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59(1/2)

情和张超也增强兵力,应付长浪军这股新兴的势力。西北梁遥和西南明琪,仍然关起门来做土皇帝,显然没有多少争夺天下的野心。华北,中原,江南和江东,各大势力已经接受剑拔弩张的地步,大家都准备随时动手,在最有利自己的时间入局,务求吞并对方。

一场大战无可避免,燃起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却是一场无形的战争引起。这年,林浪思和邱清梅都是二十八岁,宋天香二十五岁,冯海琳二十四岁,宋天怜五岁,林海风刚刚三岁。

第六十八章 无烟战火

梅香城的富庶,北海的繁荣,已经引来李情的入侵。浪思知道,这不会是最后一次,也不会是只有李情一个人对北海有兴趣。继李情入侵北海,另一个人用第二种方法,去将梅香城的财富收归旗下。

商船的贸易,大多是由江南或华北,载着货物到梅香城,卖了后,再在梅香城进货,回自己家乡贩卖。 这点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几年来都无风无浪。有些较大势力的商人,会驶商船通过梅香海峡,从华北或江南直接运到目的地贩卖,务求得到更好利润。邱家的大批商船,时常到西南和江南运货回北海,又从北海运回货物到江南。

华北到江南或西南的买卖最赚钱,通过长江到梅香城的商船络绎不绝。 长江的海口目前由何定南控制着,光是收取微博的过海费,就有五百万两一年了。自梅香海峡启航以来,表面上何定南赚了不少钱,实质他有苦自己知。江东商人最大的困扰,就是海盗

宗永干得非常出色,很多江东的商船都不能幸免,这自然归咎于邱家的情报能力。虽然北海和江南一样有商船被劫,但在邱家商会提供的“损失赔偿”保证下,这些商人没有多少损失,邱家商会也没有留难被洗劫的商人,在舞会的人证实下,很快就会赔偿。不过,对于江东的商人,邱家商会好像有意无意的为难。 它不但很少接受江东商船的“损失赔偿”保证,而且还甚少主动和江东商人交易。要知道,在梅香城的贸易,大多都是由邱家操控,江东来的商船,货物不能容易售出之余,要进货更是难上加难。 商人鼓吹自由贸易,邱家商会不太愿意和江东商人交易,没有人可以拿它如何,总不能强迫邱家交易吧。

商人一向唯利是图,于是有很多江东的商人,转到北海为贸易基地,甚至甘愿为北海人民,各长浪军缴纳税款。这点令江东商人的数量下降,直接影响江东的经济。贸易的停滞不前,海盗的猖獗,令江东没有在船运兴旺中,得到多少利益,何定南和他的智囊,在多年来的苦思下,终于想到一个办法,为自己争得更大利益。

不论如何,只要商船是通过梅香海峡,必定会通过另一个地方:长江海口。

梅香海峡和梅香城的地理环境,和长江海口及建业城的港口很相似。两者都是出入的唯一通道,两者都在通道上,有一个天然港口和城市。它们分别在于,梅香海峡是人工开挖出来的,长江海口是天然的。何定南发现,自从梅香海峡通航后,建业城和梅香城有很多地方很相似:容易卸货,商船必经地,天然港口等。何定南本身已经向来往商船,征收过路费,只是比例很低,大概是货物的四十分之一。在他看来,这些是无本买卖,只需派几队水军守在海口,那些路过的商船,自然乖乖缴纳税款。

自从梅香城的兴盛,何定南一直想将它据为己有,他试过派海盗攻击,但还没进入梅香海峡,就被打得全军覆没,还害怕引起一场外交风波。蓝鲛军团在官渡港的胜利,令何定南明白,他不能强攻长白水寨,可是他很想将梅香城这口肥肉,亲口吃下。在他和他的智囊讨论了几个月,终于给他们想到一个好办法抄袭。

基于梅香城和建业城的地理环境,何定南想到,为什么林浪思可以将一座本来鸟不生蛋的地方,一跃成为全国最富有地城市,自己不能把建业城,模仿成梅香城一样建业城本来就是一个大城市,商业贸易也很频繁,商船又多,水军又能控制全个东海,实在很有利发展成为第二个梅香城。

经过大批探子的打听,了解到梅香城详细的经营模式,邱家商会的买卖规则,何定南便有样学样,在建业城用上同一套。何定南在建业城开办一座大形买卖中心,也让全国各地的商人,到这儿买货卖货,从中赚取差价。 又令建业城商业贸易税率,降到比梅香城更低的以十税一,务求吸引到梅香城的商人,转到建业城来买卖。 总之,邱家商会在梅香城的那一套,何定南就将它照抄过来。在何定南认为,江东的基础比起北海,稳固和雄厚多了,没有可能会输给北海的。

不过有两个问题,何定南一直困扰着。首先是海盗,自从在建业城的改变,东海大海贼宗永,便越来越猖狂,江东的海军根本无从对付。很多很多到建业城的商船,都被宗永洗劫得一干二净。 何定南也学过邱家商会的作法,为商船提供“损失赔偿”的保证,但不到二个月,他就发现实在得不偿失,越来越多的商人前来索偿,为了名誉,他又不得不赔。 到最后,他终于放弃实行这个计划了。他一直怀疑,为什么邱家可以经营“损失赔偿”而不倒闭。 何定南假想过,宗永有可能和林浪思勾结,不过很快他就打消这个念头了。在东海遇劫的商船,邱家也有不少,更不要说其他江南华北的商人了,而且邱家曾经因为反抗,全船人员被杀,邱家根本没可能和宗永有关系的。

第二个麻烦,就是与各地商人的关系了。何定南一直和江南的上官武不和,过去时常留难一些江南的商船,令很多江南商人都不喜欢在建业城交易。同时,江南和江东大部份特产都是一样,所谓同行如敌国,一直以来,江东和江南商人之间,都有种不友善的气氛。北海邱家本身是江南世家,因为和林浪思结成姻亲,才将基地转到北海。邱家本身和江南的商人有很好关系,也和西南的商人有很多的商业交易,江南和西南的商人,交易对象自然不作他想。华北和西北的商船,倒是何定南没有什么过节,在他们看来,那儿有较高的利润,就会去那个地方贸易。不过,梅香海峡启航三年多了,这些商人都习惯在梅香城,和邱家商会打交道,形成一种惯性,邱家商会经营手腕十分高明,让每一个商人都喜欢和它作买卖,省时省力。清梅在梅香海峡还未建成前,已经着手和华北和西北的商人打好关系,双方几年来一直合作愉快。没有大的商家会特地越过东海,到建业城作买卖,除了海盗的问题外,清梅的交际手腕,梅香城的纸醉金迷,金花蝶舞会的演出,令商人们在梅香城流连忘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