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06(1/2)

前往沙河

沙河镇是附近最大的集镇,小沙河以北的人经常到沙河镇去买卖东西,所以,渡口比较繁忙,坐船的人很多,人一多,就没法打招呼了,关键是,有些人跟蔡俊生很熟,上船以后,就会和蔡俊生搭讪唠嗑,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很难插上嘴,打招呼就成了多余。童子强和蒲森林想知道汪小霞和夏清莲是在什么地方失踪的,以确定刑侦的范围,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蔡俊生也不能提供夏清莲三月二十七号下午有没有乘坐渡船的情况。

最后,两个人不得不用一个最笨的方法,他们在调查走访中,特别打听五点到五点半之间在渡口乘船的人,这样一来,工作量相当大,工作量大倒不打紧,无非是多花一些时间,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会相信,童子强和蒲森林在这个问题上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遗憾的是,两个人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面只找到了三个在三月十六号下午五点至五点半之间走渡口的人,但三个人都不能确定有没有看见汪小霞。三月十五号是赶集的日子,十六号,就没有什么人到沙河镇去了,在平常的日子里,走沙河渡口的人大都是路过渡口,而不是专程到沙河镇的,所以,走渡口的人像对要少许多。

至于夏清莲,三月二十七号的下午,也没有一个人见到她。

以上就是两起失踪案的所有资料。

郑峰和李云帆在这些资料上花了将近两天的时间,他们觉得这两起失踪案极具挑战性。虽然,童子强和蒲森林忙乎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寻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但他们还是做了不少工作,可以肯定的是,童子强和蒲森林的刑侦思路是对的,特别是那张草图,,说明两个人还是费了不少心思,动了不少脑筋的。

一月十号的晚上,五个人对两起失踪案的的资料,特别是那张草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琢磨,大家从中归纳提取了这样几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两个案子的案发地以沙河镇为中心点。

第二,两个女人失踪的地点主要在两条线路重合的地方,但也不能排除由这个重合的线路所延伸出的两条“v”字型的路线。笔者在这里再交代一下,重合的路线从沙河渡口到沙河桥,“v”字型的路线分别是沙河渡口到桃村和沙河渡口到谢家村两条路,在童子强和蒲森林绘制的那张草图上,这三条线路呈一个变形的“丫”字。

第三,案发的时间是在春天,春天是动物发情的季节,两起失踪案的性质初步认定为性侵害案。

第四,凶手应该是本地人,他对案发地的环境非常熟悉。

第五,从两起案子之间间隔的时间来看,凶手可能是单身男人。

一月十一号上午十点一刻,郑峰一行在麻垛公社派出所张云鹏的陪同下徒步前往沙河镇,郑峰打算在沙河镇落脚,这是郑峰和李云帆事前就想好了的。

第九章 张老伯热情精健谈 沙河镇历史悠久

和郑峰他们随行的还有两个人,他们就是水涟县公安局的童子强和蒲森林。加上郑峰、李云帆、王萍、卞一鸣和谭科长,一个是八个人。

从麻垛公社到沙河镇全是小路,郑峰他们把吉普车停在了公社大院。

为了让郑峰和李云帆准确地感知麻垛公社所在的位置,童子强在那张草图上又画了一个圆圈,并在旁边写了四个字:“麻垛公社”。

麻垛公社在沙河桥的东边,距离沙河桥是十三四里地,在沙河镇的东南方,距离沙河镇是七八里地。

在卞一鸣看来,单从水涟县这个名字来看,它应该是一个平原,在这个平原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身临其境之后,卞一鸣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水涟县有两多,一是河流多,二是山多,山很有特点,其实说土丘更准确一些,水涟县是平原和丘陵混杂的地形,河流和河流两岸是平原,除此以外全是丘陵。

这时候,同志们才明白童子强和蒲森林为什么一无所获了。凶手正是利用了案发地特殊的环境,有丘陵的遮掩,凶手在下手的时候很难被人发现,也不容易留下什么痕迹。

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大家穿过了六七个村庄,中途,大家在一个叫做兔子沟的村庄做了短暂的停留。张云鹏的家就住在这个村庄,既然路过自己的家,那就让大家到自己家里坐一坐。

按照张云鹏的想法,同志们完全可以住在兔子沟住在他家,兔子沟距离沙河镇只有三四里地,距离沙河桥只有四五里地。

郑峰没有同意,他不想给张云鹏家添麻烦。

不过,在张家人的一再挽留下,同志们留在张家吃了一顿中饭,大米饭,红烧鱼、煨咸肉、咸鸭蛋、韭菜炒鸡蛋、青椒炒土豆丝、青菜粉丝咸肉汤,张云鹏的老父亲还到村子里面一家烟酒店拿了一瓶高沟大曲。郑峰有一个原则,出外办案子,中午是不喝酒的,但在张云鹏家,在老人面前,郑峰的原则不得不改一改了。张大伯太热情,盛情难却啊

张大伯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同志们是为案子来的,老人的话锋自然会集中在案子上面,至少是集中在和案子相关的话题上。

大家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沙河镇的历史和沙河镇附近的环境上。既然谈到这些话题,张大伯自然最有资格。

首先是沙河镇的历史,沙河镇在水涟县是历史最悠久的集镇,据当地的老人讲,沙河镇的历史比县城还要早一百多年,沙河地区历史上盛产白银,在沙河镇附近有几家银矿旧址,沙河镇的繁荣,除了产白银以外,和水上运输的便捷不无关系。大小沙河向南流经县城,一直到勤将市,和苏北运河相通。

第十章 题外话姑妄言之 沙河镇名不虚传

在沙河镇,有两个地方最能反映出它悠久的历史,一是静安寺,这是一家佛教禅院,修建于南北朝时期的齐和粱,二是沙河学堂,最早是乡学之地,大家都知道,乡学是中国最早的学校,在乡学之前,教育基本上依赖私塾。所以沙河镇的繁荣,和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沙河镇的历史上走出去很多读书人,这些人或经商,或做官,沙河镇因此而兴旺繁荣。

“怪不得在沙河镇附近有一个状元村,这一定和沙河镇的乡学有密切的关系。”

“这位同志说得对,在沙河镇的西边大沙河的西岸,确实有一个状元村,这个村子历史上出了一个状元。”

“大伯,此人官居何位”

“做到翰林院,后因参与党争而获罪,再后来家道就败落了,你们有时间到状元村去看看,文家的宅院只剩下一片废墟,状元村是后来的名字,最早叫文村,只住着文姓一支,现在,在文家的废墟上住了很多人家,连文家祖坟上的砖块都被村里人拆去盖房子了。”

“文家没有后代了吗”

“文翰林获罪以后,家里人都做鸟兽散,到别处逃命去了。要不然的话,现在的状元村一定比沙河镇还热闹。”

“张大伯,这沙河镇果然不一般。”李云帆道。

“是啊在咱们这一带还有一个地方,名声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