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卷 荆楚情 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1/2)

周宗连忙替常梦锡、韩熙载分解,说两人是怎么怎么的繁忙,同时还举荐魏岑、冯延鲁出使。接下来,冯延巳又是大力的举荐常梦锡、韩熙载,说着两人才华横溢,忠君爱国、才堪大用等等。

两人推诿了半天,裁判员李景做起了和事老:派遣常梦锡、魏岑、韩熙载一同出使。

于是,仔细准备了三天之后,常梦锡三人无可奈何之下,奉命出使长沙。他们出了金陵,走了两天的路,好不容易到了当涂。这楚王马希范禅让王位的消息就传来了。三人一合计,自己拿的诏书都是恭贺马云当世子的,现在这马云百尺竿头更进了一步,由王世子变成了大王,自己再拿着这些东西去,不是欠抽吗?

于是这三人,停了下来,赶紧写奏章上报朝廷,换了新的诏书内容之后,这才继续出发。.到了五月下旬,才到了长沙。

两人出使的消息,比二人早了七八天就被探子给禀报到了长沙。这是马云即位之后的第一次大型外事活动,长沙官场上下是一场高兴,虽然李唐使者的目的,显然不是朝贡,可还是被官员们一相情愿的认为是万国来朝的迹象。十八学士中的一些不甘寂寞的人士,冥思苦想许久,还写了不少激扬文字,用工工整整的楷书,誊在了奏章之上呈了上去。只是这些儿玩意儿,马云只看了两眼就扔到了桌子下去了,心里还气鼓鼓的,这些人闲着没事干,搞这些事情干什么呢?显摆吗?别说是你们这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家伙,就算是苏轼、陆游写得,老子也懒得看。.

马云即位之后,他将楚王宫分成了两半,后宫仍然留给老爹马希范居住,自己一家人住在前院,大朝会就在安政殿举行,平时处理政务就在养民殿,休息就在承乐殿。

养民殿里,徐仲雅笑盈盈的问道:“大王,这唐使前来,我们该用什么礼节相迎啊。”徐仲雅向来都是本着多请示,少犯错的想法,遇到自己拿不准的事情,就跑过来请示马云的意思。

马云当下含糊的问了一句:“徐爱卿,依你之见呢?”

徐仲雅偷偷的看了一眼马云,马云正在低头看着一份奏章,看样子是真的还没来得及想这件事情,于是,徐仲雅说道:“大王,我大楚向来奉中原为朝廷。.这李景虽然自称皇帝,却是伪帝。由此看来,我们按照过去的法子,对他们可行诸侯之礼。不知大王,意下如何呀?”

马云站起身来,走到徐仲雅的身前,顺手将手里拿着的奏章递给了徐仲雅,说道:“这是梧州道布政使孙光宪的奏章,他奏请在梧州道实行粜米制度,我。。。寡人觉得这件事不错,当是利国利民之政,你看看可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徐仲雅恭恭敬敬的接了过来,仔细的看了一遍之后,方才说道:“大王,孙大人的意思,是要利用商人贩粮食到梧州,而由梧州转运使出面收购粮食,充作军粮及屯粮。.这条计策,却是减轻了官府运粮的负担,不过,臣以为,梧州的粮价虽然较高,可梧州、容州地大而人稀,土著颇多,不服王教,百姓生活困顿,盗贼也不少,商人肯不肯去,恐怕也是一大问题。再这,孙大人的这条意见,在目前岭南有战事之时,还可用用,等到岭南评定之后,军粮消耗降低,官府买粮食的意愿也就低了,这个时候,还有商人愿意去梧州贩卖粮食吗?万一碰到天灾人祸,在临时抽调人手来运粮,恐怕会耽误大事啊。这第二嘛,大王,立都统、布政使、转运使、观察使,为非是想政令上通下达,制约地方,可是,这军粮若是由地方采购,时间一久,恐怕财权、军权又是同出一门,唐代藩镇之乱正是前车之见啊?”

马云一愣,这孙光宪这主意,他本是大力赞成的,按21世纪的观点,这叫做经济搞活。.岭南人少,产粮也少,碰上灾荒更是入不敷出。由长沙等地转运军粮去梧州,一路上,十成里面就要消耗掉足足三成。而由商人贩卖粮食到梧州,就不用担心运粮之中粮食的消耗了,虽然粮价高些,可是按孙光宪的算法,对官府来说还更划算了一些。

可是徐仲雅说得也是事情,也不能不防。马云沉思了一下,说道:“徐先生,言之有理啊,这事儿,既然涉及到了户部,又涉及到了枢密院,还是请范质和王贇他们来了,一同商议吧。.恩,对了,徐爱卿,这李唐的使者到了何处了?”

徐仲雅阖上奏章,说道:“他们明天就能到长沙城外的驿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