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10(2/2)

他行到悟空身前,道:“大圣尚安好”悟空虽被压多年,但梅山六兄弟知道悟空神通广大,纵二郎神亦敬重几分,自然恭敬有加。

悟空道:“康兄来了。”

康安裕道:“山中有事,晚来了一刻,大圣见谅。”

悟空忍不住多问了一句:“灌江口有事”

康安裕道:“并非灌江口,据说灵山要向我东土传经,杨戬大哥去探听虚实,我因此多待了一刻钟。”

悟空听了这话,心中激动万分,这一天终是来了,他浮想联翩,便连康安裕和他告辞都没听见。

传经,寻取经人,唐王入地府,陈光蕊得状元,唐僧西行许多大事都发生在这一年。悟空初读西游记时,也曾为一事耿耿于怀。那便是陈光蕊与宰相之女成亲和玄奘西行都发生在贞观十三年,须知唐僧是陈光蕊的儿子,陈光蕊得状元时,唐僧还未出生,这两件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年发生。

后来又读了许多遍,悟空知道此事受了神仙操纵,才导致时间错乱。李世民死而复生,遍寻高僧,此时正是取经时机,唐僧此刻脱颖而出,才是水到渠成。若待到唐僧一岁岁按部就班成长,那时恐怕李世民已垂垂老矣,恐怕对取经还愿之事不再有当初热情。

所以悟空认定,这诸多巧合绝非天意使然,其中必有神仙之手操纵,才得如此恰到好处,只是弄出了一个偌大破绽,又不知如何瞒过了天下人。

道教之中能人颇多,想必看穿此事的亦不在少数,他们又为何不说破呢神仙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暗通款曲者数不胜数,这教派之争,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唉,究竟内里原因如何,自己若是自由之身,或可探出一二分玄机,只是如今和废人无异,只能凭空猜想了。

第一九二章李世民

却说悟空在这厢焦急万分,偏偏又无法脱出樊笼,已是心灰意冷。

他自然知道,如来既动,天庭、三清岂能坐视不理,又不知有多少势力此刻都在摩拳擦掌,想从中得利。

佛道乃天下两大教派,相关气运,非同小可,对许多游离两教中间的人物来说,站对了位置可重要的很。回想西游记中,佛祖收了悟空之后,非但赤脚大仙这类的散仙向如来敬上交梨火枣,便连南极寿星亦谄媚奉上碧藕仙丹等宝贝。东西价值大小暂且不说,这举动无非表明心迹而已。

取经一事看似单调,其中种种磨难,妖精阻挠都是表象,而背后牵扯的势力,又有多少明争暗斗藏于其中,西游一书取名西游释厄传,表面上看是驾鹤西游、化解磨难之意,若反过来理解,却是传道东土、佛终胜于道的结果。种种微妙,俱在西行路上。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多少改变了一些天地之间势力格局,更揪出了许多暗藏其中的人物,只不知对西游一事会有何影响。

齐天岭便是当初的火焰山,乃是西游必经之路,这一关恐怕极为难过。自己若在取经队伍中,能不能过便是自己一句话。三清此际强势许多,不知又会给取经增加多少阻碍,恐怕只会多,不会少吧。

此时不知三清如何构画绸缪,不知有没有动过救自己出去的念头。想起三清,悟空便想起了老君曾经问过自己的一句话:“你究竟志在何方”自己当初答的是“不失本心,使人不失本心”,如今再想,这的确是自己肺腑之言。

本心这两个字跃入悟空的脑海,如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开启了一道光亮。自己为了脱困出去,试遍各种神通,唯独这法子没试过。

想当初在本我界时,自己阴错阳差得了第二本相,便是白衣书生模样。本我即本心,自己有两颗本心,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化出两个模样来。如来镇住的是造化神猿的自己,不知另个本相是否还能动弹。

成与不成,权且一试,悟空心意一转,伏在地上的神猿便化作了白衣书生模样。果然成了,五行山镇不住这个变化术不,这不是什么法术,而是心意,意到则灵,天底下怕还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心意的。

