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22(1/2)

轻的三朝元老,又是一手策划了两位皇帝登基的定策元勋,更是朱瞻基留下来的顾命大臣。

这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顺利成章。也对,一个是纵横官场二十多年、功勋卓著、党徒无数、名望权势不下伊霍的朝廷重臣、天下士民心目之中的宰相。另一个是一个连举人都考不上,自宫作宦官,除了天子宠信什么都没有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换做是谁,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差错。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可谁也不曾想到,问题就出在了方不离不下伊霍的名望权势上。当年为了巩固皇权,朱元璋兴大狱、废宰相,内阁大学士说的威风,实际上也不过是皇帝身边的秘书班子罢了。可这位名望权势不下伊霍的大人物入了阁,遍数满朝,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挡得住哪怕是他的一个喷嚏。谁能保证这位大人物不会恢复中书省,成为胡惟庸之后的另一位中书省丞相

更何况随着三杨去世,太后驾崩,能在内廷里跟一直以来被皇帝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抗衡的人,也再也没有了。内宫之中,或许不止是内宫之中,甚至是外廷,王振这位司礼监秉笔太监也开始崭露头角,兴风作浪。正统朝的政治开始走入滑坡路。这时候,皇帝洽洽是从少年天子长成热血青年,颇有一股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

可方不离却不愿妄动,大明皇朝建立在蒙元残留下来的废墟之上。不论是赋税、政制、官制、吏制、兵制还是军政,都是一个个的窟窿,二十年来方不离的苦心经营,总算是帮着明朝把财税这一课给补上了。可其他的要不革除旧弊,更化改制,任由方不离为朝廷找来了多少财富,那也是不够不那些窟窿的。甚至有所起色的财政,可能会被再度拖垮。

一个想的是建功立业、开疆拓土,另一个想的是镇之以静,更化改制,两人如何能够说到一块儿去可方不离的威望权势实在太大,其党徒遍布大明两京一十一省还有两省哪儿去了你觉得陕西和山西在方不离离开过后还能抵挡得住一统两省武林的华山派么,是以就算是朱祁镇被方不离气得够呛,几度起了罢黜方不离的心思,可想要找到合适的人选来弹劾方不离,朱祁镇、王振两人从吏部要来了朝廷内外官员的名单,在宫中寻摸了半年,愣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只能坐视方不离一步一步,攫取着权力。

朱祁镇、王振在宫中谋划的事情,如何能瞒得住方不离早就有和方不离交好的内廷太监密报方府,方不离不屑地一笑,在他看来朱祁镇、王振都不过只是两个娃娃,就凭借两人在酒席上的推杯换盏就能扳倒自己连敲打都懒得敲打,自顾自的进行着对六部其他几个部门的更化改制,几位尚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属天天往方府奔走,自己的府邸却是门可罗雀。心中的不满日益积攒着。

也是天随人愿,抑或者说是: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一年之后,方不离大刀阔斧的改革,终于引发了守旧一派所积攒不满的爆发,浙江、福建、广东、云南以及南直隶四省一京,全体士绅官民的上书。兵部尚书邝野、刑部尚书王佐还有六部之首的吏部的尚书,王直王天官。三人见此机会,上疏纠劾方不离不法事一十三件。

可奇怪的是,早已对方不离不满的天子竟然无动于衷。不过这也在三位部堂大人的计算之中。原本三人也没打算一击致命,因为他们知道,方不离的根基实在是太深厚了,惹急了就是马上造反,估计都没有人能挡得住他。这次弹劾不过是出一出三部部务被户部侵夺的恶气,至于什么后果,三人已经做好了辞官的准备了

就在新党准备反击的时候。资格比方不离还老算得上是五朝元老的礼部尚书胡濙,终于出手了。

姜,还是老的辣。胡濙高明之处在于,并不纠劾方不离本人,而是弹劾方党骨干李贤的三弟。要说这李三老爷也够给他哥丢人的,身为户部主事,竟然嫖宿青楼。这事情一出,舆论哗然,李贤不得不上表请罪,最后被贬斥辽东,做了一个兵备道。

李贤倒了不要紧,可他偏偏是维系薛禄死后新党与勋贵集团的惟一锁链。随着李贤的出外,新党的一个个成员被外放出京。最后,是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方不离,被调到辽东作了一个辽东经略。由是,声势浩大的新党土崩瓦解,轰轰烈烈的宣正大改革,戛然而止。正统天子朱祁镇终于拔掉了背后的芒刺,内廷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也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权力。

周不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机会,终于要来了。未完待续。

第二章土木堡与京师

永乐十九年,因靡费太甚,迁都北京后,永乐皇帝撤销大宁诸卫。明朝北疆南移数百里。蒙古贵族乘机扩展势力,分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大部,互争雄长。

正统四年,瓦剌部首领也先嗣位,成为了新一任瓦剌太师,也先继位之后,用武力迫使诸部服属。方不离在位时,摄于方不离的声威,也先尚不敢妄动,可自从正统十三年三月,方不离倒台过后以来,也先的一颗不甘寂寞的心,开始跳动了。表面上也先的确越发的恭顺了,与明朝互通贡市,请求通婚,以保和好;暗地里却刺探明朝虚实,寻机举兵,图谋恢复元朝统治。

明朝北疆边镇守将察知瓦剌军蓄谋南攻,多次奏疏加强戒备,以防不虞。而太监王振操纵朝中大权,竭力粉饰太平,致使北疆边备每况日下、岌岌可危。正统十四年也先派两千人来京师进马,诈称三千,以冒领粮食。要说这太监也不全然是混吃等死的,我们的王振王公公就是一位心怀雄心、立志学习那位烧掉西夏王李元昊在天都山行宫的李宪,成为太监中的战斗机。命令礼部核实使者人数过后,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又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仅付给瓦刺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这引起了瓦剌贵族的不满。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以为攻明时机成熟,以明廷刁难其贡使和毁弃婚约为由,倾全力分四路大举攻明。命脱脱不花可汗率东路攻辽东,阿剌知院率中路攻宣府,另遣一部为西路,攻甘州,自率精骑攻大同。七月十一,也先率师进至猫儿庄,击杀大同参将吴浩。明廷闻败,命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朱冕和左参将石亨各领兵万人出阳和口抵御。

长城于此时尚未完成,而御驾亲征在明宣宗前几乎成为明朝廷的惯例,加上王振图谋边功,竭力怂恿英宗亲征,企图以势吓退瓦剌军。英宗平日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拒听兵部尚书邝野、左侍郎于谦和吏部尚书王直等文武重臣再三谏阻,下令亲征,并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同日,阳和口之战,明军又败,宋瑛、井源、朱冕战死,石亨败逃大同,塞北城堡接连失陷。与此同时,阿刺部攻独石,破永宁城,进逼居庸关。脱脱不花部围攻镇静堡,遭明军抗击,撤围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