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47(1/2)

换些大件的毛皮,到时侯不仅能当被子,还能给老爷他们做大衣,到了冬天就更暖和了。这次这些,缝个被套,把这些毛皮填充进去或是用布单作面直接缝成被子,也都合适。”

这些主意确实不错,寒初雪当即笑道,“好,等会把刘家媳妇喊来,让她领着另两家小媳妇一块做。”

刘家父子擅整治麻,而刘家媳妇女红十分出色,这种活交给她准没错。

杨德彪又继续打开另一个袋子,伸手往里面抓了一把出来,“这是玉米,听那些人说这东西就是干旱些的地里也能长得挺好的,而且吃起来味道甜甜的还顶肚子,也可以磨成玉米粉,作出来的饼子味道也挺不错的,老爷当时还吃了不少呢,所以我们也就换了一袋子回来,想着看能不能在这边试着种。”

玉米是什么,寒初雪可能比杨德彪还清楚,看到他抓起的那一把玉米粒,眼睛就已经亮了。

怀集这边可能是因为税粮只收稻谷的缘故,也可能是官府有意为之,反正百姓们种的东西都挺单一的,基本都是水稻,就是一些旱地,也不少像寒家以前那样种了旱稻,再者就是种些蕃薯芋头那样的粗粮,这也正是寒初雪会交代杨德彪出外时注意收集一些怀集没有的物种的原因,想想华夏那丰富的饮食文化,她就不由替怀集的百姓们叫屈呀。

抓起一把黄灿灿的玉米粒,寒初雪满脸的笑意,“好,等迟些日子我们去庄子里就把它们带上,明年种上。”

若说杨德彪还担心不知种不种得活,寒初雪可没半点担心的,这玉米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真心不高,她记得在华夏基本是全国都能种的。

杨德彪接着又打开一个袋子,“这是小麦,老爷本来不想要的,说这边种不活,不过后来听说罗家给了一个庄子,属下还是跑去买了一袋,若是能种活,也算是能多一种吃食。”

小麦寒初雪了解得并不多,但她记得华夏偏南的地区好象也有种小麦的。

虽说怀集这边的人还是以米饭为主,但面食其实有时吃吃也挺好的,尤其是一些老人家或者病人,而且这麦子磨成面了能做的东西还挺多的呢,要真的能种活,不说正餐就是早饭也能丰富不少。

“杨大哥你这想法好,这些种子到时侯我们全拿去庄子上,全都试种,最好还能找到会种的人,我想这样子成功率还能再高一些。”未完待续。

、第523章 好事近了

虽说这次杨德彪他们没换回什么稀奇的物种,不过换回来的东西都挺实在的,寒初雪还是很高兴的,果然人挪活,树挪死,人想发展还是需要到处走走的。

而杨德彪因为自作主张换了一袋麦子回来,本还担心这个不简单的二姑娘会不高兴,没想到能得到她的肯定,别提多高兴了。

“姑娘放心,我跟兄弟们说说让他们找找会种的人,到明年春耕前一定能找到的。”

春耕

寒初雪蓦的脑中灵光一闪,想起来了。

“杨大哥,你这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

杨德彪愣神了,“小麦还有这样分的吗”

寒初雪摸摸额头,显然杨德彪买麦种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这问题。

“当然是有分的,在北地因为太冷冬天不可能种得活东西,所以种的都是春小麦,而像我们这边天气比较暖和的地方,种的则是冬小麦,而且我记得春小麦磨出来的麦粉可不如冬小麦的好吃,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两种小麦播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若是弄错了,就是种下去了也不可能会有收获的。

杨德彪听得直愣眼,他还真没想到原来这小麦还有这么些讲究,当时也没多想,就兴冲冲的跑去买了一袋,也没问清楚人家,怀集这边的人要小麦主要就是为了磨粉作面食,万一自己买回来的是春小麦,磨出来的粉不好吃,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看他这模样,不用他说寒初雪也能猜到了,这位大哥只怕还真不清楚自己买了什么麦种。

想想这也怪不得他,他说白了也是个南方人,对小麦肯定也是了解不多,虽说是行商多年,但因为路引问题也一直是在南边转悠没北上过,一不留神出点小差错,也是在所难免的。

于是她一脸老成的拍拍他的手本想拍肩膀的,可惜不够高,“杨大哥,这其实也没什么,找个会的人认一认便知道了。”

既然是不同的种子总应该是有些差别的,就算自己这些农事白痴认不出来,总有人能认出来的。

杨德彪一脸的汗颜,“好,我这就去找人认认。”

说着抓了一把麦种就跑出去了,跑了这么多年的行商,居然还出这种乌龙,再不跑他都没脸见人了。

看着杨德彪有点落荒而逃的背影,寒初雪不由失笑,这杨大哥平日看着老沉稳重的,其实还是有些少年心性的嘛。

扫了眼屋子里的几个袋子,总体来说,老爹的这第一次跑商,成果还是不错滴。

背着小手,寒初雪晃悠着出去寻刘家媳妇去了,这都十月了,要弄被子可得抓紧了,家人可不像自己般不怕冷的呢。

另一边,寒爹爹已经跟着叶管家他们在附近村子转了一圈,罗家给的那两百亩水田分布在与下棠村相近的几条村子里,显然为了寒家方便管理罗家选田时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已经把东西全归置好的秀娘,看到寒爹爹喜滋滋的回来了,忙迎了上去,“那些地咋样”

寒爹爹接过玉仪捧来的茶喝了一口,这才乐呵呵的道,“全是上等田,而且呀就在咱们村子附近,好打理得很。”

虽说早已经知道是上等田了,但得到寒爹爹亲眼目睹证实,秀娘还是欢喜得直打转,“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田地,这可就是农家的命根子呀,这地越多,这人的心里就越踏实。

看媳妇高兴,寒爹爹就更高兴了,“还有更好的呢,叶管家告诉咱,虽说是上等田,但在官府那登记的,却是下等田,这税呀还能少交不少呢。”

大昌朝的土地分上中下三等,而每一等级的私田要交的税是不一要的,上等田写成下等田,想也知道这是豪门大户最惯常用的敛财避税方法了。

所以微微错愕之后,秀娘和玉仪便也全都想明白了,自家能少交些粮食自是好事,不过想想平常百姓那些避无可避的赋税,两人心里又不免有些感触。

“叶管家本来说,那些田的收成罗家也不要了,全给咱家,可是咱想人家白给咱家那么些田已经够厚道的,总不能还占人家这便宜,所以没肯要,今年的收成还是让罗家收去,待秋收后咱家再接手。”

秀娘赞同道,“是该这样,咱做人还是得厚道点,不能啥便宜都占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