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14(1/2)

还说我选得好。说幼瑾年纪小,戴金银太打眼了,走在外面容易被宵晓盯着。不如戴这桃木的平安牌,等闲不知道底细,知道好歹的。想怠慢她也要仔细地思量一番”

这话可真正说到李氏的心坎上了。

她因为出身商贾,嫁给了读书人出身的周镇怎么都有点心虚,平素最怕被周镇的那些同僚、同科的太太们瞧不起,手里有大笔的陪嫁也不敢乱用。如今有了这块平安牌,女儿再走去也可以挺直腰杆了。

李氏没有再推辞,收下了平安牌,情不自禁地道:“池四老爷这么好的一个人。也不知道谁家的女儿有福气嫁了他”

周少瑾强忍着才没有笑出声来。

从前李氏也说过这样的话。不过说的是“池四老爷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没有成亲”

想着这件事,周少瑾的面颊微酡。

池舅舅从背后抱了她。亲着她的脖子在她耳边低语说什么,我要好好地巴结岳父岳母大小姨子,早点抱得美人归她酥酥麻麻的,差点就瘫在了他的怀里

真是讨厌死了

一会儿正经一会儿疯颠的。哪里还有点从前的稳沉样,亏得大家还个个都夸他好

她无声地嘀咕着。心里却又像冒出蜜来似的,甜滋滋的,连眼角眼梢都变得温柔似水要溢出来。

李氏看得触目惊心。

只是她虽然嫁为人妇,却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情感。心里虽然暗暗称奇,觉得不安,却不知道如何排解。

狐疑间。李大舅爷求见。

她只好放周少瑾回房,去了花厅见李大舅爷。

李大舅爷搓着手在花厅里走来走去。难掩兴奋之色。

见妹妹走了进来,忙迎上前去,道:“我给父亲去了信,把程家四老爷为我引荐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的意思,大姑奶奶家的官哥百日礼,东西再多一倍我倒不是舍不得这银子,就怕好心办了坏事,压了程家舅爷们的礼。所以特意来问你一声,看这件事怎么办好”

李氏也不知道怎么办好。

她把周少瑾给她桃木平安牌给哥哥看,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哥哥。

李大舅爷苦笑,道:“我到哪里去弄这样的东西。”

李氏就道:“那就还是照着从前的礼单送百日礼好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大哥有心报答程家,有的是机会。”

李大舅爷想想爽快地应了,拿着那平安牌看了好一会,赞了半天,说起了今后的打算:“也在这边买个宅子,以后你来京里小住或是你大侄子们到京城来读书也有个照应。”

家中的几个侄儿都被父亲赶去读书了,李氏是知道的,但侄子们能不能得到周家或是和程家的照应,她就没有把握了。

不过在这边买个宅子也好,总归不会亏本。

她含含糊糊地应了,等到了官哥百日礼那天,好好地梳妆打扮了一番,带着周少瑾、周幼瑾和李大舅爷一起去了双榆胡同。

镇家廖氏,舒城方家,九如巷程家李大舅爷站在这些姻亲中间就不够看了。还好有程池和他打了个招呼,大家看他目光这才有微妙的不同。

李大舅爷黯然,对程池就更感激了。

程池却被廖家在京城的二老太爷拉到了一旁,低声道:“听说九如巷要分宗,是不是真的”

这件事就想瞒也瞒不住,但程池还是道:“这得问我大哥,我不太管这些事的。”

廖家二老太爷忙表明自己的立场:“我觉得分宗也不是不好,只是别闹出什么笑话来才好。要是有什么要我帮忙的,你就跟我说一声。”

程池笑着应了,根本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廖家还不够格说这样的话。

、第四百二十六章 到京

廖家的二老太爷自是不信,可程池却是一问三不知,他只好讪讪然放弃。

可像廖家这样的人家都知道了,方家、袁家、闵家还有程筝的婆家顾氏没有不知道的道理。

袁维昌倒没有说什么,闵家却是乐见其成的。

分了宗,没有了比程许年长的程识和程证,程许就是毫无争议的大少爷,长房的嫡子长孙,程家的家来也就毫无争议地理应由他掌管。

方家和顾家却觉得不妥。特别是顾家,在京城的四老太爷还亲自喊了程筝去问话。

程筝只好无奈地道:“我已派人去打听了,不日应该就有消息到。到时候再来禀了老太爷。”

顾家的四老太爷有些古板,闻言摸着胡子点着头,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道理你们都比我懂得多,我就不说了。有些事做了就像泼出去的水,再难以收回。需慎之又慎之才是。”

长辈面前,程筝乖乖爱教。回到自己住的东跨院这里心却像烧盆火,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走了两趟心情敢没有办法平静下来,索性去了朝阳门的宅子。

谁知道上自程池下至总管秦子集甚至是内宅的管事碧玉都不在。

在家当值的小丫鬟战战兢兢地道:“秦大总管陪着老夫人来了京城,前天晚上就到了通州,今天一大早四老爷才接到信,二老太爷、大老爷、二老爷、二太太和让二爷都赶去了西直门”

程筝又惊又喜。喜的是这么年未见的祖母来了京城,祖孙得以相见,她以得尽孝。惊得是不知道祖母这次来京会不会与程家分宗有关系。顾家显然觉得长房不应该提出来分宗只怕会对她这个孙媳妇有所看法。

她一面派人去杏林胡同,一面赶去了西直门。

程筝在西直门一个人也没有遇到,派去杏林胡同的人却带了郭老夫人身边的吕嬷嬷过来。

“大姑奶奶”吕嬷嬷在程筝面前可不敢拿乔。扑通一声就跪在了程筝的面前,眼泪不住地往下落,“可把我们老夫人能想坏了您快随着我去给老夫人问安吧”

程筝想到祖母对自己的教导,眼泪也落了下来,匆匆拉了吕嬷嬷就急赶急地去了杏林胡同。

杏林胡同是个五进的宅子。住着程泾和程渭一家。外面的书房两各一间,厅堂是共用的。程泾住正房,程渭往在后面一进。郭老夫人来了。程家开了大门,郭老夫人被迎进了正房厅堂的罗汉床上坐下,程泾、程渭、程池和渭二太太邱氏。程渭的儿子程让郭老夫人夫人磕过头之后,都围坐在郭老夫人身边。

郭老夫人见温文谦和的程让还是像从前那样的腼腆,就不由地叹了口气,拉着程让问了问他的功课。

知道程让已经把四书注释读了一遍。郭老夫人非常的高兴,道:“你祖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才开始读四书注释。什么事都贵在粗不在贵快。你要好生读那四书的含意才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你池叔父。你池叔父的功课也很好的,当年还曾经受到过你祖父的夸奖。”

程让红着脸应“是”,已有小丫鬟隔着帘子禀着“大姑奶奶来了”。

郭老夫人眼圈一红。也顾不得二儿媳打招呼,忙道:“快请,快请”

程筝进来就跪在了郭老夫人面前。一声“祖母”,眼泪就落雨似的籁籁而下。

郭老夫人也哭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