悟空使白衣书生法相小心翼翼施了个分神术,果然毫无阻隔。悟空心中狂喜,一跃而出,地上立着个白衣书生,而五行山下仍伏着灵明神猿

悟空悔之莫及,自己为何没早些想起这法子,苦苦在这荒废了几十年,所幸似乎并未耽误什么大事。

这时身后一声大喝:“呔那书生何人”

听了这声音悟空一阵苦笑,正是康安裕。

康安裕奉杨戬之命在此守候悟空,他只一错神功夫,便见悟空面前多了一个书生,怔怔站着,也不知要做什么。他心中大惊,悟空若出了什么差错,杨戬定然会责怪自己。

悟空哪里会与康安裕纠缠,一纵身便飞上云霄,远远去了。康安裕挠挠脑袋,只道这书生是悟空故人,前来探望的罢了。

悟空重归自由身,一身修为虽只有当初一半,却也知足了。脱出藩篱中,遨游自在意,缕缕层云在身边飘过,自己,许久没有这般感觉了。

而此际却不是惬意之时,悟空匆匆飞至齐天岭,暗暗寻到了大禹,自己脱困之事惊天动地,却不可为众人道。

大禹见了悟空,自然震惊不已,悟空也未说缘由,只教他不可与旁人说。他此番来见大禹,其实是有个想法,此时观音正在东来路上,途中为唐僧收了沙僧、八戒与悟空。悟空只想验证,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

大禹手下上古异兽颇多,随意寻一个都在惠岸使者之上,悟空要教一人阻住观音去路,倒要看看观音是否有收服之意。

如若成了,这异兽便可为取经助力,如若不成亦无妨,正好说明观音选人存了私心。最坏的结果只怕便是被观音用个箍子套住,收到南海去了。

大禹听悟空要借人,一口答应下来,道:“虽有些风险,但我暗中跟随罢了。”悟空听了放下心来,大禹未必能解得了那几个箍子,但阻止观音出手还是有些把握的。办妥了此事,悟空匆匆辞别,直向九幽之渊飞来。

李世民啊李世民,但愿你还在此处。

悟空沿老路入了地府,使个隐身法小心前行。

行不多时,只见一冥都太尉手执一张引魂幡,在前引路,后面又有一判官搀着一颇具威严之人,悟空见这人容貌气度不俗,心中有了猜测,难道真叫自己遇上了。

这两个保着那人出了幽司,于第十殿转轮王殿后兜了个圈子。这人道:“此路差矣”

判官答道:“不差。阴司里都是如此,有去路,无来路。如今送陛下自转轮藏出身,一则请陛下游观地府,一则教陛下转托超生。”

悟空听判官口称陛下,果然此人便是李世民。

那日悟空来地府,虽也游遍,但他身法迅捷,却无唐王走的仔细,数里之外,忽见一座高山,阴云垂地,黑雾迷空。唐王问道:“崔先生,那厢是甚么山”悟空心里合计,原来这个便是有名的崔判官了。

崔判官道:“此乃幽冥背阴山也,陛下莫看此山险恶,有臣等引领,自然无妨。”果然阳世人王、地底鬼王,便判官与李世民说话都自称臣,态度也与对待十殿阎王无异。

唐王战战兢兢,跟着二人,上了山岩,悟空紧随其后。只见这山:凸凹崎岖,峻如蜀岭,非阳世之名山,实阴司之险地也。荆棘丛丛藏鬼怪,石崖磷磷隐邪魔。

山上峰也有,岭也有,洞也有,涧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尽是魍魉神魔,野鬼邪魂。

过了阴山,再向前行,又过了许多恶狱,内中处处悲声震耳,恶怪惨嚎惊心。唐王战战兢兢问道:“此是何处”判官道:“阴山背后有一十八层地狱。”唐王道:“又有十八层”判官道:“生前作下千般业,死后通来受罪名。诸如这些酆都狱、拔舌狱、剥皮狱,车崩狱,抽肠狱专为大凶大恶之人所设,历遍这十八地狱,方可轮回。人生却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