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2/2)

三爷见机极快,伸手拉着黛玉与身边的一名少年,一同进了船篷里避雨,船篷小,人又多,因此不能全部进来避雨,三爷笑道:“真真是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方才还是晴空万里,此时却是大雨滂沱。”

黛玉却望着船篷外头,风大雨急,父亲与那几个侍从,早湿了衣裳。

父亲带病在身,立在风雨中,身为女儿,她岂能独享无雨之篷黛玉当机立断便甩开了三爷的手,几个步子出了船篷,举起干净的手帕去擦父亲脸上的雨滴,大大的雨滴落在眼里,生疼生疼的。

唬得林如海急忙将黛玉护在怀里,“玉儿你怎么出来了仔细身子”

“爹爹在雨中,玉儿不要丢下爹爹”黛玉双手紧紧地抱着林如海的腰,她生得怯弱不胜,气血不足,纵然是高声大喊,也与常人说话的声音高低无异,让风雨吹得零零碎碎,似一瓣瓣儿粉荷花在雨中飘零。

女儿的孝心让林如海心中一暖,弯下腰,紧紧地将女儿搂在怀里。

红蔷急急忙忙从扁舟上取出随身携带的雨伞的时候,父女两个衣裳已经湿透了,但是黛玉的这种孝心,却已经刻进了旁观者的心里。

雨势未歇,可湖面上浓浓的雾气氤氲着升起,渐渐地染上了青丝,还带着一些荷叶的清香,黛玉仰起脸,小手握着手帕给父亲擦拭,笑道:“爹爹,雨后荷花可好看了,回到家,玉儿给你画一幅。”

“好”林如海低头含笑看着爱女,由着她雪嫩的小手为自己打理。

爱妻虽逝,可有爱女如此,真真儿是暖入心扉。

那三爷将一切都看在眼里,有些震惊于黛玉的举动,不免沉吟片刻,在船篷中击掌赞叹道:“好一幅天伦之乐图慈父稚女,雨雾清荷,何等美丽的风景,何等感人至深的画面。如海,你生了个好女儿啊”

林如海脸上有些骄傲的神采,得女如此,这一生都不枉了。

黛玉却冷笑道:“情由心生才是情,一幅画罢了,何谈什么天伦之乐”

她不喜欢别人赞叹着她,却还说什么比图还好看,画卷永远是死的,映入眼帘的未必就是真实的,便是妙笔生花的丹青,也写不出滋生于心底的那份真真切切的情意,又怎么能将她与父亲的这份爱,与画作相提并论呢

年纪虽幼,语气可不弱,说得众人听了相顾失色。

那位三爷却是一怔,轻笑道:“小丫头,你可知道爷是什么人”

金门玉户龙临府

六月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雨后荷花更好,天蓝水碧,空气愈加清新美好,只是兴致却没了。

回到家中,沐浴更衣之后,披散着湿漉漉的青丝,也没涂脂抹粉对镜梳妆,黛玉便吩咐雪雁在画案上铺着雪浪纸,取出画笔和颜料,细细地绘出半纸残荷。

也许是她太过伤春感秋,也许是她没有过圆满,因此最爱残荷听雨。

放肆的大风吹得荷叶翻开,正面浓绿温润,宛如碧玉,卷起露出的反面却有些绒绒的细白毛儿,不是纯然的浓绿,脉络却极分明。修长的荷茎带着扎手的小刺儿在风中舞动,太过纤弱了,荷花也颤抖起来。应是粉润娇艳的荷花瓣儿,此时却是在风中凋零,苍白无力地落在荷叶上绿波上,显得有些寂寥。

“留得残荷听雨声”李义山的诗题上去,一种别样的凄美油然而生。

金锁德高,玉珪才深,黛玉年纪虽幼,琴棋书画可是毫无含糊。

雪雁一旁赞道:“姑娘画得真真儿和今日见的荷花一般模样。”

黛玉掷下画笔,端详了一会儿,方吩咐雪雁晾起来,回头吩咐人糊裱起来。

雪雁咕哝了一声,收拾好了,方道:“我到现在都不敢回过神来,没想到,我一个小丫头,竟然见到当今的万岁爷了,真像是做梦一样”顿了顿,看着黛玉道:“姑娘真是胆子大得很,那样跟皇上说话,还好皇上没怪罪。”

如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有几分害怕呢

当时听到黛玉说话不客气,三爷笑问道:“小丫头,你可知道爷是什么人”

言下之意十分简单,若是知道了他的身份,瞧她可还会说这般无礼的言语。

“当今皇上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如今皇上又南巡至此,父亲身为兰田寺大夫,又掌管江南盐课,理应接驾,不陪着皇上,岂能在这里逍遥三爷气宇不凡,李总管又是早有耳闻,三爷若非皇上,还能是何人”黛玉口气十分平淡,竟是没有一丝儿因为他是皇帝而生出一些畏惧之态。

为帝王者又如何也不过依然是个人,并不是什么神仙大士。

“哈哈,如海,你这个女儿可是聪明得紧哪,竟然猜出了朕的身份”康熙闻言不怒反喜,龙颜甚悦,看着黛玉在风雨中,正如同那荷花一般,亭亭玉立,却没有损折半分出淤泥而不染的脱俗,竟也没有怪罪她。

林如海微微有些苦笑,怜爱地看着女儿不肯屈服的傲气。

不过也因为见到了黛玉,深喜黛玉玉雪晶莹,康熙竟然纡尊降贵,没有住在行宫,却住在了林家,可把上上下下忙坏了,小心翼翼地服侍着这位九五至尊的皇上,生恐皇上打个喷嚏,林家也落下暴雨来。

听到雪雁满是责备的话,黛玉莞尔一笑:“若是怕怪罪,我也不说那话了。”

因家里忙着伺候康熙,屋里的人都去帮忙了,黛玉便没唤人端水来,只是径自出了房门,走到长廊下,解下披风搭在栏杆上,细细地洗着白嫩嫩的手指,以及指缝间的墨迹。

外面的官员,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艳羡林家能得到皇上的福泽。

黛玉轻叹,脸上带着一抹浅浅的讽刺,福泽么她不喜欢,也不会去巴结。

林家卓然屹立江南百余年,靠的都是自己的本事,不是攀龙附凤。

长廊回旋,用色也极淡雅,极是清致,小院里有一只水缸,植着几株清荷,雨后略有残败,一只极大的玉色鹦鹉在莲花荷叶间起起落落,似是逗弄着缸中的几尾锦鲤,忽而欢声道:“姑娘,姑娘,客人来了”

扑棱棱地拍打着翅膀,飞到了黛玉肩头,歪着小脑袋看着月洞门口。

黛玉闻言,抬头一看,果然站立着一个穿青衫的少年,正是当时被康熙抓进船篷避雨的那位少年,约有十四五岁年纪,容貌与康熙有五六分的相似,十分俊秀,只是更孤傲了些,眸子中透着墨色,仿佛深得看不到底。

他一直都是静静地看着黛玉,不言不动,却依然带着迫人的气势。

黛玉擦净了双手,将披散的青丝绾在耳后,径自转身回房。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与她不应有所瓜葛,自己终究年幼,又新近丧母,人人都体谅些的,并不责怪,纵然他是皇子,也不用对他恭恭敬敬。

“林姑娘。”少年出声止住了她的脚步,声音低低沉沉,略带些磁性,又有一种沉稳刚硬的力道,让人不容忽视。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