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卷 荆楚情 第十八章 光猛南下(1/2)

三月里,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楚王宫丽春院,迎春花绽放,清香扑鼻。琴声叮咚响起,节奏明快,和着花香,使人仿佛置身于万紫千红的花园之中。

楚王正躺在靠背椅上,微眯着双眼,摇头晃脑,陶醉在春风之中,大太监刘彦则快步走来道:“大王,李皋、秦师郎觐见。”

楚王睁开眼睛,挥挥手,示意让李皋进来。

“臣李皋(秦师郎)觐见大王。”两人快步过来跪下见礼。.

楚王摆摆手,示意起来,赐座之后,方才慢悠悠的问道:“念庵今天有什么事情吗?南征之事你们商议的如何啊?”。

“大王,我大楚立国一来,以内制外,这内军是百战之兵,除了震慑地方之外,更担负这防范中原,抵御李唐的重任。除了二十年前,武穆王大发内军南征刘汉之外,这内军是轻易不下岭南的。现今楚唐联姻,而中原又困于契丹,臣等以为可以暂时发内军讨伐刘汉。.”

发内军讨伐岭南,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还有什么可以商议的。楚王看了眼,白发苍苍的宿将秦师郎,问道:“老将军,当前岭南之地,你是挂帅打下的。现今,你对着局势是如何看待的呀。”

秦师郎今年82岁了,要不是因为马希广、刘彦韬、刘全明结党贪污,老头估计正在家里面抱孙子颐养天年呢。他见楚王垂询,当即说道:“若发内军,就战斗力上来说,我军比刘氏强的太多,可是刘氏盘踞岭南多年,军队给养、兵力补充都极为方便,地形地貌也熟悉。.这么一比较,要想教训一下刘氏,出内军应该足矣。只是。。。”他犹豫的看了楚王一眼,不在说话。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老将军,有话但说无妨。”

“我大楚内军强于汉军,可是缺的却是久经沙场的将军。”

“哦。”楚王一窒,他意味深长的看了看秦师郎,转头又问李皋道:“念庵,你是怎么看的?”

“臣也是这个意思,自周挺诲案发后,内军宿将大多获罪,眼下挂帅人选,颇为困难。.臣请陛下,暂赦刘彦韬、刘全明,允许他们军前立功,将功补过。”李皋犹豫着,边说边看楚王。

楚王却只是呵呵一笑,道:“这次念庵却是和拓跋恒意见一致啊。他昨晚上奏章,一力替刘彦韬等人开脱。寡人想了想,确实言之有理啊。这两人功勋颇著,虽然品行有损,可是素来忠心耿耿。.一纸诏令,二人边束手而擒,但认罪求饶,却不敢有丝毫异动。既然你们都同意,这人就启用吧。”

李皋听说拓跋恒果然上章比自己早,心里有些腻味。如果只是拓跋恒上奏,而李皋却坚持反对的话,楚王也未必会启用刘彦韬。可马光亮他们想借机卖好于刘彦韬,没想到拓跋恒却抢先一步。向来是雪中送炭要好于锦上添花,这事儿刘彦韬若知道恐怕感激的人只会是马云他们。。。不过,把刘彦韬这些宿将调出长沙,对二王爷整军来说,就更方便了一些。.

楚王又转头问秦师郎道:“老将军,你觉得派哪些军队好啊?”

秦师郎看了李皋一眼,说道:“老臣以为内军不易大动,只要将领选对人,数万人马应该就足矣教训刘氏不敢轻辱我国。”

秦师郎这话说了等于没说,2万也是数万,6万也是数万。来的路上李皋若明若暗的说了马光亮的意见,就是派2万内军,在抽调郎州、荆南各两万兵马。.可秦师郎不糊涂,马希广一倒,夺嫡之争不是水落石出,而是越演越烈。自古夺嫡之争最无情,自己老了,何必在横插一脚,给子孙留祸呢。

秦师郎如此油滑,倒也不出李皋意外。李皋不待楚王询问,自己说道:“老臣和老将军意见相仿,内军不易大动。臣以为派遣2万内军,再从郎州、荆南抽调一万内军,应该就足够对付刘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