员都是很能干,很有战斗力的嘛。

因此,崇祯皇帝迅速地按照奏章里的立功人员的名单,宣布了大小不一的赏赐。那赏赐的圣旨传达到河南以后,河南官场上下都是一片欢腾,除了那个在千户所堡垒里立下首功的倒霉署理千户。

吴世恭的五哥吴世文,在吴惟忠的活动之下,如愿以偿的恢复了县官的官职。并且按照他的“功劳”,被安排到山东的一个县城做县令。

而李禄因为他那几个首级的功劳,又因为他勇猛追击造反乱民的举动,获得了朝廷的荣誉称号和一定的物资奖励。并且把李禄这个守备所管辖兵丁的额度,上升到了一千二百人。奖励这么少的原因就是,李禄上缴的首级太少了。

那李禄得知以后,是哭笑不得。早知道如此,李禄就把那几个首级也卖给江游击了。现在的李禄就根本不想在河南做什么守备,立什么功劳。他就想着回京城享福去呢。

因为大胜的掩盖,也因为江游击活动到位,江游击并没有得到什么处分。不过,江游击的家产肯定是少了许多。

而齐县令因为这次功劳的加成,顺利得得到了升任。只要他到吏部选官以后,就可以去上任了。后来,齐县令到了北直隶做了一个州官。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躲在千户所堡垒这个角落里的吴世恭,肯定都是不知道的。吴世恭现在还没有这种觉悟,会主动去打听朝堂上的事务和官员的变动。他也根本没有这种渠道。

齐县令是在几个月后,等到新的县令到来,交接上任以后才离开的。在齐县令离开时候,姚员外这些当地士绅就摆了酒席,邀请新老县令和本县主要官员欢宴。即为齐县令送行,又是迎接新县令的欢迎宴。

本来,在这种宴会中,象吴世恭这种千户是可请可不请的。但是,毕竟大伙儿都患难过一场,所以,姚员外他们还是邀请了吴世恭。

可当吴世恭和那位新县令一照面,俩人都惊讶地异口同声地叫道:“是你”

那位新县令正是被吴世恭扔到大运河里的余子琏。那余子琏在恩科时考上了进士以后,被吏部安排到这个县里做县令。

吴世恭的反应很快,他立刻露出迷人的笑脸,向着脸sè要多jg彩就有多jg彩的余子琏挥着手,打招呼道:“嗨”

结束了宴会以后,吴世恭和余子琏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住所,钻进了自己的房间,不约而同地大骂道:“这个贼老天,这是在玩我啊”

老天爷当然没有在玩他们俩。把余子琏安排到这里做县令,就是吏部故意安排的。虽然吴世恭打了余子琏的事,最后得到了摆平,但是,吏部上下又有谁不知道余子琏和吴世恭的矛盾呢

而安排官职的另一个主要规矩就是,地方上的主要官员之间,矛盾是越大越好。要不然,朝廷怎么能够控制住地方上的局面呢

第一百三十一章理论联系实际

那邓启帆为护卫们写完家信以后,就想着吴世恭给他安排差事。

那邓启帆还抱有文人心态。虽然他是被吴世恭强行留下的。但是,邓启帆还是幻想着:吴世恭能够象三国演义中,刘备对待诸葛亮那样来对待他。

邓启帆最好吴世恭先来个三顾茅庐,接着邓启帆来个隆中对,把吴世恭雷个外焦内嫩。吴世恭再立刻向邓启帆来个长揖,说道:“先生不出,则天下不宁啊”

可吴世恭会做这么没有脑细胞的事吗他也根本没有什么商量的语气,直接安排邓启帆去教自己的那些文盲手下读书识字去。

吴世恭自己在前世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是他还是很尊重有知识的人的余子琏除外。再说,他发现明朝的人,那文盲率也太高了一点儿。如果这样下去的话,以后自己的军队中,连命令的传达都有问题。手写的命令,那些文盲都看不懂啊。

可听了吴世恭的安排以后,邓启帆更不愿意了。但是他又不敢和吴世恭对着干,于是邓启帆就找理由了:“大人,学生也就一个人而已,教这么多人读书,学生也忙不过来啊。大人还得要多找几位教书的先生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