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61(1/2)

说。当然我相信关书记有办法,那么多公安干警总要有事干嘛。

王永坦这话明显带有戏弄和挑衅的意思。但他那表情有意笑嘻嘻的,叫关隐达不好怎么说。关隐达想这是无赖的做法,也就不想同他在这种场面上顶起来,便有意装糊涂,嘿嘿笑了一下。他心里另有一番安慰。到黎南不到两年,在下面干部中的威信可算是树立起来了。对三秀才的处理,又使他在一般老百姓那里有了很好的口碑。而王永坦的形象是一天比一天狼狈。

因为这事的基调早就定了下来,所以与会者虽然同意关隐达的看法,最后定的时候,还是决定让枣园建筑公司来干。但关隐达还是担心这工程枣园搞不好,会后就把这种心思同周书记个别扯了一下。周书记沉吟片刻,说,永坦同志抓过多年交通和建筑工作,很有经验。只要加强领导,不会有问题吧。反正也定了,关隐达就不多说了。

不久,发生了一桩很棘手的案子。县五金公司同北京一家公司做生意,被北京人骗了六百万块钱。这事发生一年多了,五金公司北上多次,那家公司只是耍赖。万不得已,最近五金公司派人同公安局的一道再次北上,将他们老总骗到宾馆,作为人质带了回来。这老总姓邱,不知有多大后台。人还在路上,有关方面电话早到县里了。电话是北京、省里、地区一级一级打下来的,说经济案件还是要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

关隐达琢磨这话,很有问题。这是什么屁话经济犯罪也是经济案件,难道就不可以用法律手段处理那么大的干部,居然讲出这种违背常识的话来。可上面电话打得很紧,反复强调这个指示。他便咀嚼出些味道来。上面讲话有无毛病都是次要问题,你只要领会内涵就行了。这话的内涵就是两个字:放人

地委宋书记的电话是周书记亲自接的。周书记就找关隐达说这事。关隐达一听就有火。说,五金公司和公安局北上前同我汇报过。我想这么办在方法上简单是简单了些,但对付这种无赖,这也是唯一有效的办法。现在人都还在火车上,要放人的圣旨就来了。人是好放,向五金公司职工就不好交待了。

周书记说,这事我原先也是同意的,他们向我也汇报过。但你还不清楚官大一级压死人。你就算支持我吧。拜托你做做工作吧。

关隐达就找来朱克俭说这事。朱克俭听了情绪很大,说这到底是谁的天下竟让这些人如此胡作非为关隐达见他很激愤,心中就有了一计,也不接着做他的工作了,只说,等人到的时候相机行事吧。

人一押到,朱克俭也不让姓邱的休息,马上安排人问话。有意给他制造心理压力。朱克俭自己也亲自参加了。但那姓邱的是有恃无恐,满不在乎的样子。看样子这人也有五十来岁了,却是一副花花公子的轻浮相。开口闭口只是一句话:骗你们乡巴佬几百万块钱算个什么事朱克俭气得直骂娘。

朱克俭受了气,说老子就是掉脑袋也不放这个工八蛋。

关隐达就同周书记说,这个朱克俭太不像话了,我们的话他就是不听。还是你亲自去做工作

周书记听了很生气,说,这个朱克俭,毛病就是多。就是他一个人是马列主义,是正义的化身,我们都是藏污纳垢的。他通也要放人,不通也要放人,先组织服从再说。

还再说什么关隐达说,我建议,要把老朱换了。你周书记只怕还只是第一次碰他的钉子。我要是不事事迁就他,早同他闹开了。

周书记批评人的样子,说,隐达你就是涵养太好了一点。这种人你要同他来硬的。对这个人,我也有责任,县委向来就是太放任他了。这事我俩先说好了,先等一段,你考虑一下接手的人选。

关隐达说,好吧。

他早就想在政法战线动一两个人,来个杀鸡儆猴。但要动也只能动那些动得了的。朱克俭不太合作,又没有过硬的后台,就拿他来开第一刀。

其实朱克俭不放人,主要还是想让关隐达为难。他知道人到最后还是要放的,上面压下来,谁也没办法阻拦。但还是要为难一下再说。而且他这是在坚持正义,谁也不好说他什么。

后来,周书记和关隐达一道找朱克俭谈,朱克俭才为难地放了姓邱的。

事情处理好之后,关隐达心里又不是个味道。他是真的不想放那个王八蛋,却只能将他放了。还在这事上借题发挥,整了朱克俭。便打电话同肖荃说起这事。肖荃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你就不要太责怪自己。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官。

关隐达说,我自己检讨一下,坏还是不坏。也许是搭帮这几年倒霉,事事小心。若是一帆风顺过来,只怕也早忘乎所以了,不知成什么样的人了。

肖荃就说,难得你有这份自省。不过依我看,你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隐达,听我一句话,不管你以后命运的走向如何,都要守住自己。

当然。关隐达说,有了这几年的起落,我对生活的态度也通达些,凡事都还算想得开。你放心吧。

人是放了,麻烦却来了。一定是有人把事情内幕捅了出去,五金公司一帮退休老职工就倚老卖老,到县委办闹,声称要饭吃,要生存。周书记同关隐达商量,分析这是怎么回事。关隐达认为可能是朱克俭他们走露了消息。

周书记就问关隐达,人选想好了吗

关隐达说,公安工作有其特殊性,还是在内部考虑妥当些。你看李大坤同志如何

周书记说,我原则同意你的意见。到时候几个常委统一下。我看不要再等了,早点动了他。

在关隐达看来,李大坤也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一时找不到更理想一点的,就只好将就了。再说,李大坤同朱克俭有意见,用了他,对今后制约朱克俭更有利些。

关隐达建议,先做做银行工作,贷给五金公司一笔款子,为他们解决流动资金困难。不然,职工的情绪平息不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