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节(1/2)

“见过啊。”将军叼着烟点点头。“掌柜和温驼背一直有来往,有些事掌柜会交给我和温儒交涉。”

“不是这个,是百步穿杨,你枪法的事,温儒有没有见过?”我摇头焦急的问。

“枪法?”将军从嘴边取下烟,白了我一眼。“老子已经快十多年没摸过枪了,除了掌柜外,当铺里的赵阎和封承都不知道,何况是温驼背……你怎么问这个?”

“我也不知道你会用枪,在到达神殿的路上,我们遭遇魔花螳螂的攻击,如果不是你一夫当关守住木桥,我们早就死在魔花螳螂手里。”我神情慌乱的和将军对视。“温儒说你百步穿杨,想必也是那个时候发现你百发百中的枪法。”

“那又怎么样?”将军还是很茫然的问。“我以前当过绺子,会打枪很正常啊。”

“不对!”宫爵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温儒不可能知道魏叔枪法入神的事!”

我们遭遇魔花螳螂是在去神殿的路上,温儒和其他人一样,最后的记忆应该是沉船的时候,只有我还记得将军在木桥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本色,但温儒却不应该记得!

他提到将军枪法时,看得出的确是心悦诚服,但他却记住了他不应该记住的事。

唯一能解释的只有一个可能。

“你……你是说温老和你一样,他拥有所有和神殿有关的完整记忆?!”叶知秋终于是反应过来,可看她神色还是不相信。“温老明明和我们一样,只记得最后沉船坠河,他既然还记得一切,为什么要瞒着我们?”

“都说了知人知面不知心,也只有你还相信这条老狐狸。”宫爵眉头紧锁对叶知秋说。

“老狐狸什么都记得,却装成和我们一样,他是不想让我们知道和神殿有关的事,可问题是,温儒为什么能保留这段记忆没有被清除?”田鸡说到这里看向我问。“我们六个人中,就你和温驼背什么都记得,是什么原因让你们两人不会受到影响?”

我摇头无法回到这个问题,从发现温儒试图炸毁青木川地下祭坛开始,我就发现这个人扑朔迷离,去神殿的路上他能在三尸蛊的包围下安然无恙,在神殿被虫子攻击后也能安然无恙,到最后还能完整保存所有的记忆。

这一切我都无法解释清楚,他赶往江西想必是因为在神殿,我们证实了祖神的存在,很明显温儒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了解九黎祖神,他之前一直研究苗疆历史,真正的目的应该也是在找寻祖神的秘密。

事到如今温儒是第一个同时牵扯到月宫九龙舫和三眼麒麟的人,我不清楚温儒到底在追寻什么,但很显然月宫九龙舫和三眼麒麟之前应该是有某种关联的。

第110章 柳暗花明

从大理回到成都后,叶知秋要赶回考古研究所,临走时我再三叮嘱她,关于九黎祖神以及神殿的事万万不能告诉任何人,而且在温儒面前也不能透露我们发现他秘密的事,叶知秋应该也知道轻重点头让我放下。

叶知秋走后本打算先回家好好睡一觉,将军让我先把在云南发生的事告诉叶九卿,谁知刚到四方当铺,赵阎从柜台迎出来告诉我们,封承查到卢生后人的消息,现在已经赶往山西平遥的古陶镇,说要是我们回来尽快到古陶和他们汇合。

一路舟车劳顿大家实在疲惫不堪,卢生这条线关系着青木川地下祭坛的线索,我让田鸡和宫爵先回去休息,古陶这一趟我自己去,他们都摇头说一路同行。

“我还有要紧的事,古陶就不陪你们去了。”将军看看日历声音低沉。“那边有封承在我也不担心。”

将军毕竟是老了,这一路颠簸估计体力实在跟不上,我让将军好好休息,处理完古陶的事我们尽快返回。

山西平遥是著名的古城,自明洪武三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跟着叶九卿这些年走南闯北也去过不少地方,可这还是我第一次来山西。

在古陶见到封承时已经是晚上,原本以为叶九卿会和他在一起,茶楼上我却只看见他一人,封承不苟言笑十几年都是一张苦瓜脸,他坐在靠窗的位置,见我们上去气定神闲要了一壶苦荞茶。

“这么急让我们赶过来什么事?”我累的快散架,二话没说喝掉封承面前的茶,喝的急差点没在舌头上烫出泡。

“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独品茶兼品士,如此好茶要品,而品字三口,意在细悟,你如此牛饮实在大煞风景。”封承摇头蹙眉。

“两千!”我比起两个手指在封承面前。“您老一句话,我刚到成都马不停蹄就赶来这里,来回折腾两千公里,您给我说要品茶悟道,您也教了我十多年,您看我像是能悟道的人?”

