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69(1/2)

所以信笺并不大,不过该说的汤梁也都说了。

他们这次果然是又往更南边走了,还出了海,结果在一个小岛上,发现那里的人居然有种这种东西,而且还拿它来织布,填被子,汤梁想起二姑娘跟自己提起过的棉花,怀疑此物便是,可惜语言不通,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干脆用信鸽带了一小团回来给寒初雪看。

看完信,重新拿起那团雪白的棉絮,寒初雪兴奋得两眼发亮,没错,这就是棉花,就是可以织棉布的棉花。

看她兴奋的样子,寒玉莲忍不住问道,“雪妹,这到底是啥呀”

“棉花。”

寒玉莲还是一脸的迷茫,“有啥用的”

秀娘虽说给寒初雪选了灵儿当贴身丫头,但这娃儿年纪还是太小了,本就是应该读书上学的年龄,寒初雪没办法就这么把她当童工使,所以连哄带骗的把这小娃儿弄到书塾去了,欧立梅又去了桑园,如此一来,她身边又没有人了。

秀娘自是不能让小闺女这般委屈,于是又想重新帮她找个丫头,结果寒玉莲知道了,自告奋勇的跑了来,就连寒永竹夫妇居然也乐意,还跑来帮女儿当说客,以他们夫妇的口才,寒爹爹和秀娘两人对上,那绝逼是完败的,所以寒初雪近身的位置最终花落寒玉莲了。

不过这可是自家人,自是不可能像一般丫头那般,又因两家的关系亲近了不少,寒永竹夫妇暂且不说,他们的几个孩子却都是可信之人,所以寒家生意上的事,寒初雪也没特意瞒着寒玉莲,不少事还是直接交给了她处理的,而这棉花寒玉莲却没听自个小堂妹说起过,自是迷茫。

这事一时间也解释不清楚,寒初雪便笑道,“反正就是好东西,等汤梁把种子弄回来了,我们家自己种成了,你就知道了。”

寒玉莲想想也是,像那西瓜,如果不是三伯家种成了,光看那小小的西瓜籽,她还真想不出西瓜是啥样的,于是也没再多问了。

看寒初雪拿出信笺,明显是想回信给汤梁,她赶紧上前帮着磨墨。

“雪妹,汤梁哥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寒初雪边写边摇头,“没,不过应该也没这么快。”

既然发现棉花了,这种子怎么也得想办法弄回来,而且这边的人连棉花都不知道,肯定也不会种,所以最好汤梁还能把会种的人一并带回来,还有织棉布的机器和人,如此少不得需费一番功夫的,不过若是真能把棉花在这边引种成功,织出棉布,就算这趟商队什么其他收获也没有,也已经足够了。

把自己的想法细细写了下来,小心吹干,便递给了寒玉莲。

寒玉莲接过,细细卷起,取过一个小竹筒把信笺放入,曲指压唇一声清啸,一只鸽子便应声从窗口飞了进来。

看着鸽子展翅朝南而去,寒初雪两眼发亮,自己的想法果然是没错的,这片大地的物产其实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般贫瘠,只是因为交通不便,流通困难罢了。

寒玉莲看着远飞的鸽子,心中的期盼却有所不同。

“雪妹,汤梁哥收到消息后是不是就能回来了”

“应该还要耽搁一段时间。”寒初雪应完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家这堂姐似乎对汤梁挺上心的呢。

立即一脸探究的看着寒玉莲,“玉莲姐,你该不会是瞧上汤梁了吧”

寒玉莲俏脸顿时一红,跺了下脚,“雪妹,你胡说些啥呢。”

说着,转身就跑走了。

这明摆着就是害羞了嘛,寒初雪立时了悟的笑了起来,说起来,玉莲姐跟三哥是同年的,还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了。未完待续。

、第570章 丰收喜宴

村子里的秋玉米收了,晒干剥粒入仓后,水稻便也能收了。

整个下棠村大半个月都笼罩在丰收的喜悦中,待交了秋税,别村的村民都可以歇下来了,下棠村的村民却又忙开了,冬小麦要播种了。

而寒家的三麻也在这个时候要收了,自然又是一番忙碌。

不过有了前两年的经验,忙中有序,倒也没出什么漏子,而且寒家这两年又有了新加入的中坚力量,寒初雪母女几个反倒比第一年清闲了不少。

曾莹儿在前年春天嫁入了寒家,秀娘对这长媳那是极为满意的,陆续的便把掌家的事交给她了,她的这作法,不只曾莹儿就是曾夫人也大为意外,而意外过后,便是满满的感激和欢喜。

寒家这是没半点防着自己家,是真的把自己一家当自己人了呀。

曾夫人虽说有点势利,时不时会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本质上并不是坏人,寒家能这般信任自己女儿,她自也投桃报李,教导女儿好生尽着长媳的本分,孝顺公婆,友爱弟妹。

所以曾莹儿一直都是尽心尽力的,她本就是性子圆滑通透的人物,有了秀娘的放权和父母暗地里的支持与教导,自把寒家的一切事务料理得头头是道的,让秀娘安心之余也没了后顾之忧,这也正是她能天天追着寒初雪喝猪骨汤的原因了。

也就是去年曾莹儿怀孕了,寒玉仪和寒初雪怕累着嫂子,这才接手了一部分的事务,汤梁的商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由寒初雪建起来的,这也正是汤梁遇事为何会直接找上寒初雪而不是找寒爹爹夫妇或曾莹儿的原因了。

新一轮的麻布刚织好,寒爹爹的商队便回来了。

经过两年的打磨,寒家商队在北边已经有了一条稳定的商路,每年都能用粮食换回大批的毛皮、兽角,因为寒初雪透露过冬天吃羊肉煲最补最好了,宠女儿的寒爹爹便记在了心上,每次年底这一趟,都会带回一批羊,给自家吃的同时,也拿到福满楼去卖。

别说怀集,就是开阳一带都没人养羊,而牛是重要的耕地牲畜,大昌朝明令是不许宰杀的,百姓想吃肉的时候也就是买点猪肉,可以想象,寒家的这批羊肉一放出来,有多吸引人了。

如果不是想着贪多嚼不难,寒初雪还想找个地方养羊呢。

家里的麻收完了,寒爹爹又安全回家来了,一家子自是少不得欢庆一番,抱着自己的大孙子,寒爹爹乐得有牙没眼的,一边用从北边淘回来的玩具逗小孙子玩,一边跟家人说着这一趟的所见所闻。

这也是寒家的一个惯例了,每回商队回来,就算寒爹爹没跟去,也会找个口齿伶俐的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好生说一遍的。

起初寒初雪这般做的目的,就是想开扩两个哥哥的视野,他们这两年都是跟着姚老学习,不只玉烾为了走上仕途日后能庇护家人和家业而苦读,就是玉书因为曾老爷的一翻话,为了自己长子的责任,也为了不让曾莹儿因自己是白丁而被人瞧不起,也把考上秀才为目标,而不断的努力着,根本没时间跟着商队往外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