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64(1/2)

在赵左林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顿时,赵左林的脸色微微一变。

张丰常练五行操,听力不错,这名工头虽然声音比较小,但张丰还是依稀听到了一些。

张丰沉声问道:“老赵,怎么一回事”

赵左林脸色一暗,马上带着歉意道:“总兵大人,都怪我,出了一点小纰漏,我们机器制造局混进了一名奸细,刚才被我们抓住了。”

在管理上,张丰再三强调必须严格,保密上更是非常重视,现在居然有人混进了机器制造局,这就是属于“大事故”,难怪赵左林听了这工头的汇报之后,脸色马上就变了。

张丰脸色也是一沉,居然出现这样的事情,谁这么大胆,居然悄悄混进了上海机器制造局。

不过张丰一想,现在的上海机器制造局,虽然大门和围墙已经建好,但里面还有数栋厂房正在建设,还没有完工,每天起码有数百民夫进入上海机器制造局内进行劳动。

有这么多民夫每天要进入这里做事,虽然赵左林在管理已经非常严格,如果有人存心要混进来,出现这要的纰漏,也在所难免。

上海机器制造局是张丰的宝贝疙瘩,张丰马上道:“走,我们去看一看。”

没有多久,大家就来到了机器制造局的三层办公楼前,在一楼一间房间内,正有机器制造局保安队的几名队员看这一名老头。

对,这是一名老头,大约五十岁出头,但面色红晕,精神很好,穿得也干干净净,和大家印象之中的“奸细”完全不一样。

张丰也微微一愣,张丰的印象之中,既然是“奸细”那应该多半是年轻人,没有想道,是一名五十岁出头的中老年人。

“总兵大人,正是此人,他混进了我们机器制造局,还企图去制造车间偷看我们的蒸汽机制造,被我们抓住了。”

领头的保安队员,看到张丰,马上将大致情况汇报了一下,张丰一边听着汇报,一边打量着这人。

对方居然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居然还面带微笑,也在打量着张丰,且一边看还一边微微的点一点头。

赵左林正准备审问,这人开口了,“您就是松江总兵张大人”

张丰点一点头,问道:“你是”

“张总兵,我是慕名而来,不是什么奸细,听说你们这里有很多稀奇的东西,我只是好奇,忍不住进来看了看。”

闻言,张丰知道,这人应该不是奸细,搞不好还大有来头,这里也不是谈话的地方,于是,张丰大手一挥道:“走,老赵,去你的办公室。”

赵左林点一点,然后对大家道:“没事了,大家都散了。”说完,赵左林就领着张丰和刚才那人,一起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张丰招呼对方坐下,吩咐赵左林到上热菜,然后,张丰道:“这里没有外人,说吧,你是谁”

“老朽宋应星,不知道张总兵是否有过耳闻。”

宋应星

何止耳闻,简直就是如雷贯耳,大名鼎鼎啊

张丰自己也万万没有想道,对方居然是宋应星,这可是这个时代最有名的科学家。

宋应星,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张丰一下子就兴奋起来,马上站了起来,满脸惊喜的道:“您就是宋老,您不说,我还真没有想道”

宋应星见张丰反应这么大,心中不禁想道,我真的这么有名吗

崇祯八年宋应星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

崇祯十一年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考列优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

可以说,现在的宋应星还只是一个小吏,真正出名,应该是在后来,尤其是后世。

张丰可不管这些,张丰此刻的第一反应就是捡到宝了,自己正缺人呢,尤其是缺懂科学懂技术的人,没有想道,自己运气这么好,宋应星自己送上门来了。

宋应星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闻说松江府上海县一带出现了不用风帆的大船,宋应星好奇,于是就过来看一看。

这么一看,那就不得了,宋应星远远的看了蒸汽动力运输船,今天更是混进了上海机器制造局,还想去上海钢铁厂看一看,只是才混进上海机器制造局没有多久就被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厂房内正在生产制造的蒸汽机,也没有看到那些蒸汽机床。

张丰已经想好了,宋应星必须留下来,于是,张丰抛出了橄榄枝,“宋老,有没有兴趣去看一看我们的蒸汽机,看一看我们的钢铁厂。”

宋应星最想看的就是这些东西,马上高兴的道:“张总兵,我能去看这些东西吗,那太好了。”

张丰客气而热情的道:“宋老,如果你想看的话,我亲自带你去转一转。”

宋应星大喜,没有想道,张丰这么好客,居然亲自带自己去看一看,于是,宋应星满脸喜色的道:“张总兵,那太感谢了。”

张丰心中想道,等你看了我们的东西之后,我就不信你还想走,对宋应星这样的科技牛人,张丰自然有对付的一套,那就是将他吸引住,让他着迷,然后就会留下来。

果然,张丰先是带着宋应星在海上机器制造局看了一大圈,下午,又带着宋应星去看了宝山钢铁厂和上海造船厂,看了这几家工厂之后,宋应星哪里还想走,已经深深的陷了进去,满脑子都是这些新奇的机器。

对各类机器,宋应星自问有很深入的研究,也一向比较自负,其实何止是对机器,宋应星在生产工艺,农业方面,以及化学、物理、生物、自然等都有很深的造诣。

在这个时代,甚至放眼整个世界,宋应星都算得上是科技技术牛人,但也受时代的限制,和张丰自然没办法比,毕竟相差几百年的知识。

今天看了蒸汽机,看了钢铁冶炼,看了蒸汽运输船之后,宋应星发现,自己还是狭隘了,原来还有这么广阔的天地。

宋应星当即表示留下来,张丰自然高兴,当即宣布,宋应星为上海机器制造局的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

张丰知道,从此以后,自己就有了一大助力,一些东西可能都不用自己亲力亲为,可能稍加指导一下,宋应星估计就能干得漂漂亮亮。

如刚才在看蒸汽机的时候,明白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看了蒸汽机的结构之后,宋应星就提了好几项还不错的改进建议。

如看到工匠们在铸造炮管的模具,宋应星看了之后就提出了一些铸造工艺和方法上的改进意见。

张丰知道,自己这次真的捡到宝了。

宋应星的研究很广泛,造诣也很高,如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对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就有深入的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