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43(1/2)

卓川就一字一句开始背诵下来。

开始时,梵雨程还不以为然,因为卓川的发音并不标准,当然老外们也能听得懂,只是会费力得多。

不过随着卓川越背越多,数万字的内容,在两个小时中全部背完。

梵雨程目瞪口呆,她也背过大量的英文著作,但还做不到两个小时背诵一个单词都不错的,只是发音有点不准而已,但那些词句可是一点没错。

而更让她震惊地是,卓川这篇论文体现的内容,她在听明白后,就算是一个外行人,也明白这是多么跨时代的发现。

而这不是卓川自己的意淫,是马上要得到自然杂志社认可的文章,梵雨程这么出色,自然有不少校友追求她,她就从自己的一个年长的师兄那里,得知对方也向这杂志投过稿,结果自然是无疾而终,那人还叹气说就算整个亚洲的过稿率也不到百分之二。

而据对方而言,在上面投的稿子还分两种,一种是正式论文,篇幅长,一种就是通信论文,篇幅非常短,正式论文往往一期只有两篇,通信论文可以有十几篇。

而卓川这篇论文,显然就是正式论文了。

这不会是假的吧,梵雨程忍不住这样想。

但很快,随着9点半到来,一个有些耳熟的声音,从卓川调好的网络通信软件中传了出来,然后通过音响,回荡在会议室中。

这个声音,梵雨程再一看通信软件中展示出的视频头像,就是一惊,这人她认识,正是自然杂志社的一个资深编辑,之前追她的那个师兄,曾经带她参加过一个亚洲学术讨论会,这个资深编辑就在场,她的师兄自然是围了过去,当时她就是为双方做的翻译。

一切都是真的。

第八十四章名动世界上

“你好,我是史密斯,自然杂志的主编,卓先生,您看起来真是年轻,你寄来的资料中,提到您今年只有27岁,这如果是真的话,您和爱因斯坦几乎是同一个年龄,就做出了让世界震动的发现、”梵雨程知道西方人几乎很少问陌生人年龄的,对方会这样说,只能说明他的不可思议。

“是的,我是卓川,今年正好27岁”卓川当然知道对方提到的典故,爱因斯坦这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惊人之处就在于26到27岁之间,就以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变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篇论文的发表,最后在21年后得到验证,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当然他那个时代,正是青年科学家大量涌出的时代,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

“新世纪,几乎没有像您这样年轻的科学家,我是说,做出如此伟大发现的科学家”梵雨程继续翻译着,心里已经是震动非常了。

“您四天前提交的那篇论文,论从心电信号的变化预测人体生理状况发展的原理,我们经过两次审稿,有十三名专业审稿人按照您提出理论通过实验,已经认可您理论的初步正确性,预备发表在下一期,杂志委托我来和您说一些注意事项”梵雨程快速地将视频对话翻译着。

“您好,请说”卓川客气地回应。

“您这篇论文,经过十三名专业审稿人的审查后,他们一致评价,如果再得到临床大量验证后,这将是本世界十五年来,最重大的医学发现,我们对此非常重视,经过查询,我们没有发现之前有类似相关的论文或者研究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我们想再确认一下,您之前在其他公开发表的刊物上,投寄并刊登过该论文没有”梵雨程越是翻译越是心惊,史密斯的水平和地位,她是知道的,在那个亚洲学术论坛上,从围着他转的那些青年学者身上就能看出来。

“没有”卓川回道。

“很好,我们很荣幸做为第一个刊载该论文的公开刊物,自然杂志,将再一次记录下一个伟大的科学创新”梵雨程发现翻译起来完全不费力气,因为开头全是史密斯对卓川的吹捧,在她的印象中,老外都是极其坦率地,对方几次三番对卓川进行恭维,只能说卓川发表的那篇论文,不仅仅是真实的,其重要程度,也远超了她的想象。

两人的通话持续了一个小时不到,史密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赞叹卓川论文的重要性,原创性,只有很少的时间,才提到了一些专业术语,翻译的难度并非她原来想象得那么大。

更让她隐隐吃惊的是,卓川学习的能力太强了,只是多半个小时的功夫,对方就开始听懂史密斯的对话了,很多时候,只需要她单方面将卓川的话翻译给史密斯听一遍,因为卓川的发音还不是很标准,也不是很流畅,史密斯分辨起来有些吃力。

史密斯还告诉了卓川一个事情,这篇论文不仅仅是内容非常震撼,更让他们这些编辑吃惊的是,根本不用修改,就可以直接作为下一周的正式论文发表,他们甚至认为作者比他们更了解杂志上的发表规则。

一些小的地方,往往论文作者是需要修改再三的,结果在这篇寄来的论文中完全没有看到。这种事情,只能归结于作者在发表之前,做了大量充分而精心的准备。

他对此向卓川表示了特别的感谢,这大大节省了他们编辑的工作量,让他们只需要针对内容的真实性做考察。他也兴奋于这样一来,这篇伟大的论文,就能提前几天或者几周与读者见面,他说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世界震动的样子了,杂志上不缺行业内重大发现,但那是专业人士才知道分量,已经很久没有这种论文了,它一旦发表出来,普通人看了后,就算不理解其中的公式术语,也会大为震动。

通话很快结束,史密斯告诉卓川,下周一的时候,他就能看到自己的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最后史密斯还告诉他,整个自然杂志的版面,都会预先空出足够的地方,来刊登卓川这篇长达数万字的论文,一个字也不会删减,为此打破以往的常例,大幅减少其他文章和通信占据的篇幅。

卓川对此表示了感谢。

翻译结束后,梵雨程已经在心底已经认定,一个科学界的新星就将冉冉升起,新世纪最重大的发现,马上就要公布在人前,而她只是一个提前知晓的人。

为此,就算有美女和高材生的矜持,她也忍不住和卓川搭起话来。

“卓总,您是怎样做出这样重大发现的,不知道我是否有幸得知了”

卓川并不疑惑,实际上之前在医院做临床实验的时候,不少大夫也这样问过,不仅仅是追问原理的事情,对他如何做出这样的发现,也是非常好奇。只是那个时候,卓川怎么可能有心情浪费大量时间和他们解释,都是随便几句技术机密敷衍过去。

而这次论文发表,可想而知,新闻报道将接踵而止,他不可避免地将要回答这个问题。

卓川早就做好了准备,不仅仅是理由充分,而且他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就是他在新世界中获取的两大能力,一是惊人的记忆力,二是惊人的计算力,这两大能力,就能解释他为何能在如此年轻的情况下,就做出了这样伟大的发现了,人们在正式报道中,只会由此阐发,当成另外一个天才的诞生。

“这当然没什么不可说的,事实上,这个研究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在进行了,我从小是由我爷爷抚养长大,但爷爷的身体并不好,又喜欢喝酒,几次发病,还好送医院及时,我在医院监护室里,第一次接触到心电监护仪,明白了心电信号能对人的当前生理状况进行实时报警,就萌生了通过心电信号去对人体生理状况变化预警的想法,半真半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