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卷 家国梦 第123章 汴京动荡(1/2)

攻陷河中的消息传到了汴京,大汉朝廷上下齐齐的长出了一口气。虽然还有永兴(今西安附近)的赵思绾在,可是毕竟赵思绾只是区区一个牙将,实力微弱,全靠有李守贞在前面顶着,他才能苟延残喘的混到今天。现在李守贞挂了,想来这赵思绾的好日子也基本上到头了。

皇帝刘承佑非常高兴,接连下诏,诏令郭威回京献俘,受封。到了汴京城,刘承佑立刻赏赐了他一条玉带。

在这里郭威就显出极高的情商,他并没有趾高气扬,摆出一副老子功劳最大,这都是老子应得的,反而极为谦虚的说道:“臣侍奉先帝多年,见过的功臣也很多,可他们从来都没有被赏赐过玉带。.而现在我能够率领着军队打败这些个叛贼,上靠大汉的赫赫威名,还有陛下的英明领导,中靠将相贤明,能够安定朝廷,抚慰天下,按时输送军粮军饷,安定军心,下靠士兵们不怕辛劳,奋勇争先,而我自己呢,只是借用了这大好的形势,才得以缴平反贼。臣建议陛下重赏这些有功人员!”

刘承佑年纪不大,正是处在一个根据别人的话语来判定这个人好坏的阶段,听到郭威的话是这么的谦虚,这么的为国家考虑,他心中大喜,当即就招来了王章、史弘肇、杨邠、苏逢吉、窦贞固等人,全部都赏赐了玉带,郭威见了之后,这才扭扭捏捏的接受了玉带。.

这几个人心里明镜似的,只看看了刘承佑和郭威的样子,就知道自己能得到这玉带,十有八九是因为郭威的推荐了。.于是,他们当下投桃报李,一直建议在郭威枢密使的基础上,加授检校太尉兼侍中这样的一个荣誉头衔,郭威当场又一次推功,他非常谦虚的说道,这次能胜利,平章事杨邠参赞的好,三司使王章运输粮食及时,亲军指挥使史弘肇军队调拨得当,吏部尚书苏逢吉人事调度的好,刑部尚书窦贞固大后方治安维护的好,总之是人人都用功劳。于是,刘承佑就在一次扩大了赏赐的范围,窦贞固做了司空,苏逢吉做了司徒,杨邠、王章做了左右仆射,都加了一些续弦。.

接着,郭威又说道:“我们这些人不过是陛下亲近臣子罢了,这次能够大胜叛军,军中将士,地方上的官员以及藩镇、属国都算是出过力的,这些地方都没有得到赏赐,只有我们这些人得到赏赐,恐怕有伤陛下的圣明!”

刘承佑对自己的圣明看来还是挺在意的,于是,他又一次从谏如流,开始遍赏天下了,就连远在金陵的马云都加了尚书令的虚衔,这位楚国八千岁到没有什么反应,反倒是刚刚来到金陵的九千岁对这个赏赐不屑一顾,老马对太上皇的头衔是越来越渴望了。.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些封赏完毕之后,王章等人毕竟是心怀国家的大汉重臣,讨论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几个人便开始讨论大汉北方边境的问题了。

自三年前耶律德光在中原死了之后,他的侄子兀欲利用跟随在耶律德光身前的有力机会,笼络住了南征的契丹军队,花费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击败了自己的奶奶(耶律德光的老娘,耶律阿保机的老婆也是一个猛人,为人多智而又残忍,听说兀欲当了皇帝,她带领军队从上京南下,想废掉兀欲,可惜战败,被兀欲囚禁),彻底的掌控了契丹。.这家伙就渐渐动了念头,想南下找找大汉朝的晦气。

商议边境的事情,无非是攻防的问题,可不管是攻是防,总要派遣通晓军事的大将才行啊,于是,郭威就再次被派遣出去,驻守邺城,统一指挥河北诸州人马。郭威刚刚才表态,要肝脑涂地誓死效忠大汉朝,怎么好意思立刻反口呢,于是,他爽快就答应了下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郭威的官职了,王章、史弘肇跳出来,建议郭威以枢密使的身份驻守邺城,全权负责河北战时。刘承佑当时有点含糊,这枢密院有点类似于大汉最高统帅部,这枢密使就有点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意味,这种官衔一般都是要留在京师的,征讨李守贞的时候,毕竟是有战争,可是驻守邺城,这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打仗啊,刘承佑拿不定主意,他转头就问一旁的苏逢吉是什么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