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17(1/2)

搬起块石头,而现在,同样的神力之下,一座小山被横空摄拿,漂浮不定。

第三百一十六章时光匆匆

见得此景,方明的嘴角,也是绽放开笑意。

“哈哈哈”

“梦仙你打破龙气封锁,提高道人实力,想弘道于世,道门大昌却是便宜了本尊”

便是此时修炼远比之前容易,道门想要找到天门俱开,适合修行的道体,也需大费心力。

按照前人记载,一千个人中,才有一人有着修道资质,并且还是极为一般的那种。

要修炼到道门核心真传的资质,那是十万人中才有一个。

而天生道体,预订真人的修道种子,百万人中也未必有一个,能找到一个,便是机缘巧合,外加祖宗庇护。

而方明手下的庙祝,却是不限资质,只要信仰虔诚,神力足够,想培养多少,便可培养多少。

这一下就将对方比了下去。

方明本身实力又丝毫不逊色于梦仙,再加此一项,梦仙纵有千般算计,万般图谋,也是为人作嫁衣

可以说,时间拖得越久,对宋玉越是有利。

“并且,现在的梦仙,恐怕在一个劲地清扫北地,短时间内,还顾不上南方毕竟,天道可不是这么好设计的”

方明冷笑。

经过梦仙算计,令人道和天道意识两败俱伤,陷入沉寂,趁此机会大力发展道门势力。

但这么一来,肯定会遭到北地世家大族等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梦仙要一个个扫平下来,也需耗费不少功夫。

并且。虽然道门弟子众多,但一下要管理北地。这人手还是不足,需大开山门。培养弟子。

“梦仙如今开创了仙道,可说是仙道意志的代表,他如今要做的,便是将北地彻底掌控,并且大力发展道门,以仙道势力压垮人道,最后,甚至代替天道”

若能达到这步,梦仙便是此方世界的太上皇。与道合一,臻至无法想象的境界。

这首先要做的,便是大力招揽修道种子,培养根基羽翼。

天下道门,便是仙道的基础

“如今南方有本尊坐镇,梦仙根基新立,也不敢轻易重启战端这便是宋玉的机会了”

方明眼神幽幽,他也是刚刚将神道法则彻底打入此方世界,之后也需时间沉淀。

将城隍信仰广播。竖立威严,开垦田地,收集优良的庙祝苗子,一件件也需时间。

“本尊之前。培养的庙祝数量较少,也对外宣传需要资质之类,倒不怕被梦仙窥得虚实。只是以后还需多加保密”

方明之前培养庙祝的时候,都注意保密。数量又少,外人以为要求严格。倒也没有特别引起注意。

但随着天地灵气的充足,各种超凡之力获得了极大增幅。

可以想象,之后的征战方式,恐怕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各种战争法术神通,都会获得应用推广。

而个人勇武,将会被扩大十倍百倍。

可以说,梦仙这一手,一下便将大乾世界由低法世界改造成中法甚至高法的世界。

而如今,正是波澜壮阔之大时代的开端

因为方明和梦仙各有顾忌,双方各将精力投入到治理自身地盘之上,大乾九州乱世,诡异地安宁下来。

南方的宋玉吴国,和北地的太上道国,呈现南北对峙之局,双方都在积蓄自身实力,准备一战而定天下归属

普通百姓都以为乱世结束,而欢呼雀跃,只有上面的官员和世家才知晓,如今的短暂平和,只不过是为以后大战的准备,对此极为忧心忡忡。

北地,梦仙以一己之力,镇压世家,扫平不服,声名远播。

而受压迫的世家不堪忍受,纷纷举族南逃。

毕竟在南方的宋玉无论传闻如何,归根结底,乃是世家出身,也用士人治国,比之梦仙尽用道人,寸步不让,总算是条活路。

这些,都是北地士族的精华,宋玉对此表示有限的欢迎,若是敬畏尊服的,都是妥善安置接纳。

愿意出仕的,也是量才任用。至于贼心不死,还想在南方搞风搞雨的,自然交给陈云,抄家灭族,也是有份。

恍惚之间,天下已成两强对峙之局。

北方,乃是太上道国统摄一切,以道治国,弘道于世,道门大昌。

而南方,则是世家和城隍联手,还有白云观等不服太上道的势力,在宋玉领导下,联手对抗北地。

时光匆匆,眨眼间,十数年时光飞逝,如今已是弘治十八年了。

因为宋玉只是称王,并未登基称帝,因此也未定下年号,是以还用大乾历法。

虽然早早就有人上了劝进表,但都被宋玉留中不发,这态度,就很明显了。

宋玉自有打算,他现在紫气浓郁,王者之命无法动摇,但要称帝,气运上还是差了那么一些,登基称帝,乃是大事,若处理不好,气运衰败,如胡人那般都是轻的。

并且,不得北地,这称帝总有些小家子气的意味,也得不到天下人的认可,还不如暂缓。

凭着吴王的名号,统领南方四州,也是足够。

荆州,江陵。

此处已经暂时作为宋玉的都城,宋玉长居于此,处理四州事务。

此时的江陵,一片繁华,人流不断,车水马龙,似乎早已从乱世回复过来。

酒楼内,人声鼎沸,众人喝酒吃肉,好不热闹。

历来酒楼茶肆,便是消息灵通之所,这两处汇聚五湖四海之人,便可听得各地方言鼎沸,更有最新的时事消息。

“啧啧南方四州,今年又是大熟麦子每亩三石,那是最低,若是肥田,又用心经营,居然有四石的产量这南方百姓,都是有福了”

“不然怎么说吴王乃是神人呢这麦种,都是自官府流出的,听说,乃是受到了城隍神祗的祝福,产量大增更带着灵气,能养人呢”一人回答说着。

“不过,这也只有我们南方有,多亏城隍老爷的保佑”说这话的,肯定是南方人,还是城隍的信徒。

“吴王不是给城隍上了尊号,称吴州昭仁显圣司天王么”有人问着。

“那是尊号,我们老吴州人,还是叫惯了城隍老爷,改不了口”

“城隍出于南方,乃是我们的大福啊听说北方人很是羡慕,也有人偷偷祭祀,但被道门抓着了,立刻就是抄家灭族”

说到这里,楼里就是一静。

良久后,才有人恨恨说着:“道贼不滚回深山老林清修,反来乱我江山社稷”

众人往说话方向一看,便见着个年青人,士子打扮,脸色忿恨,顿时晓得,这肯定是北方逃亡过来的世家子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