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03(1/2)

。因而准备收回丘灵千户所世袭千户之职。华堂想让长子顶了这个缺,就走了长兴侯的路子,到京都来送银子。”小厮没想到还会有人进来旁听,不由瞥了一眼,谁知道这一瞥之下,忍不住又多看了两眼,说话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正好在五军都督府门口碰到了国公爷,后军都督府掌印都督安陆侯就拉了国公爷去喝酒,国公爷好像正巧没什么事。就跟着一起去了。席间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只知道一散席。那华堂就满脸兴奋地吩咐贴身的随从往蔚州赶。因为您曾经吩咐过,不管国公爷做什么事,只要有一点异常,就要想办法弄清楚。盯梢的人就给杜爷传了个暗哨,杜爷派了人,装作打劫的劫匪,从那随从身边摸出封信来。这才知道华堂知道国公爷没有续弦,想把长女嫁给国公爷,由安陆侯作媒。国公爷没有拒绝,华堂忙让人去蔚州给华夫人报信,索要华大小姐的生庚八字。杜爷看着情况不对,忙吩咐小的来向世子爷讨个主意。”

宋墨一双眼睛寒星似的,道:“送信的人发现信丢了没有”

“没有。”小厮不敢再看窦昭,眼观鼻,鼻观心,声音也渐渐恢复了沉稳,“杜爷又派人将书信塞了回去。”

宋墨点头,怕窦昭听不懂,解释道:“各卫所千户、百户多是袭职。有时父亲去世了,儿子尚小,不能管理卫所,就将这袭职借与亲戚,说好五年或是十年归还。那讲信誉的还好,会按期归还;不讲信誉的,常常一借不还。想必这个丘灵千户所千户的袭职借与了亲戚,结果儿子没长大成人就没了,和亲戚讨价还价,最后条件讲不拢,那户人家索性把亲戚告到了兵部,大家一拍两散,谁也别想讨了好去。而蔚州卫隶属大同总兵府,大同总兵府又属五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督管,华堂若是想让长子顶替丘灵千户所千户,必须得到长兴侯石端兰和后军都督府掌印都督安陆侯周朝与的支持。”

小厮的话,窦昭都听得懂。

她微微颔首。

宋墨冷笑:“华堂打的好主意只可惜是这次拨错了算盘珠子。”他吩咐那小厮,“你去跟杜唯说,让他把华家的人盯紧了,包括安陆侯在内,我要知道他们这几天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小厮应声退了下去。

宋墨和窦昭回了内室。

窦昭给宋墨倒了杯茶。

宋墨坐在临窗的大炕上一边喝着茶,一边想着心思。

窦昭看他这样子,自己哪里还有睡意,陪坐在一旁,做着针线。

宋墨笑道:“你快去睡吧明天一早还要进宫。”

窦昭希望给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一个好印象,的确不太想熬夜,可看着宋墨这样,她也躺不下去,不禁道:“反正蔚州到这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也早点歇了吧睡一觉起来,精神更好,头脑也更清醒,说不定就有了好主意。”

宋墨点头,上了床,靠在床头继续想着心思。

再也没有了刚才的旖旎。

窦昭又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种矛盾的心情,恐怕只有两世为人的人才能明白。

翌日丑时刚过,宋墨和窦昭就起了床,按品着装后,两人去给宋宜春问安。

宋宜春的目光在他们两人脸上逗留了好一会,仿佛要从他们神色间发生些什么就好,最终却一无所获,不由锁着眉头,挥手让他们退下。

并没有送他们进宫的意思。

这样更好

窦昭和宋墨坐车往宫里去。

一路上不时遇到上早朝的马车和轿子。

三品以上官员的马车前和轿子旁都有随从提着写了姓氏的气死风灯笼,三品以下的官员则提着光秃秃的气死风灯笼,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谁的马车和轿子,大家按品回避,秩序井然。

窦昭看着有趣,心情大好,在人群中想找到伯父或是父亲的马车,可惜没看到。

等进了宫,他们才知道皇上已经去上早朝了。

宋墨笑道:“我们在这里等会儿。”

不等难道还能回去不成

窦昭抿了嘴笑。

宋墨看着她情绪还好。心中略定。

左右都是宫女,两人也不好说什么,枯坐在那儿喝了几杯茶,眼看着天色大亮,才有内侍匆匆跑了过来。

“世子爷,皇后娘娘去了慈宁宫,让您去慈宁宫叩见。”

窦昭和宋墨又往慈宁宫去。

上一世她虽然每逢大小朝见也进宫,可都是顺着那些朝见的内、外命妇一起。大家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偶尔抽空小声说上两句话,好像很快就到了。不像现在,一路上全是耸立的高墙、寂寥无人的夹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去都是一样的,只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

她这才深刻地体会到,在宫里当值,也是件苦差事。难怪魏廷珍不愿意魏廷瑜出来领差事了。

宋墨见窦昭额头沁出几滴汗珠来,掏出块帕子递给她:“擦擦汗。马上就到了。”

领他们去慈宁宫的内侍不由回头看了窦昭一眼。

窦昭正朝着宋墨微笑,并没有注意到。

内侍领着他们进了慈宁宫,直接往后面的偏殿去。

窦昭知道,那里才是太后娘娘的寝宫。

上一世,她最多只到过正殿,路上不免左右打量了几眼。

一个相貌娟秀,正值花信年纪的宫女正站在偏殿前等。

宋墨朝她拱了拱手。称着“兰姑姑”。

窦昭则上前曲膝行礼,跟着喊了声“兰姑姑”。

兰姑姑笑着点头,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窦昭。目光柔和,对她颇为友善,转身领着他们进了偏殿。

偏殿里只有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

太后娘娘穿着家常的丁香色妆花褙子坐在罗汉床上,乌黑的头发整整齐齐地绾着个纂儿,只在手上戴了枚鸽子蛋大小的祖母绿戒指,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的样子,实际上五年前已过了六十大寿。

皇后娘娘坐在太后娘娘的下首,皮肤白皙细腻,容长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非常的明亮。她的眼角虽然已经有了细细的皱纹,却并不让人觉得她憔悴,反而让人觉得她非常的和蔼可亲。

这两位,窦昭在上一世都曾不止一次的见到过,可那时候,两人给她的印象却和此时完全相反。

太后娘娘和蔼可亲,皇后娘娘肃穆端庄。

特别是太后娘娘,她最后一次见到太后娘娘的时候,皇上已经殡天,辽王封太后娘娘为太皇太后,她们这些外命妇奉命进宫朝贺。太后娘娘形容枯槁,如同八十岁的老妪,由人搀扶着,没有完成授命仪式就晕了过去,没过两天,就病逝了。

她至今还记得太后娘娘那骷髅般僵硬的面孔。

窦昭低了头,和宋墨给两位娘娘行了叩拜之礼。

然后她听到皇后娘娘声音温柔地对太后娘娘道:“虽说是在乡野长大的,可这礼仪却觉得不错,可见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窦昭想到这位皇后娘娘升格为太后娘娘之后,竟然敢杖毙了辽王的宠妃,而已贵为天子的辽王却大气也不敢吭一声,就觉得有些紧张。

她垂着眼睑,恭敬地垂手肃立在一旁,听到太后娘娘略有些不悦地道:“北楼窦氏,乃是诗书礼仪传世之家,教养出来的姑娘,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