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24(1/2)

铁、撑船、磨豆腐。辛苦也就罢了,关键是没法正常睡觉,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只要站在码头上,就要把他送到河对岸去。一般人可能很难想象在渡口撑船的辛苦。

蔡东的船没有蔡俊生的船撑到稳当和熟练。

过河之后,两拨人在龙尾村东边的山路上分手,郑峰一行朝龙尾村走去,李云帆一行朝湾头村走去。

兵分两路,我们只能叙述一头,让我们跟随郑峰一行到龙尾村去看一看。

大家是否记得龙头村有几条船对了,龙头村有两条船,一条是宋建国家的船,一条是漆阳平家的船。

龙头村坐落到小沙河的北岸,大沙河的东岸,整个村庄由东南而西北,形状很像一条龙的尾巴。由此推想,龙头村的形状应该像一个龙头了。村子东头距离小沙河只有两三百米,而村子西头距离小沙河有一里多路,最西头一户人家距离大沙河只有十几米,宋建国家和漆阳平就在大沙河边上,宋建国家是西边第一家,漆阳平家西边第二家。

五个人沿着村庄前面的一条道一路向西,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漆阳平的家,巧了,宋建国也在家,他们都在家里面补渔网,郑峰本来只想找漆阳平了解情况,既然宋建国的家就在跟前,那就一块谈谈吧

第九十二章 火盆旁坐下说话 宋建国拿来茶叶

三月十六号下午,被生产队派到镇上去运化肥的是漆阳平,宋建国家的船是一条比较小的船,他家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长年在小沙河的北岸架网打渔,架网的位置在距离蔡俊生的渡口一里左右的地方,宋建国家的渔船只做两件事情,一是到镇上去卖鱼,二是装鱼,宋建国在船舱里面放了一个网兜子,还放了小半舱的水这样可保持鱼的鲜活度,有卖相,打上的鱼就放在船舱里面鱼来回倒腾,会弄伤鱼鳞,所以,他家的船是不会搭人也不能搭人的 。

生产队的社场就在漆阳平家的南边,靠着河边,运东西会比较方便一些。

既然宋建国家在小沙河的北岸架网打渔,他对来来去去的渔船和渔船的主人非常熟悉,大家不要忘了,郑峰和同志们所面对的可是两起失踪案,关于夏清莲,同志们到现在还没有寻觅到一点蛛丝和马迹呢,既然是两个相互关联,串并在一起的案子,那就应该放在一起来考虑只要条件允许,是应该放在一起来考虑的。

谈话的地点在漆阳平家的厨房,漆阳平的老婆正在厨房里面烤鱼片,生活条件差,烤鱼片对漆家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一样食物,在一般人看来,烤鱼片是美味佳肴啊错,偶尔吃一回烤鱼片,当然是美味佳肴,如果天天吃,以鱼代粮,恐怕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了,就像现在城里人偶尔吃一两顿红薯和苞米,天天吃,两三天就受不了了。

鱼片是放在火盆上烤的,这就是漆阳平把大家领进厨房的原因,天太冷,坐在火盆的旁边,会比较暖和一些。

宋建国从家里拿来了茶叶,漆阳平的老婆非常麻利地泡了几杯茶,漆阳平将小桌子放到火盆旁边,女人将茶杯放在小桌子上。

张所长招呼漆阳平赶快坐下来,有时候,你会觉得一些礼节性的东西有些多余。

经过几分钟的客套和少许的忙乱之后,谈话终于可以开始了。

“阳平大哥,一九七二年三月十六号下午,你是什么时候把化肥运回村的呢”张所长道。

“这我能记得,我回到村子的时候,生产队还没有收工,我把船停在码头,到地里去喊人来搬化肥。”

“生产队收工在什么时间”

“五点钟左右。我回到村子的时候是吃晚茶的时候。”

“是你一个人去运化肥的吗”

“两个人。”

“你们在回村的路上有没有遇到其他船”

“肯定遇到了船,在大沙河上时常有船来来去去。”

