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18(1/2)

主四夷兵起,边境为乱,来侵中国,人主有忧。

那夜,他告诉她宁国公所留下的玉石俱焚的后手。

那夜,他让她猜,他有没有把这第二件事告诉已是新帝的楚玄。

这蔓延边境的烽烟,埋玉坡的那场事变,背后所隐藏着的令人不敢深想的秘密和阴谋,当世能窥破之人不出五指之数。

倘若没有这两场几乎动用了大魏所有兵力的战事,倘若朝中得皇上信任的大将没有被调去边关,倘若皇上身边不是只余东乡侯一人,那么楚玄暗中操控的这一场政变便不会这般轻易功成。就算一时成了,一旦上皇在东海行宫号召亲信将领勤王,楚玄也会受到反扑,更会让人质疑其继承大位的正统。

所以是这边境的战事所引发的一连串的大乱与危局给了楚玄一个绝佳的机会,待到战火平息,朝中格局早已改天换地,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或是忠于上皇,或是居心叵测的旧僚早被解职归田,一切木已成舟,上皇再如何不甘也无力挽回局面。

那么,楚玄到底是何时开始计划此事

到底是他抓住了时机,还是他自己制造了时机

在玉山别宫,他利用她与东乡侯演了一场翻脸的好戏时,是否便已看见了今天

这一切的答案,全都在于七月末的那夜楚烈问她的那个问题,只是从楚烈口中说出的答案,她从来不敢尽信

墨紫幽冷着脸,手中的三尺青锋毫不犹豫地刺进楚烈的心脏,他心口淌出的鲜血沿着剑刃点点滴落在地面上,缓缓流淌至她烟霞色的广袖上,他又吐出一口乌血,艰难而讽刺地冲着她笑,“你还是这般维护着他。为了那高高在上的宝座,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利,置国家于战火之中,他与我其实并无区别。我说过,君子是登不上帝位的”

墨紫幽紧皱眉头,猛地将手中青锋再送入楚烈心口三分,染着鲜血的剑锋自他背心穿透而出,他那面目全非的脑袋带着那得意又诡异的笑容了无生气地歪倒至一边。

她握着剑柄静静地看着面前那死去的男人许久,她与他之前早已不仅仅只是前世那微不足道的情仇爱孽,她与他之间横着的是大魏的万里河山,万千黎庶。

杀了他,她绝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那么楚玄呢,那个毫无预警地操纵了整个大魏朝廷,以最巧妙的方式,用万民拥戴之姿,政变夺权,登上帝位,却在史书上绝不会留下一丝为世人所诟病的污点的男人是否当真是她与姬渊所期待的圣主

谁说世上聪明人太少,至少楚玄也是其一。

她松开握着剑柄的手,折身走出屋子,屋外远远站着的侍剑看见她右袖上晕染的斑驳血迹,吃惊地冲至屋门前。小屋中,那一身罪孽,饱受折磨的男人已经死去,他心口那淌着血的冷冷青锋被袭入屋中的秋风吹得轻轻颤动。

侍剑怔怔地站在屋门口看着楚烈那带着诡异笑容的尸体。这位满腹心机,手段狠辣,曾经在暗中一手策划了无数阴谋,离储位仅一步之遥的秦王的一生就此终止。而他自去岁那场政变后逃亡的下落在后世史书的记载上始终是一个迷,没有人知道他以如此凄惨讽刺的方式死在了这座偏僻的小小别庄之中,死在了自己求而不得的女子的手中。

墨紫幽已走远,她穿着那身右袖染血的烟霞色大袖衫向着别庄的大门走去。秋日午后的阳光直直打在她冰冷而疲惫的脸上,刺得她眉心生出酸涩的疼。她终于明白楚烈就算饱受痛苦折磨,也坚持要活到楚玄登基是为了什么。他曾说,他在等,等一个必然的结果,他想知道他有没有猜错,有没有看错。他猜到了今天,他在等的便是今天的结果,所以他纵然死去,也笑得那般得意。

他认为他是对的,而她一直都错了。

秋末的冷风充盈在皇宫的夹道宫宇之中,枯黄落叶纷飞不绝,宫人执帚清扫声沙沙响彻在整座皇宫的各个角落。这座巍峨雄伟的皇宫并未因为换了新主而有所改变,一切井然有序地保持着以往那百年不变的节奏继续日复一日地持续着每一天。

楚玄站在议政殿外雕着兽首的汉白玉扶栏边,看着一身雪衣的姬渊正踏着殿前那光洁平滑的汉白玉石阶向着他一步一步走来。秋风肆意地灌满了姬渊那绣满青莲的襟袖,他未束冠的乌发飞扬在他如雪玉般的颈项边,他的容颜依然是旧时模样,俊美若朝雾冰雪,只是那一双总是含情带笑的凤眼溢满了浓郁有沉重。

长空之上忽有哀声,姬渊在阶上驻足,与楚玄一起仰望苍穹,晚程南去的雁群列队飞过广袤无垠的碧空,哀哀之声不绝。姬渊垂首站在玉阶上与楚玄沉默对视,那是他选定的新君,他以出忽他意料的凌厉手段提前达成了他们二人计划多年的目的。直到新朝的钟鼓玉罄之声遍传长野,他这山野渔翁才惊觉他这位曾经孤清脆弱的主子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蜕变,成长为一位手腕不输于任何人的帝王。

他们静静地,沉默地注视着彼此许久,姬渊忽然回想起宁国公被施火刑的那日,楚玄曾对他承诺,很快便会让他光明正大地站在他的身边。

他在心中微微轻叹,拾阶而上,楚玄露出笑容迎了上来,伸手便要携他的手,他却是退身一避,双膝跪地,伏首而拜,向着他的新帝庄而重之地行了大礼:“草民姬渊拜见吾皇,愿吾皇功业千秋,天地同寿。”

楚玄伸出的手僵在秋末的冷风中,他面上的笑容缓缓敛起,他收回了那只手剪于身后,居高临下地望着面前跪伏在地上的年轻男人。有些事终究是发生了改变,他们是朋友,是兄弟,但有一种关系凌驾于这两层关系之上,那种关系犹如一道天堑横在他们之间,那道天堑是君臣,是尊卑,不可逾越。

“平身,随朕进来。”楚玄折身步入议政殿,姬渊这才起身随行在后。

议政殿中空空荡荡,只有紫金四兽鼎中的瑞脑香气盈满其中,守在殿门外的李德安待那二人进入之后便将门闭上,又吩咐了殿下的一众内侍暂避百步之远。他如今已替代死去的韩忠成为了这座巍峨雄伟的皇宫的总管,无论内外何人见着他,都要恭恭敬敬称他一声“李总管”。

“慕容英所提之事,想来你已知晓。”楚玄步向龙案,伸手按在龙案上摊开着的一首空白圣旨上,那圣旨白玉卷轴,七色绫锦,鹤纹云气,有两道银龙腾飞于两侧,上面未落一墨,却已盖好“皇帝行宝”的大印。他问,“你说,朕该如何选”

“两国毁盟之事,史书上比比皆是,皇上怎可轻信于他。”姬渊淡淡道,“三年前思柔公主嫁往南梁联姻,如今已是南梁太后,幼帝身上还淌着我大魏血脉,可南梁的大军依旧陈兵湛江南岸,此等盟约不过妄言。”

“倘若他要娶的是他人,朕或许不信,可他要娶的是墨紫幽。”楚玄叹息一声,背对着姬渊道,“姬渊,你与朕最清楚她的能耐,若是她嫁往南梁,定能有法子挟制住慕容英不犯我大魏秋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