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9节(1/2)

将军拔出刀,挑开这人断肢上的纱布,我再一次被震惊住,当纱布脱落,撕裂开伤口,竟然还有鲜血流淌出来,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死人,不要说死了三十多年,他的血液早该干涸凝固,皮肉也应该收缩干瘪才对,可这尸体太鲜活,腿就想是才断的一样。

这样重的伤,这人也该因为失血过多导致面无血色,可奇怪的事,这人仅仅被纱布简单的包裹伤口,那绝对无法止血,但是除了少许的鲜血滴落,连同断裂的腿骨和周围筋肉以及血管,却神奇般的愈合。

如果不是他身上的军装,我真怀疑这人,在我们进来之前才受的伤。

“这里有包。”叶知秋指着那人的头下说。

那是一个军绿色的包,田鸡说是军队专用的背包,我轻轻扶起那人的头,从下面把包拿了出来,打开后,在里面找到一副眼镜,然后是一个样式很老旧的摄影机。

叶知秋说这是一种八毫米的老式摄影机,因为便于携带,在战时多用于战地拍摄,在包里我还找到几盒胶片,这人临死先,这些东西也没有遗弃,而是放在身边,可见这些东西对他尤为重要。

只不过一座千年的神秘宫殿中,发现这些东西,多少有些让我们感觉反差太大,最后在包里我发现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

当我把笔记拿在手里时,突然感觉很眼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不过太迫切的想知道这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时候,也没细细去想,翻开笔记,里面全被干涸凝固的鲜血所粘连,在笔记的第一页,我看见两个刚健的钢笔字。

杨勋。

我下意识看向长眠在散发着宝蓝色光芒台子的那人,这或许就是他的名字,笔记拿在手里有些沉重,像是在和一个死了三十多年的人交谈。

我小心翼翼剥离开被粘连的笔记,被鲜血浸染的纸页上,写着工整的字迹,我不由自主读者那些久远的文字。

1954年4月23日,我部建设兵团在新疆红白山植树造林阻挡风沙,在荒漠下,无意中发现有被人为修建的痕迹,最开始以为是残余敌军留下的地堡或者是军火库之类。

建设兵团立即对该地实施爆破,结果在被炸开的黄沙下,竟然发现一处气势磅礴的历史遗迹。

因为事关重大,兵团首长立即上报,我们很快接到命令,停止一切作业原地待命,兵团所有参与挖掘的人不得擅自离开,并且以爆破点为中心,方圆五公里设置警戒线,任何人不得靠近,劝阻不从者可开枪击毙。

第三天黄昏,我看见一支部队向我们急行军,那是一支没有番号的部队,我只在那些军人的臂章上看见三个数字。

117!

那或许就是他们的番号,可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番号,他们的装备比我们不知道要精良多少倍,达到后,向兵团首长出示调令,并且迅速接管所有一切,我当时是兵团首长机要员,调令我看过,上面的内容很简短。

一切事务由117局全权处理,务必服从命令!

所有参与那次挖掘的兵团战友,包括兵团首长在内,当晚就被安排上车,没有人告之要去什么地方,117局的人甚至核查兵团每一个人的姓名,好像任何一个人也不允许被遗漏。

一支兵团的调遣事关重大,可竟然一纸调令,让几千人的兵团立刻转移,事实上,当时的感觉并不像是调派,更像是押送,我还记得和战友分别那晚的一切,气氛很沉重。

负责转移的117局的人,在他们脸上看不到丝毫笑意,我们如同战败的俘虏,被荷枪实弹的那些人严密监视着上车,望着远去的车灯,直至消失在视线中,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他们。

我本来也应该和战友在接到调令后一同转移,临行前被一个穿军大衣的人留下,他是117局最高负责人,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所有人只称他一号首长。

首长看见我携带的摄影机,那本来是用于拍摄兵团植树造林进度和成果的,首长要求我留下,用摄影机记录发掘现场。

首长的年纪不大,话也很少,他叮嘱我,所有拍摄的内容每日必须上交,不得拷贝私自保留,而且所见所闻不得以任何文字的形式记录。

直到很久以后,随着对红白山地底的挖掘展开,我拍摄到的东西完全让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渐渐我能明白,为什么当初要把发现这里的所有人都转移。

在红白山下发现的一切,是绝对不能公之于众的……

第201章 死亡日记

笔记读到这里,我大吃一惊,早在三十年前,万象神宫就被大规模挖掘过,而且参与的竟然是一支没有番号的军队,从杨勋留下的这本笔记看,是他后来才记录上去的,上面的字体虽然工整,但很多文字潦草。

军队纪律严明,何况这么重大的事,只是知道丁点的兵团都会被立即遣送,擅自记录的后果更加严重,杨勋应该不敢违反军令,如果我没估计错,这笔记上的内容应该是杨勋在万象神宫中开始书写,而且还是他腿断之后,所有那些字迹才会潦草。

“117局?”田鸡挠挠头迟疑的说。“我当过兵,部队的番号都有特点,但从没听过有117局的,而且,要调派一个兵团可不是小事,这117局的权利也太大了吧。”

我如今在意的不是什么117局权利有多大,而是杨勋在笔记中提及,万象神宫中被发现不能公之于众的秘密。

我连忙继续翻阅笔记,每一页都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才能被揭开,第二页上面是一个日期。

1954年9月8日。

可除了这个日期外,空白的纸页上除了殷红的血迹外,再无其他的记载,从时间推算,这是发现红白山下面遗迹五个月之后。

我们茫然的相互对视,不明白杨勋平白无故在笔记中只留下一个日期的用意,我继续小心翼翼往后翻,第三页也一样,除了日期之外什么文字也没有留下。

1954年9月9日。

然后是第四页、第五页……

每一页都是一样的,唯一在改变的,只有最上面的日期,直到翻到第九页。

1954年9月17日。

我们终于又看见出现的文字记载,和之前的文字相比,不再工整,字迹也更加潦草,我慢慢读出上面的内容。

已经过了九天,最后的食物和水已经没有了,我想这里应该不会再有人来,我把这几个月来所见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对于一个临死的人,我也不担心违反纪录,只是这段时间的见闻太匪夷所思……

我读到这里才恍然大悟,明白之前那些空白页面只有日期的原因,从杨勋留下的文字看,他应该是被遗留在了这里,最开始他还把生还的希望寄托在有人会重新回来,所以他在笔记中留下日期,这样来计算自己被困的时间。

最初的时候,杨勋并没想留下什么记载,应该是他最后知道自己无法再离开的时候,临死前留下这些文字。

我继续往下图那些潦草的几乎需要辨认的文字,可见杨勋在写这些时有多痛苦

……

我所在的兵团于1954年4月23日在红白山发现一处遗迹,三天之后,兵团所有战友被117局接管并连夜清点人数后送走。

因为我懂摄影,117局一号首长留了下来,在接下来的五个月的时间,我的工作就是负责记录和拍摄对红白山地下遗迹挖掘的进展。

那是一处大的超乎想象的遗迹,117局上下三千多人,足足挖掘了三个月才清理出一个篮球场大的区域,在深达百多米的黄沙下,出现唐代特征的巨大封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