“请你认真回忆一下,你们在路上遇到了哪几条船”

“正是因为经常遇到船,所以,一时很难想起来,时间隔得太久了。在大沙河和小沙河沿岸,有船的人家很多,”

第九十三章 龙尾村一无所获 郑局长默默念叨

漆阳平接着道:“还有许多外地的船运货到沙河镇,行船的时候,一般都隔着一段距离,就是认识的人,顶多打一个招呼就过去了。水过石板,在脑子里面不会留下什么印象的。”

时间隔得太久,这几乎是一个共同的原因,有些信息在大脑里面停留的时间是有限的。生活中的有些信息是不会被储存到大脑里面去的。

童子强的神情非常凝重,每当谈话对象说到这句话的时候,童子强的内心都会非常纠结和自责,因为这两个案子是他和蒲森林经手的,如果他们当时的调查走访再深入细致一些,或许就不会留下这样的遗憾了 。所以,他和蒲森林非常钦佩郑峰和李云帆,他们和郑峰在一起共事只有两三天,但已经知道什么叫办案子,什么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刑侦工作者。

宋建国坐在板凳上一言不发,只顾抽烟。

“宋师傅,您在大沙河上架网打渔,您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在小沙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有哪些我指的是本地的船只。”此时,郑峰的脑子里面想的是夏清莲的案子。如果夏清莲是在船上失踪的话,那一定是在夏家堡到谢家村这段水路上失踪的。走这条水路,船肯定要经过宋建国打渔的地方。

“郑局长,哪些船走这条水路,你们已经知道了,我就说说哪些船经常走这条水路,您看怎么样”

“行。”

郑峰能看出来,宋建国是一个头脑非常清楚的人,他能很快知道问题的要点。

“经常走这条水路的有镇供销社的三条船,这你们已经知道了,还有状元村的曹德民和杨庄的杨树理、杨成功,他们每天都要到镇上来卖鱼。再就是状元村的马有忠,他家在镇上开了一个茶叶铺。”

“冯墙村和松子口村没有船吗”

“这两个村子离小沙河比较远,没有船,在我们这里,凡是有船的人家都是离河岸比较远的人家,除了状元村的曹德民,他家离打渔的地方比较远,所以才在打渔的地方盖了一间茅草屋。”

漆阳平和宋建国没有提供更多的情况。

之后,大家又去了南塘村和北塘村,见到了史方圆等三位船主,这三个人的回答和漆阳平的回答如出一辙。郑峰能想象的到李云帆调查走访的结果。一粒芝麻掉在刚烧过的锅灰堆里,想找到这里芝麻,几乎是不可能的,

五个人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渡口,蔡俊生说,李云帆他们还没有回来。

郑峰在心中默默念叨,但愿李云帆他们能带回来一点有价值的线索。

回到旅社的时间是十一点十分,大家站在走廊上,手扶栏杆俯瞰渡口。

“郑局长,李局长他们回来了。”十几分钟以后,张云鹏大声道。

第九十四章 郑局长耐心等待 李云帆无功而返

郑峰看到,第一个走出树林的是陈敏,紧接着是李云帆和蒲森林,两个人好像谈论着什么。

蔡俊生将船撑到和对岸。

上船之后,李云帆和蔡俊生说了几句话,估计是问候他的身体,老人撑船的动作显然没有前两天灵活麻利,真是一个闲不住的老人。大半辈子大概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人穷,命就没有那么娇贵了。

郑峰和卞一鸣冲下楼去,其他人你跟在后面 。

渡船靠岸,陈敏第一个跳下船,蔡俊生搀扶着王萍走下船,李云帆和蒲森林先后下船,船上只有李云帆一行,蔡俊生的渡船比较大,一般情况下,不到十几个人,蔡俊生是不会开船的,河面比较宽,来回一趟,既要时间,又要力气。

从李云帆一行的表情,郑峰已经知道,李云帆他们也是一物所获。

“陈敏,怎么样”张云鹏忍不住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