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两千零九十七章 祥州出名了(1/2)

东西全部搬完之后,苏星晖他们还到每一家去转了转,看了看他们的新家,苏星晖还帮着他们出了一些主意,那些家具该怎么摆,家里还要置办一些什么新的家什。

现在是七月了,正是祥州天气热的时候,所以,这些房子里每间房间都安装了一把吊扇,可是还没有安装空调,因为当时村民代表们坚决不同意要装空调,因为他们觉得空调太贵,空调的电费也太贵,所以当时只能是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暂时没安装空调。

不过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山民们住在山里,晚上没有那么热,甚至有的老人还需要盖薄被,可是在县城里,温度太高了,没有空调是受不了的。

还有冰箱也是需要买的,天气热,没有冰箱剩饭剩菜馊得很快,那些老人们又舍不得把剩饭剩菜给倒掉,节省了一辈子的他们,是不会做这种他们认为浪费的事情的,这样就容易吃坏肚子,所以冰箱也是必须品。

另外,电视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山里,就算买了电视机也没有线看电视,所以奉山村只有村委会有一台电视机,但是在城里就不一样了,城里有有线,而且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也是需要提高的,总不能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准备睡觉了吧?

总之,这些村民的新家里,还需要添置不少家什,特别是家电,需要添置好几样,村民们虽然不肯买,可是也需要县政府进一步做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改变消费观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村民们刚刚从闭塞的山里搬到县城来,很多观念都还没有转变过来,所以需要县政府的引导,要不然村民们是很难适应城里的生活的,那样就失去了把他们搬迁到县城来的意义了。

幸好这些村民们都很尊重苏星晖,苏星晖的话他们都愿意听,所以苏星晖劝他们买那几样家电,有十几户人家都马上答应了去买,而苏星晖也说会跟侯氏集团联系,让侯氏集团建在祥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电器厂以出厂价给这些村民们提供一批家电。

虽然还有大部分村民都在犹豫,可是只要这十几户村民用上了家电,他们迟早也会购买的,因为这些家电对生活质量的改善,确实是立竿见影的。

夏松和程鹏志也当场就把每家每户的土地补偿款交给了他们,每户一张银行卡,卡里都是祥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公司打进去的补偿款,这一下,他们手里就多了一笔巨款,买这些家电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再说了,他们以后还会有稳定的工作呢,一个月的工资都够买一样电器的了。

看过每一户村民的新家之后,苏星晖向他们告辞了,在回县政府的路上,程鹏志向苏星晖汇报说,祥县像奉山村这样的情况还有不少,至少还有三四个村子的环境也不适合人类居住了,但是他们的污染比奉山村要轻一些,所以先把奉山村给整体搬迁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随着经济适用房的陆续建成,另外那几个村子,也将会逐渐搬到县城来。

苏星晖很欣慰,虽然对这些村庄造成的伤害还是无法磨灭,可是终归是对他们有了一个交代,有了一些补偿,也算是不错了。

这段时间,卢成章担任会长的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从祥州市各县区调来了十几名成员,基本上都是各县区文化部门或者是史志办的干部,有的甚至是乡镇文化站的职工,级别都不是很高,最高的一个也不过是某县史志办的主任。

当然,话说回来了,级别高了的人,一般对仕途还是很有想法的,也不会专心去搞这个,虽然在这个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的,可是跟当官比起来,那还是差远了,而且在这里也很寂寞,不是真正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兴趣的人,不可能投身于此。

除了这些人之外,卢成章还让秘书在报纸以及网站上发布了一些招聘信息,招聘有志于此的年轻人。

这也是为了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因为他现在调来的这些干部,基本上都是四十岁往上走的了,超过五十岁的人就占了一半还多,虽然他们因为年纪大,这么多年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培养了比较渊博的学识,可是毕竟精力不如年轻人了,而且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也需要后备力量。

要不然的话,过个十年二十年,等这批人老去了,那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就后继无人了。

其实,现在喜欢研究历史文化的年轻人也不是没有,在哪个年代,都有对这些感兴趣的年轻人,只不过现在搞这个不吃香,所以就算是对这个感兴趣的人,也迫于生计,必须要去做其它工作,哪怕那份工作他并不喜欢。

现在祥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的待遇不错,比一般的工作还要好一些,这些年轻人如果到这里来工作的话,既是工作,也是兴趣,而且工作也称得上体面,这对他们来说,再好不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