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卷 乱世平 第145章 收拾王殷2(1/2)

第145章收拾王殷2

这个问题属于军属问题。---浏览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

更让军士们不满的是待遇问题。当兵吃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由于军饷问题,弄出军变的事情层出不穷。王殷作为名将,对军饷自然异常看重。过去郭威在世的时候,还没有大规模训练禁军,对王殷部的粮饷供给不仅没有什么延迟,往往还经常赏赐。

可现在,郭荣一力推行禁军制,派人到各个藩镇挑选精锐之士加入禁军,老弱之辈不是解散就是编为厢军,成了地方部队。别的藩镇都是老老实实遵从号令,只有王殷阳奉阴违。王殷心里想的明白,这世道人心隔肚皮,郭威在的时候,咱们关系好,让我做什么都无所谓,现在换成了你郭荣,我和你可没有这情分,怎么手里也得握着些兵权,作为一个防范。我姓王绝不造反,可是你姓郭的也别想过河拆桥。有着十万兄弟在,姓郭的永远都不敢轻举妄动。

郭荣即位之后,就在天下全天下训练禁军。由于这训练禁军是郭威的旧政,做为下属王殷也挑不出什么毛病,而不敢说什么毛病。老皇帝刚挂,新任皇帝都不敢擅改老皇帝的命令,更不要说王殷这些下属了。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郭荣练兵令到了蔡州,王殷也是以令行事,只是,他总是拿出来一些老弱残兵出来,让朝廷练兵使者去挑人。王殷的想法很简单,你不是要我军队出来,让你挑兵吗?我就按你的话办事,给你兵挑,至于你自己看不上眼,那就不能怪我了。

王殷算盘打的啪啪响,而且已经做好了和郭荣扯皮的打算。可没想到这练兵特使到了蔡州,看到这老的老、少的少的“河北精兵”,什么话也没有说,异常负责任的挑选了起来。这挑法还比较奇怪,禁军嘛,肯定是要冲锋打仗的,要精干。所以,孤寡老人不要、年幼孤儿不要,要的就是那些有亲戚尚在的人。这兵挑完之后,练兵特使就找到王殷,要和王殷联名上书朝廷:陛下,蔡州禁军已经挑选完毕。

王殷一心想送特使大人走人,也没考虑太多就联名上了个奏折。没想到这一下子坏事儿了,郭荣练兵除了锻炼精锐之外,也是想拉开军士的待遇,禁军和地方部队厢军待遇是天壤之别。王殷一上书,郭荣立刻就坡下驴,把王殷手里的河北精兵变成了蔡州厢军。让王殷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王殷傻了眼不知道该怎么搞,他麾下的军士们立刻就闹腾开了。为什么朝廷挑选禁军,你王殷不让我去,隔壁三大爷走路都颤颤巍巍的,为什么军饷比我还要高?这不服的人太多了,王殷在军士们的心里由名将,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蔡州军队士气大跌。更可况,蔡州禁军和蔡州厢军很多人都有亲戚关系,这事儿经过蔡州禁军这么一宣传,厢军里面很多人立刻都偷偷跑了。

王殷迫于无奈,东拼西凑找了无数条理由,想把自己厢军的待遇和禁军拉平。可这事儿,郭荣能干嘛?!一通扯皮之下,郭荣勉勉强强以戍边有功为理由稍微提高了蔡州军的粮饷。这又是一件拐弯儿事儿,好儿让郭荣得去了,坏处全让王殷给背上了。

王殷在蔡州军士中的威望彻底动摇了。

郭荣不动声色的削弱了王殷的威望,对于王殷军中的高级将领,则分别对待,有收买的,有大义争取的,也有靠联络关系争取的。由于王殷对朝廷犹豫不定的态度,让他手下这群官儿面对朝廷伸出的橄榄枝,也是暗送秋波,没有多少人是立场非常坚定的。毕竟,作为他们领导王殷自己都立场不坚定。甚至于他的左膀右臂申州刺史马明奇都被郭荣收买去了。

经过郭荣这些措施,王殷明着还是蔡州节度使、淮西行营总管,可是他的威望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高,权力也没有过去那么大了。

见郭荣问起马明奇来,王朴知道郭荣准备动手了,遂笑道:“申州刺史马明奇忠心无二,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其长子已经在一个月之前到了汴京。”

马明奇连质子都送来了,看来应该是诚心投诚了。郭荣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朕已经决定北伐契丹,那么王殷就应该动一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