封承不说话,端起茶壶往我面前茶碗倒水:“你就和这茶杯一样,装满……”

“别,您老打住,别和我说什么要先倒空才能装满的话,我懂,真懂,我现在肚子就是空的,您说啥我都能听进去。”我连忙摇手让封承停住,他就像八股文先生,成天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有辱斯文,亏我教你十载有余,简直对牛弹琴。”封承摇头叹气。

“嘿嘿,你日子也不好过啊,我爹就这样,你现在能懂我在家有多难了吧。”田鸡幸灾乐祸笑我,估计是发现还当着封承的面,连忙改口。“您千万别介意,我是说您和我爹一样,孜孜不倦言传身教,是他不开窍。”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封承被田鸡气的无言以对。

“好了。”我坐到封承身边,给他倒茶。“回头给您讲讲我在云南见遇到的事,保证让您开眼界,您先说正事,等闲了我陪你品茶成不。”

“您要喜欢饮茶,我家岭南特产铁观音,日后回去定给您带两盒细品。”宫爵从我手里接过茶壶起身,双手端起,三起三落为封承的茶杯倒满七分。

“凤凰三点头,看来是懂茶之人。”封承打量宫爵青眼有加。“岭南重茶道,古诗也有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一说,你这般茶艺定是心细如尘之人。”

“我师傅喜茶,常说品饮功夫,茶道全在功夫二字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全凭日积月累参悟其道。”宫爵不骄不躁对答如流。“您是懂茶之人,在您面前晚辈班门弄斧还望指教。”

“好!”封承笑颜逐开,很少见他如此高兴。“朝歌从小在当铺,习得一身匪气,虽然聪颖但却没用在学问上,油滑世故亦正亦邪,出去虽不至于吃亏,可性子乖张强横,终不是什么好事,身边有你在我就放心多了,你们两人倒是相得益彰,哈哈哈。”

“那我呢……”田鸡一脸不服气。

“得了,难得听见咱当铺的封师爷夸人。”我把茶杯推到田鸡面前苦笑。“还没看出来啊,你和我就是一丘之貉,宫爵可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咱就被自讨没趣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封承转头看我又变成苦瓜脸。“掌柜让你一人探寻月宫九龙舫,对你来说也是一次磨砺,玉不琢不成器,你朝歌是璞玉,怎么雕琢就看你自己,是传世珍品,还是无人问津的残品,就全凭你一心。”

“成,您老教训的是,我一定按照您老的要求,不指望能与您相提并论,至少也不会丢您的面。”我嬉皮笑脸把茶杯端到封承面前。“两千公里……您老要不给说点正事。”

封承白我一眼估计是见我油盐不进,也不想再对牛弹琴,封承告诉我们,在我们去云南这段时间,他一直派人在追查卢生后人的下落,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从当年负责接收教育的农户口中得知,和封承一起关在牛棚里的人叫曹华。

曹华和封承在那段时间也算是同病相怜,曹华以为命不久矣便告诉封承自己是卢生的后人,并把他破译卢生组训,得知卢生在祖山藏有一样旷世奇宝的事告诉封承。

在此之前曹华曾经找寻过,可一无所获想必也没再对其抱有希望,所以才当是闲聊告之封承。

后来曹华被平反后返回原籍,封承当时对曹华所说完全没当真,全当是一句戏言,谁知道青木川地下祭坛被发现后,封承这才意识到曹华所说的事关系重大。

“曹华现在人在什么地方?”我急切的问。

“死了。”封承回答。

“死了?!”田鸡一愣面面相觑看我们。“人都死了还怎么追查啊?”

“知道曹华怎么死的吗?”封承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